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会宾客大宴(适逢) B.两股战战(大腿)
C.宾客意少舒(神情) D.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
7.翻译划线句子: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3分)
答:
8.本文首尾均交待“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有何作用?(4分)
答:
6. (3分)C
7. (3分)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
8. (4分)课文首尾两次交待表演者道具简单,前后呼应(2分),从侧面(如答“反衬”也可)突出了口技表演者的表演技艺之高超(2分)。
阅读《口技》完成10-14题。(18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0、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人 有 百 口 口 有 百 舌 不 能 名 其 一 处 也。
1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会宾客大宴 ( ) (2)妇抚儿乳 ( )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4)群响毕绝 (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13、课文中前后两次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请简析其作用。(3分)
14、“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写出了听众怎样的神情动作?(3分)
[1d566f5b0aa81cb4.jpg]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③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④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⑤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任选二个作答,2分)
(1)会宾客大宴( ) (2)妇抚儿乳( )
(3)宾客意少舒( ) (4)不能名其一处也( )
11、翻译句子(2分)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1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2分)
13、作者在选文第②段中是怎样表现口技之“善”的?(2分)
14、你认为口技表演者的表演“妙”在何处?(2分)
10、(1)举行宴会 (2)喂奶 (3)稍微(4)说出11、全场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默默地赞叹着,认为妙极了。12、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赞扬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13、既有正面描写各种声音,又有侧面描写宾客为表演所陶醉、折服的神态,这样共同表现其表演之“善”。(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来表现的)14、示例:表演者不凭借外物,只用一张嘴就能惟妙惟肖地模仿出这么复杂的声音,实属难得。
(1)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3)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4)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5)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4、下列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指: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
B.善:京中有善口技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
C.毕:众妙毕备 群响毕绝
D.坐:满坐寂然 口技人坐屏障中
15、选出下列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
例句:不能名其一处( )。
A.莫名其妙 B.至理名言 C.有名无实 D. 举世闻名
16、下面加框字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3分)
A.、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B.、虽人有百手
C.、几欲先走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17、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2分)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2分)
18、结尾的“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4、C
15、A
16、A
17、略
18、不能,这句话在结构上与文章的开头呼应,使结构严谨;内容上,再次强调了道具的简单,从而吐出来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俄而百千人大呼(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3)曳屋许许声 ( )
19、翻译句子(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4分)
20、全文写口技人的表演内容依次可概括为三个方面(1) (2)
(3) (3分)
21、文中除正面描写口技人表演外,还运用哪些侧面描写?结合文意说说这些侧面描写有何作用?(4分)
22、下面哪个词语用来形容上文描写的口技表演最恰当?( )(1分)
A.栩栩如生 B.惟妙惟肖 C.足以乱真 D.生动逼真
18.(1)一会儿 (2)夹杂(3)拉19.(1)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人敢大声喧哗(2)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只手,一只手有一百个手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20(1)梦中惊醒(2)渐入梦乡(3)火场百象(失火救火)(顺序错误不给分) 21侧面描写有:写简单的道具;写宾客的反映。作用:侧面描写表演者的高超技艺。文中抓住了口技表演中简单的道具和听众两个方面:从而使表演和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听众的反应为烘托,突出了口技表演之“善” 表现出口技表演深深吸引和感染了听众,烘托出口技者再现生活的高超能力。另外写听众的反应也使文章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课文交代道具极其简单,表明口技只是从一张嘴里发出,突出其技艺在“口”,也是从烘托口技表演之“善”。(意思对即可)22.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鼾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会宾客大宴 会( )
②群响毕绝 绝( )
③两股战战 股(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3.本文描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口技,你还知道哪些精彩的民间技艺和民风民俗?请选择一种加以描述。
1.①适逢,正赶上 ②尽,消失 ③大腿
2.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只手,一只手有一百个手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
3.答案要点:①答某种技艺可以,比如,微雕、也可以是某种民俗,比如,赛龙舟 ②要有所描述。
文言文阅读.完成1-5题。
[甲]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乙]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选自《口技》)
1.解释下列中旬中加点词的意义。
①妇抚儿乳 乳: ②儿含乳啼 乳:
③当是时 是: ④众妙毕备 毕:
⑤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坐: ⑥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⑦几欲先走 走: ⑧俄而百千人大呼 俄而: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②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3.文中横线处省略的句子默写在下面空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段在描摹一家四口由睡到醒、[乙]文段在描摹由失火到救火的音响各有特点。它们的特点分别是: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描摹的场景不同,但写法相同。它们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
1.乳:喂奶。乳:__。是:这。毕:全,都。坐:通座。间:夹杂。走:跑。俄而:一会儿。
2.①整个场里的客人没有不伸着脖子,偏着头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认为妙极了。②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一种声音。每句中重点词语译不出扣分。
3.凡所应有,无所不有。错一字该句不得分。
4.〔甲〕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到大,由分而合。〔乙〕由少到多,百千齐作,应有尽有。
5.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场景,用听众的反应侧面衬托口技的高超技艺。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________________。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在文中横线处,写上相应的句子。
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是( )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3.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会宾客人宴: ②曳屋许许声: 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④俄而百千人大呼: ⑤不能名其一处: ⑥几欲先走: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5.统领全文的关键字眼是___________,作者是通过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描写来体现的。
6.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次把“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对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
1.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2.A
3.①适逢,正赶上 ②拉 ③夹杂 ④一会儿 ⑤说出 ⑥几乎
4.(1)在同一时候一起发出,各种声音都模仿得很像。
(2)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哪一种声音来。
5.善 正面 侧面。
6.反复交代道具的简单,衬托口技人表演技艺的高超。
口 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 。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写出空格处的语句。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施八尺屏障( ) (2)众妙毕备( )
(3)会宾客大宴( ) (4)众宾团坐( )
(5)妇抚儿乳( ) (6)宾客意少舒 ( )
(7) 不能名其一处也( ) ( 8)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9)曳屋许许声( ) (10)既而儿醒 (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翻译:
。
②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翻译:
。
4联系全文,说说“京中有善口技者”的“善”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
5、“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句话突出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
1写出空格处的语句。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 设置 )
(2) 全 )
(3) 正赶上 )
(4) 围绕 )
(5)( 喂奶 )
(6) 伸展,松弛 )
(7)( 说出 )
( 8)其中夹杂 )
(10)
(11) 拉 )
(12) 不久,紧接着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翻译: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
② 翻译: 在这种情况下,宾客没有一个不变了脸色的,扬起袖子,露出手臂,两腿打哆嗦,几乎想要争先恐后地逃跑了。
4 统领全文,全文处处表现表演者的口技之善
表演者摹拟深夜中一户人家四口人的 梦中惊醒 、渐入梦乡、失火救火 的 情景,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全文具体从三个方面突出了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听众的反应、道具的简单、对表演的描绘 。
5、 突出了道具的简单,侧面衬托口技表演者技艺精湛。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