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依据名著阅读积累,填写下列表格。
人物 | 评价角度 | 人物形象 | 相关情节概括 |
外祖父 (《童年》) | 正面 | | 母亲改嫁时,外祖父教导我要学会自立。 |
反面 | | |
林冲 (《水浒传》) | 正面 | 侠肝义胆 | |
反面 | | |
外祖父:正面:慈爱。反面:人物形象:残暴、贪婪、自私等。相关情节:殴打外祖母或孩子等。林冲:正面相关情节:火并王伦,拥戴晁盖做寨主等。反面:人物形象;懦弱、逆来顺受等。相关情节:高衙内调戏林冲娘子,他忍气吞声等。
明天他们会给我送一块刻好格子的板子来,是用硬纸板做的。没有这块板子我没法写字,会把不同行的字重叠在一起。我想了很久,才想出这么个办法,就是在硬纸板上刻出一条条空格,这样我的铅笔就不会写到直行的格子外面。我看不见所写的东西,写起来是很困难,但也不是没法做到。
①这段文字出自小说《_________》。
②文中的“我”指的是_________。
文学名著填空。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这段文字出自原苏联作家________的小说《___________》,小说的主人公是________。
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或:保尔·柯察金)
名著阅读。
读完了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和秦文君的《伟人细胞》后,两个孩子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告诉我们,你觉得汤姆与贾里有些什么异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顽童”形象,不满足于平静的生活,向往自由,喜好冒险,天真活泼,乐观自信、乐于助人,有正义感;异:贾里要求上进,对轰轰烈烈的人生追求也遵循这一原则;汤姆擅自离家,想去当海盗,行为偏激,不安分守己。
名著阅读。
“我整天为这凄凉的环境而悲痛着,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衣服,没有武器,没有出路,没有被救的希望,眼前只有死,不是被野兽所吞,野人所嚼,就是冻饿而死。当晚,因为怕野兽,睡在一棵树上,虽然整夜下雨,我却睡得很熟。”
上面文字选自《________________》,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滨孙 飘流记 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亦可按《教师用书》回答)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
1.上文选自中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 。
2.文段中诸葛亮运用的计策是什么计,结果如何?
3.这段文字分别体现了诸葛亮、司马懿怎样的性格特征?
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司马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三国演义》罗贯中
2.空城计,司马懿撤兵,城池得以保全。
3.诸葛亮:聪明智慧,神机妙算,善于攻心。司马懿:多疑
下列作家、作品、人物、情节连线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施耐庵——《水浒传》——鲁达——风雪山神庙 B:笛福——《鲁宾孙漂流记》——鲁滨孙——开导“星期五” C:罗曼·罗兰——《名人传》——托尔斯泰——创作《战争与和平》 D:老舍——《骆驼祥子》——祥子——烈日下拉车
填空。
我又搬到外祖父那里。“怎么啦,小强盗?”他用手敲着桌面,迎面对我说,“现在我不养你了,让外祖母养你吧!”
①这个情节出自小说《 》
②文中的“我”指的是( )
名著阅读。
那大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原来fó zǔ 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吃了一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莫非有个未卜先知的法术。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fó zǔ 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的把他压住。
①以上片段选自《西游记》第七回,该回的回目(题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们根据这段文字提炼了一条熟语在生活中广泛运用,该熟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2)孙悟空跳不出rú lái 佛的手掌心。
我国古典名著中有许多足智多谋的人物形象,请写出其中一位及相关故事名称。
(示例中所给人物不可再用)
示例:
书名:《三国演义》
人物:诸葛亮
故事:草船借箭
书名: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
故事: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