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水浒传》中的鲁智深疾恶如仇,侠肝义胆。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人物形象。他性格中既有粗鲁莽撞的一面,也有粗中有细的一面。请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体现这两方面性格特点的相关情节。
粗鲁莽撞的一面:
粗中有细的一面:
示例:粗鲁莽撞
(1)潘家酒楼上,因金家父女啼哭,打搅了饮酒兴致,鲁智深怒将碟儿盏儿摔在楼板上。
(2)听到金氏父女受到欺辱,鲁智深怒火中烧,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
粗中有细(1)担心店小二拦截金氏父女,鲁智深坐在店门口两个时辰,以拖延时间让金氏父女远走他乡。
(3)鲁智深发现三拳打死镇关西后,回头指着郑屠户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以麻痹围观的人,趁机脱身。
读名著,说故事。按格式要求填充。
我读了《伊索寓言》中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答案提要:作为古人智慧的结晶,《伊索寓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书中不少内容是影射当时社会现实的,如《狼和小羊》《猫和鸡》就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赫刺克勒斯和财神》则把为富不仁的富人与坏人归于一类,表现了穷人对为富不仁者的不满。书中更多的篇章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农夫和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狐狸和山羊》写的是掉在井里的狐狸哄骗山羊下井。然后踩着山羊背跳出井底.却扔下山羊不管的故事,警示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乌龟和老鹰》通过乌龟非要学飞翔不可,结果摔死的悲剧,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伊索寓言》还有不少故事是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的,像《蚯蚓和狐狸》《鼹鼠》嘲笑吹牛皮说大话,《蚂蚁和蝉》讽刺好逸恶劳,《骆驼和宙斯》批评贪得无厌,都对人们有教育意义。
读名著,谈观点。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唯一一本散文集,是鲁迅回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本集子。我喜欢读其中的一篇《 》。本文讲的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迅回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集子。
示例: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人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可怜。
《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无常》一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洼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同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革菅人命的实质。
《锁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__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__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读名著,说人物,讲故事。
读《水浒》,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__________,他(她)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名著,说人物,讲故事。
示例一:鲁智深、李逵,同是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直。
示例二:林冲,武松,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林冲有社会地位,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最后万般无奈、忍无可忍,逼上粱山,是上层人物被迫__的典型;武松是下层侠义之士,崇尚的是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
阅读《智取生辰纲》片段,回答1—4题。
杨志提了朴刀,拿着藤条,自去赶那担子。两个虞候坐在柳阴树下等得老都管来;两个虞候告诉道:“杨家那厮强杀只是我相公门下一个提辖!直这般会做大!”老都管道:“须是相公当面分付道,‘体要和他别拗’,因此我不做声。这两日也看他不得。权且耐他。”两个虞候道:“相公也只是人情话儿,都管自做个主便了。”老都管又道:“且耐他一耐。”当日行到中牌时分,寻得一个客店里歇了。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对老都管说道:“我们不幸做了军健,情知道被差出来。这般火似热的天气,又挑着重担;这两日又不拣早凉行,动不动老大藤条打来。都是一般父母皮肉,我们直恁地苦!”老都管道:“你们不要怨怅,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众军汉道:“若是似都管看待我们时,并不敢怨怅。”又过了一夜。次日,天色未明,众人起来,都要乘凉起身去。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众军汉道:“趁早不走,日里热时走不得,却打我们!”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众军汉忍气吞声,只得睡了。当日直到辰牌时分,慢慢地打火吃了饭走。一路上赶打着,不许投凉处歇。那十一个厢禁军口里喃喃呐呐地怨怅。两个虞候在老都管面前絮絮聒聒地搬口。老都管听了,也不着急,心内自恼他。
话休絮烦。似此行十四五日,那十四个人没一个不怨怅杨志。当日客店里辰牌时分,慢慢地打火吃了早饭行。正是六月初四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当El行的路都是山僻崎岖小径,南山北岭,却监着那十一个军汉,约行了二十余里路程。那军人们思量要去柳阴树下歇凉,被杨志拿着藤条打将来,喝道:“快走!教你早歇!”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众军汉道:“这般天气热,兀的不晒杀人!”杨志喝着军汉道:“快走!赶过前面冈子去,却再理会。”
1.本文选自名著《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人名)。他当时听了__________(人名)的建议,将书名定为此名的。
2.作者为什么集中笔墨写杨志与众军汉的矛盾,而不是把晁盖等人的行动直接展示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杨志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那汉……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学生罗贯中。
2.这样能让读者如坠云雾,弄不明白晁盖等人如何下__,等到作者交代出事情的真相,读者才恍然大悟不能不拍手叫绝。可见,这样写更能突出用“智取”计策的巧妙。
3.杨志精明而谨慎,一路上为了保护好生辰纲,处心积虑,事事想在前头;但他又急功近利、粗暴蛮横,正是这种性格上的弱点,激化了他与军士的矛盾,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4.(1)意思是体面人也这样找麻烦;(2)慢慢再讲道理。
名著阅读。
制作读书卡片是一种很好的阅读名著的方法。请从下面四个经典情节中,选取其中一个,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要求,完成读书卡片。
①醉打蒋门神 ②桃园三结义 ③黛玉葬花 ④三打白骨精
读书卡片 编号:_________ 作品: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 相关人物:__________________ 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示例:
①醉打蒋门神 《水浒传》 施耐庵 武松 武艺高强、有勇有谋、除暴安良等。
②桃园三结义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刘备、关羽、张飞 忠义勇武、重义重情、豪爽侠义、志向高远等。
③黛玉葬花 《红楼梦》 曹雪芹 林黛玉 多愁善感、柔媚多情、孤高自赏、玲珑剔透等。
④三打白骨精 《西游记》 吴承恩 孙悟空 嫉恶如仇、坚韧刚强、刚毅耿直等。
名著阅读
三藏近前跪下,朝石头,看着金字,拜了几拜,望西祷祝道:“弟子陈玄奘,特奉旨意求经,果有徒弟之分,揭得金字,救出神猴,同证灵山。若无徒弟之分,此辈是个凶顽怪物,哄嫌弟子,不成吉庆,便揭不得起。”祝罢,又拜。拜毕,上前将六个会字轻轻揭下。只闻得一阵香风,劈手把压帖儿刮在空中,叫道:“吾乃监押大圣者。今碍他的难满,吾等回见rú lái 。缴此封皮去也。”吓得个三藏与伯钦一行人,望空礼拜。径下高山,又至石匣边,对那猴道:“揭了压帖矣,你出来么。”那猴欢喜,,叫道:“师父,你请走开些,我好出来,莫惊了你。”
伯钦听说,领着三藏,一行人回东即走。走了五七里远近,又听得那猴高叫道:“再走,再走!”三藏又行了许远,下了山,只闻得一声响亮,真个是地裂山崩。众人尽皆悚惧,只见那猴早到了三藏的马前,赤淋淋跪下,道声:“师父,我出来也!”对三藏拜了四拜,急起身,与伯钦唱个大喏道:“有劳大哥送我师父,又承大哥替我脸上薅草。”谢毕,就去收拾行李。
1.选文出自古典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猴为什么被压在“灵山”之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神猴被救后的语言、行动可以看出他怎样的心情和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西游记 吴承恩
2.因为当年他大闹天宫,受rú lái fó zǔ 的惩罚。
3.可以看出他重获自由后的喜悦心情;表现出他知恩图报、重情重义的性格特征。
下面这首哲理小诗出自《繁星·春水》,阅读完这首诗,请你简要点评。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如:诗人把人生事业的成功比喻为花,把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比喻为花的“芽儿”,把奋斗的辛劳比喻为培养花的“泪泉”,把自我牺牲比喻为滋润花的“血雨”,生动贴切,发人深思。
参照示例,请你根据《西游记》故事内容,为歇后语的“譬语”写出“解语”。(选做两个)
示例:白骨精骗孙悟空—— 哄不住(骗不过)
A.孙猴子变山神庙——C.八戒吃人参果——
B.孙悟空分人参果——D. 唐三藏念紧箍咒——
孙猴子变山神庙——露了尾巴 八戒吃人参果——不知啥滋味
孙悟空分人参果——公平合理 唐三藏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
下面是《水浒》的几个著名故事,请任选一个,依据施耐庵《水浒》的内容,扩展成一段故事简介(不少于50字)
① 宋江三打祝家庄家 ②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③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④ 武松醉打蒋门神 ⑤ 真假李逵 ⑥杨志汴京城卖刀
选定故事扩展成一段故事。要有故事情节,语言清楚流畅。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