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后的 把儒家思想发扬光大。其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充分地表达了以民为本的思想。他还强调“义”的重要性,在文章《 》中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影响了一代代的中国人。他的文章观点精辟,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论证严密。论证严密的特点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体现为 。(从论证方法、论证思路、语言特点等角度任选一个简析即可)
孟子 鱼我所欲也
答案示例:列举了舜、傅说等人的一系列名人事例来证明中心论点,论据确凿且有代表性,增强了说服力。
(共3分。每空1分)
《孟子》是 经典之一。书中记载了 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其中《鱼我所欲也》提出了 的主张。
儒家 战国 舍生取义
评分说明: 共3分,每空1分,如果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战国策》是一部 ① 体史书,主要记录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由汉代 ② 根据战国史书编校整理成书,《战国策》善于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这一特点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表现为 ③ 的描写。
答案:国别 刘向 邹忌与齐王对话
评分:本题3分。每空1分。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 ① 所写的唯一一部 ② 集。《朝花夕拾》善于选取富有个性的细节表现人物性格,如《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添改作者的讲义、 ③ 等细节,表现了藤野先生严谨、正直、热诚的思想性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①鲁迅 ②散文(或“回忆散文”)
③示例一:纠正作者的解剖图 示例二:关注作者的解剖实习
(共3分。每空1分)
《孟子》是 ① 家经典之一,它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他认为在“生”与“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当“ ②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在《 ③ 》一文中,他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地论证了“困境造就人才,多难才能兴邦”的道理。
答案:①儒 ②舍生取义 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共3分。每空1分,有错字该空不得分)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其中,一些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欢乐生活,如《 ① 》中,对冬天里 ② 活动的回忆;还有一些作品,如《藤野先生》,在颇具讽刺意味的描写中,表达作者对 ③ 的厌恶与嘲讽。
答案: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捕鸟 ③清国留学生
(共3分。每空1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① ,收集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305首诗。《蒹葭》是其中的一篇。诗中创设一个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为特征的
② (季节)凌晨的景色,在这个情境中主人公浮想联翩、幻觉迭现,呈现了交错、反复的心路历程,表达了对爱情的真诚和执著。三章的起始两句都采用了 ③ 的艺术手法,起到了使主人公触景生情和平衡结构的作用。
答案:诗歌总集 深秋(秋) 兴(起兴) (共3分。共3空,每空1分)
《水浒传》塑造了梁山 ① 个英雄形象,其中只有三个女性英雄,一丈青扈三娘的丈夫是个子不高的梁山好汉,名叫(姓名或绰号) ② ,母大虫顾大嫂和母夜叉孙二娘都是用(职业) ③ 身份为掩护,给梁山打探情报。
3分)①108 ②矮脚虎王英(只写绰号或姓名均可) ③开酒店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邹(现在山东郓城市)人, ① 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著,是中国 ② 典籍中的一部。其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篇提出了于国于民都要有 ③意识的观点。
答案:①战国 ②儒家 ③忧患
《战国策》是 ① (朝代)刘向根据战国史料整理编辑的一部 ② 体史书,记载了东周、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战国策》长于说事,善于铺陈人物语言,其中《邹忌讽齐王纳谏》生动地记叙了邹忌借自己与 ③ (人物)比美来讽谏齐王除弊兴利的故事。
答案:①西汉(汉代) ②国别 ③徐公(共3分。共3空,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