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说虎。“景阳冈武松打虎”、“李逵沂岭杀四虎”是《水浒》中的两个精彩的打虎故事,请任选其中一个。概述故事情节。
答题要求:要有人物和地点、事件,语言表达顺畅。不能脱离原著,另编故事。
示例:①武松路过景阳冈,遭遇一只大老虎。那虎又饥又渴,扑向又醉又困的武松,武松一惊,酒也吓醒了。他一闪,先躲过了大老虎,接着拳脚相加,几番打斗,最后赤手空拳打死了大老虎。
② 李逵背着老娘上梁山,行至沂岭。为给老娘解渴,李逵出去找水,回来时发现老娘不见了。李遥赶紧四处找寻,终于在老虎洞旁发现老娘的残躯。李逵大怒,一连杀了大小四只老虎。第二天掩埋了老娘的尸骨,大哭一场,独自走下山去。
名著阅读学习小组在阅读《西游记》后,有位同学对书中主要人物这样评价:“悟空可颂,悟净可敬,悟能可气,唐僧可憎。”针对这一评价,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假设你也参加了讨论,请你在“悟能”和“唐僧”中任选一人,结合原著内容,以“我同意……”或“我不同意……”开头,谈谈你的看法。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①我同意“唐僧可憎”的观点。作为取经集体中的核心人物,唐僧有着常人难以容忍的缺点。他胆小懦弱。走到穷山恶水时,常常“大惊失色”,“流下泪来”。他人妖颠倒,是非不明,多次上了妖精的当仍是执迷不悟,对忠心耿耿的孙恬空动不动就念紧箍咒。可见,唐僧还真足可憎可恶。
②我不同意“唐僧可憎”的观点。唐僧为了从西天取回真经,不畏千难万险,不为财色迷惑,寓有献身精神。他对徒弟要求严格,对自己从不懈怠。处处以“慈悲为怀”,一路播撒着善良的种子。他那普度众生的崇高信念、坚韧不拔的意志、执着追求的精神,无不令人肃然起敬。
③我同意“悟能可气”的观点。猪八戒自私自利、好吃懒做,每当遇到困难。总爱嚷嚷着散伙。他还特别好进谗言,搬弄是非。在“三打白骨精”这一节中,他挑唆不明真相的唐僧念紧箍咒,赶走了孙悟空。这种损人不利已的行为,真是可气可恨。
④我不同意“悟能可气”的观点。在西天取经的曲折道路上,猪八戒虽然投有悟空神通广大的超常本领,却也立下不少战功。在智取芭蕉扇、大战盘丝洞等战斗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作战,孙悟空斗魔降妖的好帮手。他憨厚老实、肯卖力气、富有人情味,让我们觉得可亲又可爱。
走进《名人传》。
“我的体能和智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增无已……我的青春,是的,我感到我的青春才刚刚开始。我已经隐隐约约看到目标在前,虽然尚不清楚,但正在一天天地接近……啊!如果我能摆脱这种疾病,我一定能拥抱整个世界!……不,我不能忍受下去。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啊,如果能活上千百次那就太好了!”
(1)上面语段中,“我”是 ,“这种疾病”是指 。
(2)在《名人传》序中,罗曼 罗兰大声疾呼:“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请结合作品说说你从中呼吸到的“英雄们的气息”。
答:
(1)贝多芬 耳聋(失聪)
(2)示例1:《名人传》记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三位艺术大师坎坷的生活和艰辛的创造,展现了他们伟大的心灵。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也并非充满鲜花和欢乐,汲取他们的勇气做我们的养料吧,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示例2:面对挫折与苦难,贝多芬凭借坚强不屈的精神,扼住命运的咽喉,实现了征服与超越;米并朗琪罗敢于直面内心深处无止境的痛苦,创造出伟大的作品;托尔斯泰以其博大而深沉的爱,抚慰着大众的心灵。(能结合作品答出对英雄的感受即可)
根据《水浒》的叙述,梁山好汉议事的大厅,原来称“____________”,宋江任寨主后改为“______________”。
高尔基的《童年》用第 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主人公在父亲去世后寄住在______家中的生活历程。
《水浒》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梁山英雄形象。下面的两个人物在被逼上梁山的过程中,都发生过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按情节的先后顺序依次填写在括号里。
林 冲:误入白虎堂→( )→( )→怒杀王伦
鲁 达:拳打镇关西→( )→( )→大闹野猪林
(林 冲)示例:发配沧州府 风雪山神庙
(鲁 达)示例:大闹五台山 倒拔垂杨柳
名著常识填空
《水浒传》写的是以 为首的108位英雄,聚义在梁山水泊,杀富济贫,__起义的故事。把大贪官 发迹的故事安排在全书的开端,暗示了“乱自上作”。
下列与宋江相关的两个情节是
A:三顾茅庐 B:三进大观园 C:三打祝家庄 D:三碗不过冈E.三败高太尉F.三英战吕布 G.三入死囚牢H..桃园三结义
那怪一闻此言,丢了钉耙,唱个大喏道:“那取经人在哪里?累烦你引见引见。”行者道:“你要见他怎的?”那怪道:“我本是guān yīn pú sà 劝善,受了他的戒行,这里持斋把素,教我跟随那取经人往西天拜佛求经,将功折罪,还得正果……今日既是人与他做了徒弟,何不早说取经之事?”
选文中“那怪”指:________,请写出以他为主角的一个故事名称:________。
【名著联动】
(1)请简要说出宋江兄弟二人逃离宋家庄的原因,并写出他们逃离后直接投奔了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江选择了逃离宋家庄, (国籍)的 (作者)笔下的汤姆•索亚选择了逃离教会学校。请你对汤姆•索亚的逃离作出自己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宋江杀死了阎婆惜,官府追缉得很紧,宋江兄弟逃离宋家庄后投奔了柴进。
(2)美国;马克·吐温;评价示例一:“我赞同。因为教会学校的生活枯燥无味,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他的逃离是对学校生活的__,是对自由的追求。”
示例二:“我认为不对。因为他还是一个孩子,出逃后的生活有一定的危险,会让家长非常担心,再说,出逃不是长久之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以选择其它合适的方式来追求自由。”
示例三:“我认为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他的逃离。他对自由的追求,对学校生活的不满是可以理解的,但选择逃离的方式是不值得提倡的。(只要观点明确,理由适当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