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曰;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奏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虽千里不敢
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徒以有先生也。”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 唐雄不辱使命》 )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故不错意也: (2)长跪而谢之曰:
2.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 ② 太守谓谁
B.① 秦王不悦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C.① 安陵君其许寡人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D.① 愿终守之 ②愿借子杀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译文: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4.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答:
1.(1)通“措”,置。(2)道歉
2.答案:B
3.(1)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
(2)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4 .蔺相如完璧归赵(或烛之武退秦师、晏子使楚,令楚王白取其辱)等言之有据即可。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加点的字。
①故不错意也( ) ②长跪而谢之曰( )
2、翻译句子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列举我国历史上唐雎之外的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⑴人物 事迹
⑵人物 事迹
1(1)、故不错意也( 通“措”,放置 ) (2)、秦王长跪而谢之曰( 道歉 )
2、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3、答:晏子:出使楚国 ,令楚王自取其辱 蔺相如:完璧归赵 诸葛亮:舌战群儒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②愿终守之,弗敢易
③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④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⑤岂直五百里哉
⑥长跪而谢之曰
⑦寡人谕矣
⑧徒以有先生也
(2)下面四句中与“此庸夫之怒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非若是也 B. 徒以有先生也
C. 皆布衣之士也 D. 臣未尝闻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译文:
②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译文:
③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4)课文中的“先王”是指 ;“布衣”是指 ,是 的修辞手法;“寡人”是指 。秦王的换地要求看似好意,实际上是一种 行为;而唐雎的不答应实际上是一种 行为。
(5)秦王所说的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安陵君能以五十里之地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请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答:
(1)①给予 ②交换 ③打主意 ④违背 ⑤仅仅,只 ⑥道歉 ⑦通“喻”,明白 ⑧只
(2)C [解析]都是表示判断的句子。A、D都是否定句式;B项句末“也”字表感叹。
(3)①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寡人”是古代帝王自称,译时应用第一人称。其,是语气词,相当于“可要”“一定要”;易,交换) ②即便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交换!(虽然,这里是表示未成事实的假设的情况;“于先王”,介宾短语后置,应提到动词谓语“受地”之前) ③为什么韩国、魏国灭亡,然而安陵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夫,发语词,表示下面要发表议论了。徒,只)
(4)已故的国王 平民 借代 帝王的谦称 霸道 抵抗
(5)第一问: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他把安陵君当作忠厚老实的人,所以不打主意。第二问: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加点的字。
①故不错意也( ) ②长跪而谢之曰( )
2、翻译句子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列举我国历史上唐雎之外的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⑴人物 事迹
⑵人物 事迹
1、(1)、故不错意也( 通“措”,放置 ) (2)、秦王长跪而谢之曰( 道歉 )
2、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3、答:晏子:出使楚国 ,令楚王自取其辱 蔺相如:完璧归赵 诸葛亮:舌战群儒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译文: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译文:
(1) 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五百里呢? (2)韩国、魏国灭亡了,然而安陵国却凭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