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阅读是一种生命享受。下面这段文字似曾相识吧?读一读,回答问题。

“她脚步轻移,若有所思,微微晃悠,手搭凉棚环顾四周,她那高大的身躯似乎犹豫不决地左右摇摆,两脚小心翼翼地探索着路。不知为什么她忽然一惊,站住不动,脸上的肌肉微微颤动,皱了一下眉头,但立刻云消雾散,脸上现出了慈祥的、和蔼可亲的笑容……她旋风似的转舞起来,整个体态变得愈加匀称和优美,个子也显得更加高大了……她这样的美,宛如一朵怒放的鲜花,就在这时刻,她奇迹般地恢复了青春的活力!”

(1)这段文字出自小说__________,“她”指的是__________。

(2)结合整部作品,说说“她”是怎样一个人?

(1)《童年》     外婆

(2)外婆善良慈祥、仁爱,爱亲人,爱邻居,爱所有的人。她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与诗意的劳动妇女,她能歌善舞,善于讲形形色色的传说、童话、民间故事。她还是一个勇敢的人,作坊起火时,所有的人都惊慌失措,只有她冲进火海,抢出一桶硫酸盐。因此,尽管她有对恶势力顺从忍耐,对上帝盲目信仰的缺点,但这并不影响她人性上的光辉。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22题。

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玄德面如土色。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后人有诗赞曰:“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1.《三国演义》是描写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群雄并起历史现状的一部历史小说,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段的情节。(不超过7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从本文段曹操与刘备的对话中,找出文中两个最能体现曹操性格特点的四字短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备本来有光复汉室的大志,但为什么害怕曹操说自己是英雄?从作者对他巧借惊闻雷声掩饰匙箸落地的形象描写中,反映他的什么性格特征?请从文段中找出一个最贴切的成语。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曹操煮酒论英雄(只要不超过7个字,突出“论英雄”这个中心即可)

2.胸怀大志、腹有良谋

3.因为当时刘备寄人篱下,尚没有施展抱负的资本,只能实施韬晦之计。随机应变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我们读过的名著中不少人物的经历都能印证这个观点。请仿照示例,为这个观点再补充一个名著中人物的事例。(句式不需要完全相同)

示例:《名人传》里提到了音乐巨人贝多芬,他因耳聋一度进入了创作的低谷。但他没有放弃努力,创作了《命运》等著名的音乐作品,甚至在生命的末日还在创作《欢乐颂》。他不屈不挠地与苦难抗争,最终成为了时代的巨人。

示例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几度受到病痛、受伤的折磨,后来他几乎完全瘫痪,又双目失明,但他始终不放弃,一次又一次靠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重回战斗岗位,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然进行文学创作,最终成为我们心中的“钢铁英雄”。

示例2:《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一度被压在五指山下,与唐僧一行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在困难中磨砺心性,最终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必须是名著中的人物;情节能印证观点1分,写出这个人物的一个失败的经历即可,句式可以与原文不同)

英国著名作家笛福的代表作品《鲁滨孙飘流记》成功地塑造了鲁滨孙这一人物形象,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他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滨孙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他不畏生死,富有冒险精神,他身上最为闪光的是在与恶劣自然环境进行斗争中所体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和顽强进取的精神。(意合即可)

《水浒传》《西游记》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阅读的我国古代名著,请分别写出这两部名著的任意一回目(示例除外)。

示例:《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水浒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游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游记》示例:①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  ②花果山群妖聚义,黑松林三藏逢魔。

    《水浒传》示例:①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人白虎堂。 ②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名著推荐阅读

(A.)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①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把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

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傍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入得里面看时,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正吃时,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的烧着。

(B.)林冲听得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自思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三个人都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林冲举手,胳察的一枪,先拨倒差拨。陆虞候叫声:“饶命!”吓得慌了手脚,走不动。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得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批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回来,再穿了白布衫,系了搭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②走不到三五里,早见近村人家都拿着水桶钩子来救火。林冲道:“你们快去救应,我去报官了来。” 提着枪只顾走。那雪越下的猛。 (选文有删节)

1.上文选自古典文学名著《 》,作者是

2.选文中划线的两处文字分别表现了林冲 的性格特征。

3.选文中有许多写雪的文字,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

1.《水浒》(《水浒传》)施耐庵

2.谨慎、机智

3.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紧张的气氛、推动情节发展。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①却说常言有云: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果然这山上有一个妖精,孙大圣去时,惊动那怪。他在云端里,踏着阴风,看见长老坐在地下,就不胜欢喜道:“造化,造化!几年家人都讲东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有人吃他一块肉,长寿长生。真个今日到了。”那妖精上前就要拿他,只见长老左右手下有两员大将护持,不敢拢身。他说两员大将是谁?说是八戒、沙僧。八戒、沙僧虽没什么大本事,然八戒是天蓬元帅,沙僧是卷帘大将,他的威气尚不曾泄,故不敢拢身。妖精说:“等我且戏他戏,看怎么说。”

②三藏见了,叫:“八戒、沙僧,悟空才说这里旷野无人,你看那里不走出一个人来了?”八戒道:“师父,你与沙僧坐着,等老猪去看看来。”那呆子放下钉钯,整整直裰,摆摆摇摇,充作个斯文气象,一直的对面相迎。真个是远看未实,近看分明,那女子生得——

③冰肌藏玉骨,衫领露酥胸。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半放海棠笼晓日,才开芍药弄春晴。

④那八戒见他生得俊俏,呆子就动了凡心,忍不住胡言乱语,叫道:“女pú sà ,往那里去?手里提着是什么东西?”(a)分明是个妖怪,他却不能认得。那女子连声答应道:“长老,我这青罐里是香米饭,绿瓶里是炒面筋,特来此处无他故,因还誓愿要斋僧。”八戒闻言,满心欢喜,急抽身,就跑了个猪颠风,报与三藏道:“师父!吉人自有天报!师父饿了,教师兄去化斋,那猴子不知那里摘桃儿耍子去了。桃子吃多了,也有些嘈人,又有些下坠。你看那不是个斋僧的来了?”唐僧不信道:“你这个夯货胡缠!我们走了这向,好人也不曾遇着一个,斋僧的从何而来!”八戒道:“师父,这不到了?”

⑤三藏一见,连忙跳起身来,合掌当胸道:“女pú sà ,你府上在何处住?是甚人家?有甚愿心,来此斋僧?”(b)分明是个妖精,那长老也不认得。……

⑥那女子见唐僧不肯吃,却又满面春生道:“师父啊,我父母斋僧,还是小可。我丈夫更是个善人,一生好的是修桥补路,爱老怜贫。但听见说这饭送与师父吃了,他与我夫妻情上,比寻常更是不同。”三藏也只是不吃,旁边却恼坏了八戒。那呆子努着嘴,口里埋怨道:“天下和尚也无数,不曾象我这个老和尚罢软!现成的饭三分儿倒不吃,只等那猴子来,做四分才吃!”他不容分说,一嘴把个罐子拱倒,就要动口。

⑦(c)只见那行者自南山顶上,摘了几个桃子,托着钵盂,一筋斗,点将回来。睁火眼金睛观看,认得那女子是个妖精,放下钵盂,掣铁棒,当头就打。

(节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1.《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请认真阅读本文段内容,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文段的情节。(5至8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猪八戒是《西游记》着力刻画的主要人物形象之一。请细读④⑥两个自然段,品味作者对猪八戒的形象描写,概括猪八戒的主要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a、b、c三个加点的句子、段落,分别描写了猪八戒、唐三藏和孙悟空三人对女妖精的判别和态度。请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思考并回答如下两个问题:①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②突出了孙悟空哪一方面的特征?——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作答。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1.孙悟空棒打白骨精(“棒打白骨精”“怒打白骨精”均可,若写“三打”的则扣l分)

2.好色、贪吃

3.①对比、衬托(只答对比或衬托均给分)  ②火眼金睛

综合性学习考查。

当前,名著(原著)阅读受到了冷遇,而文化快餐盛行,很多同学盲目跟风。为了引导同学们重视名著阅读。请你完成下面两项任务。

(1)向同学们陈述名著阅读的两点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同学推荐一本名著,并说明推荐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示例:名著(原著)是经过时间验证的经典之作,阅读名著可以帮助我们积累语文素材、提高阅读能力、学习写作方法、增长人生阅历、丰富思想内涵、提升文化品位等,因此我们要重视名著阅读。

(2) 示例一: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由:书中叙写了保尔经历一系列的人生磨难,仍不向命运屈服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一个人要具有崇高的理想,并始终不渝地为之奋斗,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示例二:推荐《西游记》。理由:该书想象超凡,夸张神奇,变形荒诞,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它可以丰富我们的想象力,为我们的写作提供很好的借鉴。(可从内容、人物形象、写作特色等任一角度进行推荐。见解独到,表达流畅)

读下面这段文字,然后答题。

给女人接生,帮助调解家庭纠纷,为孩子治病。她早已把《shèng jīng 》背得烂熟于心,还劝别的妇女也去背诵,说是背会了准能“交好运”……我就像她的影子似的整天跟着她转悠:有时在花园里,有时在院子里,有时在她的女邻居那里(她常常在别人家里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喝茶,不住嘴地讲各种故事)。在我的脑海里,这段生活中,除了这位整天忙忙碌碌的,无限慈祥的老太婆之外,别的什么都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

(2)文中的“她”是“我”的_____________。

童年   外祖母(外婆、姥姥)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

__________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这是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一个精彩场面,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一故事情节:_______;在作品中甲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_________。

花和尚(或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疾恶如仇(见义勇为、粗犷豪爽、武艺高强、粗中有细等皆可)(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符合原著即可得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