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
A:珠可历历数也 B:尝贻余核舟一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技亦灵怪矣哉
指出下列对应有错的一项(3分)( )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刘禹锡 B:嘻!技艺灵怪矣哉!——《核舟记》——魏学洢——明朝
句子、句子的出处、作者及作者生活的朝代对应有错误的是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刘禹锡-唐朝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酸翁亭记》-欧阳修-宋朝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一蒲松龄一清朝 D:嘻,技亦灵怪矣哉! -《核舟记》-魏学洢-明朝
(甲)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儿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口技》
(乙)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核舟记》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其夫呓语 其真不知马也B.当是时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既而儿醒 而计其长D.为人五 不足为外人道也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妇抚儿乳:------
②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两段文字中各有一个表示评价和赞美的句子,写出并翻译。
(甲)文-------
(乙)文---------
4.选文中提到的口技和微雕都属于民间技艺。除此之外,你喜欢的民间技艺还有哪些?写出一种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1. B
2.①喂奶。 ②通“拣”,挑选。
3.(甲)文:众妙毕备。 各种妙处都具备(或“各种声音都模仿得极像”)。
(乙)文:嘻,技亦灵怪矣哉! 啊,技艺真是太奇妙了!·
4.举例:剪纸、踩高蹄等。
核舟记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曾不盈寸( ) (2)其两膝相比者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3.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1、(1)满 (2)靠近
2、抬头仰望,神情跟苏(东坡)、黄(鲁直)不相同(类似)。
3. ①用料体积小 ②所刻事物繁多 ③刻物情态毕备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中轩敞者为舱 为人五B.若听茶声然 欣然规往
C.乃不知有汉 去后乃至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说说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嘻,技亦灵怪矣哉!”
1. B
2. 略
3.运用叹词和语气助词,表达对王叔远精湛的雕刻技艺的由衷的赞叹。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不要求加标点符号)(2分)
鲁 直 左 手 执 卷 末 右 手 指 卷 如 有 所 语。
15.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其两膝相比者( )(2)诎右臂支船( )
(3)其船背稍夷( )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7.按照下面括号内的提示,用文中相关词语填空(2分)
(1)苏东坡(肖像特征):
(2)佛印(神态特征):
18.“嘻,技亦灵怪矣哉!”这一句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2分)
14.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2分)
15 .(1)挨着,靠近(2)同“曲屈”,弯曲。(3)平(4)通“拣”,挑选 (4分)
16. (1)左臂挂着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2分)
(2)那个人的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2分)
17.(1)峨冠多髯(2)绝类弥勒 ( 矫首昂视)(4分)
18.对精湛的雕刻技艺的赞叹(2分)
下列各组划线的词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词,表示什么语气?
(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技亦灵怪矣哉
(3)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与臣而将四矣
泯然众人矣
(1)“也”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这里有反问的意思;“也”表示判断语气,现代汉语中可以不翻译出来。(2)“哉”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这里表示反问;“哉”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呀”。 (3)“乎”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乎”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4)“矣”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矣”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翻译划线句子。
亡 戟 得 矛
齐晋相与战。平阿之余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①“戟亦兵也,矛亦兵也,去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去行,心犹不自快,遇高唐之孤叔无孙,当其马前,曰:“今者战,亡戟得矛,可以归乎?”叔无孙曰:“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亢责也哉?”平阿之余子曰:“嘻!”还反战。趋,尚及之。遂战而死。叔无孙曰:②“吾闻之,君子济人于患,必离其难。”疾驱而从之,亦死而不反。令此将众,亦必不北矣。令此处人主之旁,亦必死义矣。今死矣而无大功,其任小也。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戟是兵器,矛也是兵器,丢失兵器又捡到兵器,有什么不可以回家的?”
2.“据我所知,君子救人于患难,必须同甘共苦。”(于是)快跑回去参与战斗,到死也没离去。
解析:
翻译:齐国和晋国互相征战。平阿(地名)的余子(官名)丢失了戟捡到只矛,退下战场离去,心里不痛快。问路上的陌生人说:“丢失了戟捡到只矛,可以回家吗?”陌路人说:“戟是兵器,矛也是兵器,丢失兵器又捡到兵器,有什么不可以回家的?”往回家的路走着,心里还是不痛快,碰到高唐(地名)的孤(官名)叔无孙,就挡在他的马前,说:“今天打仗,丢失了戟捡到只矛,可以回家吗?”叔无孙说:“矛不是戟,戟不是矛,丢失了戟捡到只矛,他们难道可以相抵吗?”平阿(地名)的余子(官名)说:“是啊!”反身回去参战。跑步,才赶上了战斗。终于是战死了。叔无孙说:“据我所知,君子救人于患难,必须同甘共苦。”(于是)快跑回去参与战斗,到死也没离去。要是让他(叔无孙)领兵,肯定不会打败仗的。让他成为国王的左右,也必然是为义而死。这次的死没有什么大的功绩,是因为他的官职(或权力)小啊。
对下列特殊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刘备天下枭雄。 ②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③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④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⑤孙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⑥陈胜起山东,使者以闻。 ⑦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⑧拘礼之人,不足与言事,制法之人,不足与论变。 ⑨夫子闻之,曰:“谁与,哭者?” ⑩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A:①④/②③/⑤⑨/⑥⑧/⑦⑩ B:①③/⑤⑨/④②/⑥⑧/⑦⑩ C:①⑤/②③/④⑨/⑥⑧/⑦⑩ D:①②/③⑧/⑨⑦/⑤④/⑥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