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智取生辰纲》一节,写了杨志押送生辰纲, ① 、吴用等劫取生辰纲,他们在 ② 相遇时斗智斗勇的故事。其中,杨志的 ③ 性格特点得以充分体现,最终导致押送失败。
①晁盖(或:刘唐、白胜、公孙胜、三阮) ②黄泥冈 ③粗暴蛮横(或:急功近利/自以为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醉翁亭记》以“醉”“乐”二字提挈全篇,表达了作者与民间同乐的思想。 B:《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构思精巧、情景交融又富有哲理的散文,题目中“瀑布”一词,用比喻手法既描写出紫藤盛开的壮观,又暗示生命长河的伟大。 C:奥楚蔑洛夫是苏联作家契诃夫所著《变色龙》中的主人公,这篇小说紧扣“变”字,刻画了沙皇忠实走狗的丑恶嘴脸,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__腐朽。 D: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 B:《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C:《紫藤萝瀑布》和《海燕》都是状物抒情的散文,都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怀。 D:《汤姆索亚历险记》《竞选州长》的作者都是美国的马克?吐温,《松鼠》《最后一课》的作者分别是法国的布丰、都德。
选出说法有错的一项()
A:《史记》的作者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 B:《陋室铭》中“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竹”指奏乐的声音。 C:《故乡》《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D:茅盾的《白杨礼赞》和高尔基的《海燕》都运用了象征手法。
名著阅读。 (6分)
(1)根据《水浒》的叙述,梁山好汉议事的大厅,原来称“ ”,宋江任寨主后改为“ ”。
(2)高尔基的《童年》用第 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主人公在父亲去世后寄住在
家中的生活历。
(3)《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_______为生。虎妞是样子的妻子,也是车厂主 的女儿。
(1)聚义厅 ; 忠义堂
(2)一 ; 外祖父(或“外祖母”)
(3)拉车; 刘四(刘四爷) (共6分,每空1分)
阅读下面名著中的两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甲】睡不着,他真想偷偷的起来,到曹宅再看看。反正事情是吹了,院中又没有人,何不去拿几件东西呢?自己那么不容易省下的几个钱,被人抢去,为曹宅的事而被人抢去,为什么不可以去偷些东西呢。为曹宅的事丢了钱,再由曹宅给赔上,不是正合适么?这么一想,他的眼亮起来,顿时忘记了冷;走哇!那么不容易得到的钱,丢了,再这么容易得回来,走!
已经坐起来,又急忙的躺下去,好象老程看着他呢!心中跳了起来。不,不能当贼,不能!刚才为自己脱干净,没去做到曹先生所嘱咐的,已经对不起人;怎能再去偷他呢?不能去!穷死,不偷!
【乙】幸福是多方面的。我也是很幸福的。(A.)产生了无比惊人的快乐,而且我感觉出自己的手也在为我们大家共同建造的美丽楼房——砌着砖块,这样,我个人的悲痛便被排除了。
(1)【甲】文中的“他”是 ▲ (人名),“为曹宅的事丢了钱”指的是 ▲ 一事,从“他”前后的心理变化来看,“他”是一个 ▲ (性格特点)的人。(3分)
(2)【乙】段中的“我”是 ▲ (人名),文中“A.”指 ▲ (事情)。(2分)
(5分)
(1)(3分)祥子 (第二次)买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 善良、朴实、有志气(2)(2分)保尔.柯察金 创作
阅读下面两个选段,完成相关题目。(12分)
(一)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pú sà ……。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二)“那时的《二十四孝图》,早已不知去向了,目下所有的只是一本日本小田海儇所画的本子,叙事云:‘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著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常取水上堂,诈跌仆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大约旧本也差不多,而招我反感的便是‘诈跌’。无论忤逆,无论孝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这是凡有稍稍留心儿童心理的都知道的。”
(1)以上的两段文字均选自鲁迅的回忆性 ▲ 集《 ▲ 》。(2分)
(2)写出选段(一)的篇名《 ▲ 》,阿妈“懂得许多规矩”,“我”对这些规矩的态度所持的态度是: ▲ 。 (3分)
(3)文段详写阿妈教我说恭喜的话和吃福橘的情节,表现了她怎样的特点?(4分)
▲ 。
(4)写出选段(二)中的故事的名称: ▲ ,作者对这个故事态度是怎样的?(3分)
▲
第四部分(60分)
(1)散文、《朝花夕拾》
(2)《阿长与山海经》(1分) 不耐烦(2分)
(3)表现阿长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2分)同时反映了阿长守旧的、迷信的一面。(2分)
(4)老莱娱亲(1分),鲁迅认为这位70岁的老莱假装跌倒地上、逗人发笑,十分的矫揉造作,不近人情。是将“肉麻当作有趣”,对此十分反感。 (2分)
名著阅读(15分) 18.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西游记》中铁扇公主之所以不借芭蕉扇给孙悟空,是因为孙悟空收服了牛魔王,她怀恨在心。 B:《童年》中对阿廖沙影响最大的人是外祖母,她经常给阿廖沙讲一些怜悯弱者、歌颂光明的民间故事。 C:《水浒传》中,武松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是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D:《骆驼祥子》塑造了一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大胆泼辣而有些心理扭曲的虎妞。
面对“生辰纲”这笔巨大的财宝,负责押送的A.,一路费尽心思,力求“生辰纲”不失;而B.巧设妙计,众好汉志在必得。这场英雄与英雄之间的斗智斗谋,最终结果如何呢?A.是谁?B.是谁?请概括其性格特点。(4分)
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吴用智取了生辰纲。
A:杨志 B:智多星吴用
杨志:精明能干 ,小心谨慎;粗暴蛮横,急功近利。
吴用:沉着冷静,足智多谋
鲁迅评价《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下面这段文字写的是唐僧取经途中的什么磨难?你从这段文字中读出了什么“人情世故”?(4分)
这妖精是牛魔王的儿子,我与他父亲相识,若论将起来,还是他老叔哩,他怎敢害我师父?我们趁早去来。
“磨难”:唐僧被红孩儿捉走(1分);“人情世故”:利用和牛魔王的关系救师傅(若答:孙悟空遇到问题时想到与牛魔王是结拜兄弟的关系给1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