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造化钟神秀( ) (2)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
(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4)老翁逾墙走( )
(5)吏呼一何怒( ) (6)三男邺城戍( )
(7)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 )(8)夜久语声绝( )
(1)聚集 (2)通“层” 眼角(3)简直(4)越过(5)多么(6)防守(7)应征 还能够(8)消失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头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这首诗中最能概括中心事件的句子是?
2.本诗题目是“石壕吏”,但对诗起决定作用的小吏却是略写,详写的是老妇人,这是为什么?
1、(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2、详写老妇人,用老妇人的直接控诉,更能集中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战争政策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更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唐诗欣赏。(4分)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诗歌在叙事中运用了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请找出来,说说有什么作用?
暮、夜、夜归、夜久、天明( 1分),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气氛,构成线索,推动情节发展(3分)。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这首诗选自 ,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 。(2分)
(2).这首诗通过叙述差吏乘夜捉人、衰年老妇被迫应役的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1)《杜诗详注》、杜甫
(2)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诗中集中而又形象地反映“吏”与“妇”的尖锐矛盾的诗句是: 。(2分)
(2)“独与老翁别”换成“挥手别老翁”好不好?请简要分析。(4分)
(1)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2)不好,原诗“独”暗示老妇已被带走(1分)。诗人日暮投宿,老翁与老妇共同接待,一夜之间,只剩老翁(分析1分),“独”表现了凄苦、悲愤之情(1分),改后的诗句表现不出这种意思和情感(1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节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四时俱备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B.沉鳞竞跃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泠泠作响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有时见日 胡不见我于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B
2.(1)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2)那些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4.要点: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
石壕吏(节选)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附书至( ) 新战死( ) 未去( )
2、按提示填写句子。
⑴说明兵役之苛酷:
⑵说明战争之惨烈:
⑶说明战争破坏严重, 人们生活凋敝:
⑷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
3、这一部分是故事情节的 和 。借老妇人的口述,写出了这一家人的 ,控诉了封建官吏的 和 。
4、本段文字正面描写老妇人“致词”,层层诉说、凄苦至极,侧面写“________”,揭示主题。
1、信;最近;离开
2、⑴三男邺城戍 ⑵二男新战死 ⑶出入无完裙 ⑷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3、发展 高潮 悲惨生活 冷酷 残暴
4、安史之乱
,犹得备晨炊。
阴阳割昏晓
默写填空(8分)
(1)《陋室铭》中表现陋室环境简朴优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3)“大道”社会的施政纲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讲信修睦。
(4)当你登临华山绝顶的时候,你可以用杜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抒发自己无比豪迈的心情。
(5)《黄鹤楼》中书写自己思乡之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老妪力虽衰 (3)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日暮乡关何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