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醉翁之意(情趣)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B:阡陌交通(交锘相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C:妇抚儿乳,儿含乳(喂奶)啼,妇拍而呜之。(林嗣环《口技》) D:乡(通“向”,从前)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孟子·鱼我所欲也》)

阅读《口技》选段,回答8——10题(9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⒏(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少顷 (2)既而

⒐(4分)把下面两旬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⑵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⒑ (3分)“善”是什么意思?请你在文中找到反映宾客都认为口技人“善”的两个句子。

8.(2分)(1)少顷:一会儿                     (2)既而:不久,紧接着

9.(4分)(1)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2)各种声音同时发出,都模仿的很像(各种妙处都具备)。

10.(3分)善于,擅长的意思。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9. 上文节选自课文《______》,作者是______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11 不能体现表演者技艺高超的一项是(3分)

A.表演者使用的道具很少。

B.观众的孩子被吓得大哭。

C.表演者模仿各种声音惟妙惟肖。

D.观众听得入迷,默默赞叹.

[725d84b6d9feddcb.jpg]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绝妙。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1)其夫语。( ) (2)夫声起( )

(3)中力拉崩倒之声。( ) (4)曳屋许声( )

2、下列带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当时,妇手拍儿声 不知木兰女郎

B.、一时齐发,众妙备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

C.、妇抚儿,儿含乳啼 儿含啼声

D.、不能其一处也。 举世闻

3、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众宾团坐。B.、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

C.、满坐寂然,无敢哗者。D.、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4、翻译下列句子。

(1)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译文:

(2)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译文:

5、文中画线的句子描写的是什么?写这些的目的是什么?

6、“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句话突出了什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1、(1)yì(2)hōu(3)jiàn(4)hǔ      2、 B         3、C

4、(1)不一会儿,丈夫打鼾的声音响起来了,妇人拍儿子睡觉的声音也渐渐的停止了。

(2)忽然有一个人大叫:“起火了。”丈夫起来大叫,接着妇人也起来跟着大叫。

5、写听众的反映。衬托口技表演的精妙。

6、突出了道具的简单。衬托口技表演的精妙。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1.解释文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1)既而儿醒: (2)妇抚儿

(3)其夫呓语

2.请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3. 本段中表演者模拟了什么样的声响场景?声音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4.文中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属什么描写?其目的是什么?

1.略

2.略

3.摹拟了一家人深夜被惊醒的情形.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

4.侧面描写,充分体现了口技者把声音模仿到极致,衬托出口技者技艺的高超。

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群响绝   锋芒 B:满寂然 稍稍正 C:妇抚儿 儿含 D:有仙则 不能其一处也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宾客大宴请 (适逢 ) 满寂然(同“座”,座位) B:妇抚儿(喂奶) 人有百手(即使)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用力拉) 屋许许声(拉) D:不能其一处 (说出) 两战战(大腿)

解释下列文段中的加点字词。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觉: 欠: 乳: 絮絮: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醉翁之(情趣)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B:阡陌交通(交锘相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C:妇抚儿乳,儿含(喂奶)啼,妇拍而呜之。(林嗣环《口技》) D:(通“向”,从前)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孟子·鱼我所欲也》)

下面句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昂首观之,项为之强(通“僵”,僵硬) 妇抚儿乳(喂奶)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走) 小大之狱(案件) C:执策而临之(马鞭) 衔觞赋诗(酒杯) D:无案牍之劳形(使身体劳累) 犬牙差互(狗牙)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