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船顺流而下航行36公里到达目的地。已知小船返回时多用了l小时30分,小船在静水中速度为10公里/时,问水流速度是多少?()

A:8公里/时 B:6公里/时 C:4公里/时 D:2公里/时

某学校134名学生到公园租船,租一条大船需60元可乘坐6人,租一条小船需45元可乘坐4人,要使租金最省,最好租几条大船,几条小船?( )

A:20大船,3小船 B:21大船,2小船 C:18大船,4小船 D:19大船,2小船

在大海上一高为300米小岛A上,看到正东方向一船B的俯角为30°,同时看到正南方向一小船C的俯角为45°,则此时两小船的距离为   m.

解:由题意设小岛A最高点为H,高AH=300米,设正南方向一小船为C,那么:由正东方向一船B的俯角为30°得:tan30°=[a616cab9da9bda6f.png],∴AB=[4eb10fb72b5fd6fc.png]

正南方向一小船C为45°得:AC=AH=300 由勾股定理得:两小船的距离[ee29dd3a2bc45fe1.png]

故答案为:600

河上有抛物线型拱桥,当水面距拱顶5米时,水面宽度为8米,一小船宽4米,高2米,载货后船露出水面的部分高0.75米,问水面上涨到与抛物线拱顶距多少时,小船开始不能通行?

解: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拱桥型抛物线方程为x2=﹣2py(p>0).…(2分)

将B(4,﹣5)代入得p=1.6,

∴x2=﹣3.2y,…(6分)

当船两侧与抛物线接触时不能通过,

设点A(2,yA),

由22=﹣3.2 yA

得yA=﹣1.25,…(10分)

因为船露出水面的部分高0.75米,…(12分)

所以h=|yA|+0.75=2米.…(14分)

答:水面上涨到与抛物线拱顶距2米时,小船开始不能通行.…(16分)

[2d8e504ffa15c92a.png]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 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 本文作者 (人名)是明末清初 家。

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是日更定矣( ) ②余拏一小舟 ( )

③拥毳衣炉火( ) ④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3. 刘勰说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文中“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文字凝练,意蕴丰富。分析此句交代了哪些内容?

答:

4. 作者友人这样评价他:寓居西湖四十余年,笔下西湖之景空灵晶映,使旧日之西湖于纸上活现。请 在文中找出一处能与此评价相符的语句,准确工整地抄录下来。

答:

5.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阅读本文似亦可感痴者乐雪。作者与金陵人的“痴”各有怎样的表现?结尾引用舟子的话对表现主要人物而言,属于哪个角度的描写?

答:

1. 张岱 文学

2. ①“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或“指初更以后”;或“ 晚上八点左右” ②今作“拿”,牵引;或“牵引” ③一种毛制的衣服 ④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或“酒杯”

3. 围绕“看雪的背景;雪大;雪下得时间久;天气寒冷;环境寂静(静谧;幽寂;肃杀)”回答。

4.“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或“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或“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 第一问围绕“作者的痴表现在大雪三日后独自去看雪;金陵人的痴表现在于亭中铺毡饮酒赏雪”回答。第二问围绕“侧面描写(侧面)”回答。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在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9、本文选自《 》,作者是 (人名)。( 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中的意思。(2分)

一小船( ) ②拥衣( )

③雾凇砀( ) ④三大( )

11、在江南之地,雪后出游赏美景该是文雅之士的共同爱好。但本文作者却“独湖心亭看雪

”,由这一个“独”字,你读出了文章背后隐藏的哪些含义?(2分)

12、虽然出行的目的是看雪,但作者对雪景的描写却不是由雪本身来写,只是通过寥寥数笔的点染,勾勒出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请你说说文中几个数量词使用的妙处?(2分)

13、结尾舟子的喃喃之语中,道出了在平常人眼中作者一类风雅之士的“痴”,你是如何理解这种“痴”情的?(3分)

9.《陶庵梦忆》张岱(共1 分,每空0.5 分)

10.①今作“拿”,牵引②鸟兽的细毛③严寒天气,空中的白茫茫的空气④古人

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共2 分,每小题0.5 分)

11.作者乘夜出游,不欲见人,不欲人见,看出作者远离尘嚣之意,是一位不同于世人的

有着独特爱好的雅士。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心中的孤独落寞之感,想要在雪夜中得

以排遣。(共2 分,意思对即可)

12.这几个量词,一个比一个小。这不仅表现出作者视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也暗示

了小舟在夜色中徐徐行进,展示了一个微妙变化的意境。同时也含蓄表达了人生

渺然如沧海一粟的感慨。(共2 分)

13.作者的痴,是对西湖雪夜苍茫美景的痴迷和热爱,是对人生苍茫浩瀚的感慨,也是

对故国旧梦的眷恋与怀念。(共3 分)

冬雪:

翻译下列句子。
⑴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这一天凌晨后,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⑵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下列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沿溯阻绝:沿着 多趣味:很,实在 晓雾将:消失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B:怀民亦未:睡觉 少闲人:但是 日:用水淋洗 余一小船:拿着 C:衣物皆倍常时:高 珠翠罗绮溢目:满眼 披发身:画着文彩 一无迹:船 D:长河落日圆:长长的河 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四时俱备:四季 夕日欲:坠落

解释句中加线的词。

1.湖中人鸟声俱 ( ) 2.,更定矣( )( )

3.余一小船( ) 4. 衣炉火( )( )

5.独往湖心亭雪( ) 6.雾凇 沆砀( )( )

7.上下白( ) 8.湖中有此人( )( )

9.余饮三大而别( )( ) 10.是金陵人,此( )

11.下船( )

①完了,结束  ②消失  ③撑,划  ④鸟兽的细毛  ⑤独自  ⑥水汽凝成的冰花  白汽弥漫的样子  ⑦哪能  ⑧指酒杯  ⑨客居  ⑩等到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