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这是柳宗元()一文中的句子。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③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
①快(“飞快”“快速”均可。)
②在空中(“在天空”、“在空气中”均可。)评分细则:解释出名词活用为状语“在……中”。③通“拒”评分细则:指出通假字,或正确解释为“抵御”“抵挡”均可得分。
柳宗元《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句采用侧面衬托的方法,以游鱼可见衬出水的清澈,吴均《与朱元思书》“ , ”二句的内容、写法与此相近。
柳宗元这样写小石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 , ___ 。
说说《小石潭记》“漳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中“空游”的表达效果。
[91fcfa6fa53fd780.jpg]
1.阅读第I.卷文言文后,你认为文章写了小石潭哪些主要特征?
2.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全石为底、潭水清冽、游鱼活泼、源流曲折、岸势差互、环境凄清的特点。
2.(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2)那两岸的地势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译文: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译文:
(1)石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2)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翻译下列句子。(2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fb3a112864b6e677.gif]
柳宗元名篇《小石潭记》中描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作者“看到潭中鱼”是“鱼”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而“影布石上”中“鱼的影子”的形成是由于 (选填“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引起的.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分析】(1)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3)光的折射现象,知道看水中的物体如“鱼”、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水中的“鱼”是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进入空气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影布石上”中“鱼的影子”是人看到鱼在水中的形成的影子,所以属于光的折射.
故答案为:虚像;光的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