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学名著选段,完成19—20题

A.“有谁和你在一起吗?”“是的,先生。跟我一起去的是——”“等一等——等一等。不必说出你同伴的名字。适当的时候我们会让他出庭的。你去那里的时候带了什么东西吗?”

汤姆迟疑起来,看上去有点慌乱。“说出来吧,孩子——别害怕。说真话总是让人敬佩的。带了什么去的?”“就带了一只——呃——一只死猫。”人们一阵哄笑。法官把他们喝止住了。

B.汤姆的白天是辉煌和欢乐的,但夜晚则充满了恐惧。印第安人乔每晚都闯进他的梦中,每次眼睛里都含着杀机。每到夜幕降临,几乎没有什么事情能诱使他到外面去。可怜的哈克处在同样苦恼和__的状态中,因为在庭审的那个大日子的前一天晚上,汤姆把事情全部告诉了律师,尽管印第安人乔的当庭逃逸让哈克免去了出庭受审的痛苦,然而,他依然非常害怕别人知道这件事也有他的一份。可怜的小家伙让律师答应为他保密,但这又怎么样呢?汤姆由于良心不安而不得不在夜里赶到律师家中,把可怕的实情从曾用最毒的毒誓封住的嘴巴里吐了出来,由此哈克对人类的信心就荡然无存了。

白天里,看见莫夫·波特感激涕零的样子,汤姆为自己说出了实情而高兴;但到了晚上,他又后悔自己没有把嘴巴封住。 (节选自《汤姆·索亚历险记》)

19.A.选文中的“同伴”是谁?B.选文中“可怕的实情”具体指什么?(2分)

20.联系原著,说说B.选文中汤姆为什么会感到既“高兴”又“后悔”?(2分)


19  哈克。(1分)“可怕的实情”指:在坟地,罗宾逊医生和印第安人乔发生争

执,印第安人乔杀死了罗宾逊医生,并嫁祸给被打昏了的波特。 (1分)

20 “高兴”一是因为战胜内心的恐惧和担忧,说出了实情;二是为波特洗

脱了罪名。(1分)“后悔”一是因为说出了秘密,失信于朋友;二是因

为害怕印第安人乔的报复。  (1分)

名著阅读题。(6分)

(1)鲁滨逊在荒岛上坚持写日记,后因墨水用完才终止,请列举他日记中的主要内容(3分)

(2)《西游记》中孙悟空曾多次进到妖怪肚中,请说出其中的三次。(3分)

(1)寻找食物;建造居所;制造工具;生病;读shèng jīng ;天气情况;种植麦稻(写出任意三个即可每个1分)

(2)第一次孙悟空三调芭蕉扇时,变作虫子,乘铁扇公主喝茶之机,钻到铁扇公主肚子里。

第二次孙悟空大战黄眉妖时,变作一个大西瓜,乘黄眉妖吃瓜之际钻到妖精肚子里。

第三次在七绝山大战红鳞莽时,钻进肚内耍弄金箍棒。

第四次在狮驼山孙悟空大战老魔时,被老魔吞下肚内。

第五次在无底洞孙悟空大战耗子精时,变作红桃儿钻进妖精肚内,施展本领。

第六次是与guān yīn 合谋,钻进黑风怪肚子里。(写出任意三次即可每个1分)

名著阅读(6分)(改编2011年苏州中考)A.

(1)《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蓓姬在洞中历险时遇到了哪个恶人(请写出他的名字)?汤姆认为此人不抓自己,反而逃跑的原因是什么?此人的下场是怎样的?(4分)

(2)《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都具有怎样的儿童心理?请简要回答。(2分)

(1 )印第安人乔  汤姆认为是回声使声音无法辨清,所以对方逃跑了。   汤姆脱险后,洞口被封了起来,印第安人乔就被困死在洞中。(2)都具有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厌倦学校枯燥的生活)的儿童心理。

名著阅读(6分)

“我走进了另一间屋子,但是马上就要退出来,差点被一种可怕的臭气熏倒。我的向导催促我走进去,悄悄地告诉我:不要得罪他们,他们会恨你入骨,因此吓得我连鼻子都不敢堵。这个房间里的设计家是学院里资格最老的学者,他的面孔和胡子都是淡黄色的;手上、衣服上都涂满了污秽。我被介绍给他的时候,他紧紧地拥抱我,当时我多么想找一个借口谢绝他这种亲热的礼仪啊。他自从到科学院工作以来,就是研究……”

(1)选段节选自 (国) (作家)的作品《 》。句中的“我”是 (人物名)。(2分)

(2)这里的科学家搞什么实验这个实验有科学根据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4分)

(1)略

(2)研究怎样把人的粪便变成食物 / 没有 / 讽刺当代科学,讽刺有些科学家带有荒唐成份的行为。说明搞科学研究,必须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进行有科学根据的实验,而不应打着科学的幌子搞迷信活动和欺诈活动的道理。

大多数学生都漫不经心地抬起头看了一眼,但其中有两个人特别关注老师的一举一动。杜宾斯先生把手伸进抽屉随便地摸了一会就拿出书,身体往椅子一靠看起来。汤姆瞥了贝基一眼。她就像一只被猎人追捕的兔子,当猎枪瞄准它的头部时,一副绝望无救的可怜相。他立刻忘掉了他们之间的争吵。得采取行动,马上就干,越快越好。常言说得好,急中生智,可汤姆这回却束手无策。对,就这么办。他突然来了灵感:他要冲上去,一把从老师手里抢过书,夺门而逃。可是他一走神,就这么稍一犹豫的时候,老师翻开了书。汤姆坐失了良机,他十分后悔。这下完了,干什么也来不及了,想帮的忙也帮不上了。老师打开书后马上面朝大家。见老师盯着他们,大家都低下了头,就连没有犯错误的同学也都吓得不得了。大约有十秒钟,教室里一片寂静。老师的气是越来越大,他终于开了腔:“这书是谁撕的?”

教室里鸦雀无声,静得连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见。老师见无人应答,就挨个检查,看到底是谁撕了书。

……

下一个就该问到贝基·撒切尔了。汤姆十分紧张,他意识到情况不妙,吓得他从头到脚全身发抖。“瑞贝卡·撒切尔”(贝基的学名),”(汤姆向她脸上瞟了一眼,见她吓得脸色苍白)——“是你撕……不,看着我的眼睛。”(她承认地举起手来)——“是你撕坏了这本书吗?”

这时,汤姆的脑海里雷电般闪出一个念头,他猛然起身,大声说道:“是我干的!”全班同学迷惑不解地盯着汤姆,觉得他行为愚蠢,令人不可思议。汤姆站了一会好像是在镇定自己,然后走上前去接受惩罚。汤姆发现那个可怜的姑娘贝基眼里先是流露出吃惊,然后是感激,最后是敬慕之情,他觉得为此就是挨上一百鞭也是值得的。汤姆也为自己的义举感到脸上有光,因此在遭受杜宾斯先生有史以来最严酷的鞭笞时,他哼都没哼一声,另外放学后,他还得被罚站两小时。对这一残忍的做法,他也不在乎,因为他心里有数,外面会有个人心甘情愿地一直在等上他两个小时。

当天晚上,汤姆临上床睡觉前合计着如何报复阿尔弗雷德·邓波尔。贝基把自己的背叛以及泼墨水的事情全盘托出了。可是不久,汤姆的思绪转到一些美滋滋的事情上。想着想着,汤姆耳边朦朦胧胧地响起了贝基刚才说过的一句话:“汤姆,你思想怎么会这样高尚的呀!”就这样,他终于进入了梦乡。

19.请联系选段及全书前后情节,概括汤姆所作的“高尚”的“义举”。要求写清楚起因、经过和结果。(4分)

20.选段中主要体现了汤姆的哪些特点?全书中还有哪些情节也可以体现这些特点?(4分)

19.贝基偷看老师的书,因为汤姆的突然到来而不小心撕坏了书;老师一个一个责问撕书者,在贝基即将遭到责罚时,汤姆挺身而出,代她受过,赢得了贝基的敬慕。

20.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心地善良。这些特点还可以从以下情节看出来:对波特受冤枉被捕感到内疚,并经常去看望他;对村民为自己举办“葬礼”感到惭愧,在最后关头指出真正的杀人凶手,救护了波特……

名著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3分)

为了进家,这位蜘蛛女猎手总是开着一个小洞,以防窗框上发生什么事故。在窗户凸凹的窗棂上,一些流浪的石蜂修筑了一组小室;在窗板的外部,一只蜾蠃筑造了圆顶小土屋,在顶上修了一个短铃铛口状的颈。普通黄蜂和长脚胡蜂是我的食客:她们来访问我的餐桌,看看供应的葡萄是否像她们希望的那么成熟。

以上文段选自法国作家 的《昆虫记》。文段主要运用了 手法来记录昆虫们的生活习性,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蕴含的 情感。

答案:⑴法布尔;⑵拟人。⑶示例:对昆虫的热爱与赞美(对自然生命的关爱)

  评分:共3分。每空1分。

名著阅读(2分)

《童年》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 ,《童年》与《在人间》和《 》一起构成了他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

高尔基      我的大学

评分标准:共2分,每空1分。

名著阅读(3分)

他一直讲到晚上,临走的时候,他和蔼地和我告别,我才知道他并不凶恶,也不可怕。

我一想起他曾这么无情地毒打我,就难过地流泪,并且总也忘不了这件事。

这段文字出自《童年》,纵观全书,文中的“他”最主要的性格特点是

“我”这次被他无情毒打至昏死是因为 (事件);但茫茫__中也有给了

“我”力量和支持的人,如在“我”挨打时用自己的胳膊帮“我”挡着树条子的

[d530f23043a133a3.jpg]

名著阅读(3分)

冬天,蚂蚁翻晒受潮的粮食,一只饥饿的蝉向他乞讨。蚂蚁对蝉说:“你为什么不在夏天储存点粮食呢?”蝉回答说:“那时我在唱悦耳的歌曲,没有工夫。”蚂蚁笑着说:“如果你夏天唱歌,冬天就去跳舞吧!’

(1)以上故事选自寓言故事集《 》。(1分)

(2)故事的寓意: 。(2分)

[b7799577e9a81996.jpg]

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又搬到外祖父那里。

“怎么啦,小强盗?”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现在我不养你了,让外祖母养你吧!”

“让我养我就养,”外祖母说,“你以为这是个什么了不起的难题吗?”

“那你就养好了!”外祖父大叫一声,但是马上又安静下来,对我解释道:

“我和她完全各过各的了,如今我们样样都是分开的……”

阅读上述文字,你能从人物的对话中推断出,“我”的外祖父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文中的“我”是外国文学名著《___________》的主人公,名叫______________。(2分)

(1)自私冷酷  (2)童年    (3)阿廖沙(答对一空计1分,答对两空即可计2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