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与“尺”和“丈”,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应该是()

A:仞、丈、尺 B:丈、尺、仞 C:丈、仞、尺

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C:10米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仞”相当于()

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

周密在《观潮》一文中写道:“吴儿上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持十幅大彩旗,溯迎而上,出入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以此夸能。

吴儿善泅者数多百,(),持十幅大彩旗,(),溯迎而上,出入于鲸波万仞中,(),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皆披发文身;争先鼓勇;腾身百变

下列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B:至于夏水襄陵 C:相与步于中庭 D: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2、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3、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4、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5、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6、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参考答案】1、既望:农历十六。2、方:当……时。3、倏而:突然;略:一点点。4、逝:去,往。5、文:画着文采。 6、溯迎:逆流迎着潮水;出没:健儿在水中忽隐忽现。

下列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B: 至于夏水襄陵 C: 相与步于中庭 D: 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翻译句子

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3.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4.(善泅者)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5.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

6.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1.浙江省钱塘江的潮汐现象,是天下(最)雄伟(壮观)的景象。

2.不久,潮头逐渐靠近,就像玉石彻成的城墙、白雪覆盖下的山岭从天边奔涌过来,声音大得像雷声一样,震动着、摇撼着、激荡着、喷射着,似乎要吞掉天空,冲涮着着太阳,气势非常雄壮豪迈。

3.突然,黄色的烟雾(从江面)四周涌起来,人和其他事物都看不清楚了,水雷剧烈爆炸,发出了山崩地裂的响声。

4.游泳健儿面对着潮头游过去,在巨大的波浪里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沉没水中,翻腾着身子变换着各种游泳姿态,可是大彩旗一点儿也没有打湿,凭着这样的表演来展示(他们的游泳)本领。

5.十多里长的江岸上,(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穿戴华丽的游人,车马阻塞了道路。

6.(这个时候,)饮料、食品和其他货物的价格都会比平时高出一倍,而且租借看棚的人(也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会空着。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