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名著的评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格列佛游记》的主人公是:格列佛。 他游历了大人国、小人国、智马国、慧骃国。 B:《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 回忆性散文集,共 10 篇。原题为《旧事重题》。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功地塑造了奥斯特洛夫斯基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D:《水浒》生动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主要人物有宋江、林冲、鲁智深、吴用等。
下面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情节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保尔是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退学后,他当过车站食堂的小伙夫,做过发电厂的工人。 B:朱赫来是个老布尔什维克,红军撤退时将他留在了镇上,他培养了保尔朴素的革命热情。 C:为了供应城市木材,保尔和战友们克服了泥泞、冻土、饥饿和土匪骚扰等困难,终于修好了铁路。 D:保尔后来身体瘫痪,双目失明,坚强的革命信念支撑着他写出了小说《牛虻》。
读名著(4分)
他还受过瓦西里神父无数次小的侮辱:往往为了些极小的事情,神父就把他赶出教室,有时好几个星期天天罚他站墙角,而且从来不问他功课,因此他不得不在复活节前跟别的几个功课不及格的同学一道到神父家去补考。他们在厨房里等候的时候,他就把一撮烟末儿撒在复活节蒸糕用的面团上。
(1)文中的他是指 ,人物出自 (国籍)的作家
的长篇小说《 》。(2分)
(2)小说的主人公一直都是青少年的学习榜样,你从他的身上学到了什么?(2分)
(1)保尔 苏联 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只要答到保尔的精神即可,答案不唯一
下列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讲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在小说关于“筑路”这一篇章中,描写了筑路的艰苦环境,展示了筑路者和困难作斗争的顽强精神。 B:在小说“生命的意义”篇章中,松林、监狱、医院、广场、墓地这一系列环境描写营造了肃穆悲壮的气氛,象征着革命者的博大胸怀和永不衰败的革命情操。 C: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奥斯特洛夫斯基充满了革命的理想主义色彩和英雄主义的格调。 D: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理想和激情的追求更加迫切,这部小说向我们展示的顽强、执著、刻苦、奉献、勇敢、奋进的人格操守应成为青少年永恒的人生精神坐标。
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八十天环游地球》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3分)【 】 【 】
A:冬妮娅和保尔以前是一对好朋友和恋人,多年后两人在筑路工地相见,冬妮娅对衣衫褴褛,只是一个筑路工的保尔感到失望,保尔对冬妮娅的“酸臭味”更是不屑一顾。 B:看到朱赫来被土匪抓住,保尔奋不顾身地开枪打死土匪,救下了朱赫来。这一幕被丽莎目睹,但是当受到讯问时,丽莎没有说出真相,以后也没有对任何人说起过。 C:当福格因没有按打赌时间回到伦敦而伤心时,阿妩达夫人吐露爱意,二人决定结婚。万事通请神父时,意外发现他们比约定时间提前到了伦敦,福格最终赢得了打赌。 D:当万事通知道菲克斯侦探跟踪他们的目的是逮捕主人福格时,他马上告知了福格,并时时提防,所以菲克斯的逮捕行动才没有实现。
名著阅读(3分)
我终于看到了,你那钢铁般的身躯;又一次领悟了,你那钢铁般的精神;你用你顽强的生命奏响了,一曲无悔的生命赞歌。
上面的这段文字描写的人物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__________,请你从“钢铁的身躯”、“钢铁般的精神”、“无悔的生命赞歌”这几个短语中任选一个,结合有关情节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保尔·柯察金
“钢铁般的身躯”:保尔历经残酷的战争、艰难的筑路等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他虽然伤病累累,但是从未倒下,即便卧病在床,也坚持用笔继续战斗,这是一个拥有钢铁般的身躯的坚强的人。
“钢铁般的精神”: 顽强、执著、刻苦、奉献、勇敢、奋进的人格操守,这是保尔精神的核心。
“无悔的生命赞歌”:保尔认为一个人应该将他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是一个崇高的生命,他以他的一生去实践着这个伟大的理想,高奏了一曲生命的凯歌。(结合情节1分,理解1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有许多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其中你最钦佩的是 ,这种品质体现在
(事例)(3分)
不设统一答案。“品质”与“事例”吻合即可。示例:(品质)忠于革命、坚定理想。(事例)在烈士墓前,保尔悼念革命战友,对人的生命意义和为之奋斗的革命事业进行深入思考,并确立了保尔一生恪守的人生原则。(前空1分,后空2分)
名著阅读积累。 (2分)
《童年》是 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 (主人公)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高尔基 阿廖沙
名著导读:
《童年》讲述的是 (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 。
阿廖沙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根据课文填空(名著导读)
他出身于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向往冒险,他在一座无人的岛上过了长达28年的原始人生活,收到一个土人为奴,取名 ,后又因帮助了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国家,他的名字是 ,这部作品是 。
星期五 鲁滨孙 《鲁滨孙漂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