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都耳。(《记承天寺夜游》)
哪一夜没有月亮?哪一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人这样清新的人罢了。
翻译。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9ee1e972cef7d2ff.jpg]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横线上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2)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1)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
(2)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把他当作老师。
翻译下列句子。
①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 上文《魏文侯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①刚才(先前)任座的言辞正直(直率),我因此才知道这一点(我因此才知道) 。
②皇宫中和朝廷里,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扬善惩恶),标准不应该不同(标准不应该有差异)。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译文】
(1)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用文章表述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啊。(考查点:“其、述、以、也”四词的含义。)
(2)于是每天和滁州人(一道)抬头观看山景,低头倾听泉声。(考查点:“乃、日、仰、俯”四词的含义。)
将文言文阅读中划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上学过的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2)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 2)身份已经很高贵但是待人骄傲的人,老百姓会离开他;地位已经很高但是擅弄职权的人,君主会厌恶他。
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平民的发怒,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拿脑袋撞地罢了。
(2)韩和魏(这样的大国)已经灭亡了,而安陵君只凭着五十里的地还存在着(没有灭亡),这个只是因为有了先生你啊
1.将两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百姓孰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译文:
(2)亮少有逸群之才,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译文:
2.请结合文章内容,比较甲乙两文刻画的诸葛亮形象的异同。
答:
1.(1)老百姓谁尖摇头晃脑和箪盛饭用壶盛浆来迎接将军呢?
(2)诸葛亮年轻时就表现出超群的才华,容貌非常英俊,当时的人都认为他很奇特。
2.相同点:两文都写出了诸葛亮的政治远见与军事才能。不同点:乙文还表现了诸葛亮淡泊名利的性格和容貌伟岸的气质。
理解文言句意有误的一项是 ( )
A: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译文: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B: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译文:环绕四周都是萧条的景色,不能遮蔽大风和烈日。 C: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D: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文:曾经跑到百里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名望的前辈请教。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译文:
位高禄厚的人目光短浅,不能作长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