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边文字,读后答题。 (4分)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 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以上文字出自中国古典章回小说《 》,作者是 ,文中的主人公是: ,其性格特征: 。
《水浒传》 施耐庵 鲁智深 性格:仗义 粗中有细
阅读名著。(3分)
(1)“仁厚__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中的“她”出自 (填作者)写的散文集《 》中的“长妈妈”。(1分)
(2)结合课文说说“她”是个怎样的人?一句话简要评价这部作品。(2分)
略
名著阅读:(4分)
……A.恐有他变,不敢下马,用青龙刀尖挑锦袍披于身上,勒马回头称谢曰:“蒙丞相赐袍,异日更得相会。”遂下桥望北而去。许褚曰:“此人无礼太甚,何不擒之?”操曰:“彼一人一骑,吾数十余人,安得不疑?吾言既出,不可追也。”曹操自引众将回城,于路叹想不已。……
此段文字出自 ,请写出文中A.是 ,文段所涉及的故事是
[4a89fabf2c8a1875.gif]
名著阅读(4分)
《 》、《 》是冰心在( )(国籍)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诗集,以“爱的哲学”为主题,她认为( )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例如: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
《繁星》、《春水》、印度 、母爱
文学常识填空。(3分)
(1)“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首哲理小诗选自诗集《 》,整首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这句话中的“我”是 (填人名)。
(1)《繁星·春水》(或《繁星》) 比喻 (2)玛丽居里(居里夫人)(每空1分)
名著阅读。(3分)
⑴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任选两幅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2分)
①捕鸟 ②旧时孩子们常玩的“吹嘟嘟” ③活无常
选择 和 ,篇名分别是《 》和《 》。
⑵下面一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请写出加点的代词指代的人物。
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__,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乘了航船进城来。
(1)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五猖会 ③无常 (2) 范爱农
名著阅读。(3分)
那穿红衣的锣夫,与拿着绸旗的催押执事,几乎把所有的村话都向他骂去:“孙子!我说你呢,骆驼……”他似乎没有听见。打锣的过去给了他一锣锤,他翻了翻眼,朦胧地向四外看下,没管打锣的说了什么,他留神地在地上找,看有没有值得拾起来的烟头儿。
①文段中的“他”是____________。
②下面选项中与“他”有关的两个细节是 ( )( )
A.他掏出一本谈话手册,用一般耳聋者惯有的尖锐的声音,让人家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B.立冬前后,他又喝醉。一进屋门,两个儿子——一个十三,一个十一岁——就想往外躲。
C.他回到故乡后,又受到轻蔑、排斥、__,几乎无地自容。现在是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
D.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他的脸。
[d8343ca1e5edf4d6.gif]
名著阅读 (2分)
“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孩,卧在宇宙的摇篮里。”出自作品 ,这两句反映的主题内容是 。
《繁星》
人类来自于自然,归于自然,人与自然应是和谐统一的,只有人类融
于自然才能怎整的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风采。
文学阅读(4分)
(1)那穿红衣的锣夫,与拿着绸旗的催押执事,几乎把所有的村话都向他骂去:“孙子!我说你呢,骆驼……”他似乎没有听见。打锣的过去给了他一锣锤,他翻了翻眼,朦胧地向四外看下,没管打锣的说了什么,他留神地在地上找,看有没有值得拾起来的烟头儿。
①文段中的“他”是____________。(1分)
②下面选项中与“他”有关的两个细节是 ( )( )(1分)
A.他掏出一本谈话手册,用一般耳聋者惯有的尖锐的声音,让人家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B.立冬前后,他又喝醉。一进屋门,两个儿子——一个十三,一个十一岁——就想往外躲。
C.他回到故乡后,又受到轻蔑、排斥、__,几乎无地自容。现在是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
D.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他的脸。
(2)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这段文字出自 (作品),其中的“我”是 。(2分)
[6482c558a855cb68.gif]
根据你对名著的阅读体验,在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内容。(4分)
作 品 | “你”是谁? | 人物描写 | 人物评点 |
(1) | (2) | 要是你看我的信,总觉得有教训意味,仿佛父亲老做牧师似的;或者我的一套言论,你从小听得太熟,耳朵起了茧;那末希望你从感情出发,体会我的苦心。 | 语段中的“我”性格特点:循循善诱、关怀备至、平等相待。 |
《水浒》 | (3) | “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 | (4)“洒家”性格特点: |
(1)《傅雷家书》 (2)傅聪 (3)林冲
(4)重情重义,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粗中有细(性格特点写出1个即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