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剧院前贴出一张海报,上写“豹子头刊金印后,野猪林伏洒家前”。据此可推测这场戏与《水浒》中 两位英雄有关。(2分)

林冲   鲁智深

走近名著。(5分)

(1)说说下面这首诗是赞《水浒》中的哪位好汉?概括他的性格特点?说出一个能体现其主要性格特点的故事标题。(3分)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

人物姓名: ;性格特点:

相关故事标题:

(2)《格列佛游记》充满想像与幻想,请用简洁的文字说说格列佛是如何从大人国里逃出来的?(2分)

(1)智多星——吴用;沉着冷静、足智多谋;智取生辰纲 智取大名府。(3分)

(2)格列佛被女仆装进小木箱带到海边呼吸新鲜空气时,被老鹰当成乌龟叼起来,掉进海里,被经过的船打捞上岸,重返英国。 (2分)

名著阅读。(5分)

①下面是《西游记》中一段交战场面的描写,作战地点在哪里?交战双方各是谁?写出他们的法名。(3分)

九齿钯,降妖杖,二人相敌河岸上。这个是总督大天蓬,那个是谪下卷帘将。昔年曾会在灵霄,今日争持赌猛壮。这一个钯去探爪龙,那一个杖架磨牙象。伸开大四平,钻入迎风戗。这个没头没脸抓,那个无乱无空放。一个是久占流沙界吃人精,一个是秉教迦持修行将。他两个来来往往,战经二十回合,不分胜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下是《水浒传》相对集中笔墨刻画鲁智深的几回,根据基本情节,将4句话的分别填在横线上补全回目。(2分)

第五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第六回………………………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第七回………………………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A.花和尚倒拔垂杨柳B.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C.鲁智深大闹野猪林D.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4、①流沙河,   悟能和悟净

   ②第五回:D   第六回:B   第七回:A  第八回:C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剧《屈原》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所著。我们学的《雷 电颂》就选自其中。 B:《我的叔叔于勒》《福楼拜家的星期天》都是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作品,他是法 国人。《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C:《格列佛佛游记》是美国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作品。这部作品 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奇异的想象和辛辣的讽刺。 D:祥子起初拉车时,靠租赁的破车练了两天腿,第一天没拉着什么钱,第二天生意 不错。可是躺了两天,他的脚脖子肿得像两条瓠子似的。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在《水浒》中,绰号“智多星”的人是 。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遇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

(2)《伊索寓言》是一部 。动物寓言部分广泛采用 手法。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每空1分,共4分)

  (1)吴用    智取生辰纲 

  (2)寓言故事集   拟人

名著导读。(2分)

傅雷先生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也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他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汇编在《 》,他教导儿子做一个 的艺术家。

《傅雷家书》;德艺俱备、人格卓越。

名着阅读(3分)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着,它是一部 史书。其中《唐雎不辱使命》记叙的是强国与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情况。强大的秦国企图用“ ”的骗局获取弱小的安陵的国土,唐雎在于秦王的交锋中毫不示弱,以“ ”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战胜秦国。

 

  国别体   “易地” (或“以五百里易安陵”)   “士之怒”

  评分:共3分,每空1分

名着阅读。(3分)

  《论语》是 家的经典着作之一,首创 体。《论语》中多记录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诫我们要尊重他人意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说求知要实事求是;沿用至今的成语 既强调了在学习方面不断温习的重要,也阐明回忆过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现在的道理……

 

儒  语录 温故知新(本题共3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下列对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在他们那里最高的树木大约有七英尺,我指的是皇家大公园里的那几棵,我举起攒着的拳头刚好够得着树顶。”这段文字出自《鲁滨孙漂流记》,描写的是鲁滨孙漂流到小人国所见到的情景。 B:“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持铁禅杖来救林冲的好汉便是《水浒》中的鲁智深。 C:“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这诗句出自冰心的《繁星 春水》,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优美,热情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也溢满童真。 D:“行者道:‘尊府牛魔王,当初曾与老孙结义,乃七兄弟之亲。……’罗刹道:‘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子?’”这里说的是孙悟空一借芭蕉扇的故事,罗刹的儿子是火云洞红孩儿。

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们做甚么闹?”那挑酒的汉子道:“我自挑这个酒过冈子村里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要问我买些吃,我又不曾卖与他,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__,你道好笑么?说出这般话来!”那七个客人说道:“呸!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我们正想酒来解渴,既是他疑心,且卖一桶与我们吃。”那挑酒的道:“不卖!不卖!”这七个客人道:“你这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要紧?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舀吃。”那七人道:“你这汉子忒认真!便说了一声,打甚么要紧?我们自有瓢在这里。”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无一时,一桶酒都吃尽了。七个客人道:“正不曾问你多少价钱?”那汉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 七个客人道:“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那汉道:“饶不得,做定的价钱!”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去,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

19、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众好汉互相配合、共同行动的过程。(4分)

劝解→ →喝酒→ →争执→ →夺瓢→

20、“你这汉子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中加点的字“也”是针对什么而言的?(2分)

21、瓢在情节发展中作用很大,但卖酒人却无碗瓢之类,似乎不合常理,上文哪句话对此有必要的交代?(2分)

22、七位客人喝酒前为什么不讲好价钱?作者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处?(2分)


19.买酒   付钱    抢酒   下药 20.针对杨志怀疑贩枣人为歹人而言的。

21.我自挑这个酒过冈子村里卖。

22.为下文再讨一瓢酒吃,引起争端,趁机下药埋下伏笔。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