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欣赏。(4分)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诗歌在叙事中运用了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请找出来,说说有什么作用?
暮、夜、夜归、夜久、天明(1分),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气氛,构成线索,推动情节发展(3分)。
勤训《恒斋文集》
【原文】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
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圣不若彼者乎?
【阅读训练】
1. 文中表明观点的句子是
2. 与“且惜寸阴”中的“且”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愚公者,年且九十。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C.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D.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3. 作者举大禹、陶侃的事例,其用意是什么?
答:
【译文】
谋生的道理,没有什么比勤劳更为重要的了。所以邵先生说:“一天的计划决定于早晨,一年的计划决定于春天,一生的计划决定于勤劳。”这些话虽然说得浅近,可是意义却很深远哪!
像大禹这样的人,智慧、才能如此杰出,况且爱惜每一寸的光阴;像陶侃这样的人,品德如此高尚,况且爱惜每一分的时间,又何况在才干、品德方面都比不上他们的人呢?
1.治生之道,莫尚乎勤。 2.B、D 3.以古代圣贤珍惜光阴的榜样来鼓舞读者,使读者警醒。
存者且偷生, ! (杜甫《石壕吏》)
死者长已矣
存者且偷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石壕吏》)
死者长已矣
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B: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C: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D:月下飞天镜,江入大荒流。
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B: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C: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与例句加点字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A: 穷且益坚,不附青云之志 B: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C: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下面两组中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③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②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④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
A:①句与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不同 B:①句与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也相同。 C:①句与②句的“且”字不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也不同。 D:①句与②句的“且”字不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相同。
将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1)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__________,________;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
(2)子曰:“岁寒,________________。”
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3)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尽心上》)
(4)子曰:“夫仁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1)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2)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逝者如斯夫
(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