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节选)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15.上文是《西游记》第27回的节选,该节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叫做:

(2分)

16.根据文段中对话描写,概括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特点。(4分)

①孙悟空性格特点是:

②唐僧性格特点是:

15、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打白骨精)16、①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机智、勇敢。②唐僧不辨妖魔,不辨是非,耳根子软(立场不坚定)(说明:“不辨妖魔”和“不辨是非”答其一即可)

文段一: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文段二: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的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恶毒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

14.文段一中的“他”指的是 ,这两段文字均出自老舍的长篇小说《 》。(2分)

15.文段二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3分)

14、祥子  《骆驼祥子》  15、环境描写(或景物描写)  烘托祥子在烈日下拉车的艰辛

名著阅读。填空(2分)

1、《水浒传》的作者 ,主要人物有及时雨____________(写出人名)。

2、你知道《水浒传》中鲁提辖在解救了金氏父女之后又在野猪林解救了 你还能概括一个与被解救之人有关的故事情节的名称吗?故事情节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施耐庵,宋江 2. 被解救的人:林冲(豹子头林冲、林教头);故事情节的名称:误入白虎节堂、风雪山神庙、守护草料场、被逼上梁山、火并王伦、活捉扈三娘。等等。(任写一个即可) (4分)略

名著阅读(3分)。

(1)“幸福的花枝,在命运的神的手里,寻觅着要付出完全的人”这首小诗出自文学名著《 》一书。它是我国著名作家 的作品,在印度诗人泰戈尔《 (作品名)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 ”收集在一个集子里。(2分)

(2)这部书中有很多颂扬母爱与童真的诗句,请写出你积累的一句名句。(1分)

            繁星  冰心   飞鸟集   零碎的思想   (2)略

名著阅读(2分)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 》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 ”收集在一个集子里。

《飞鸟集》、零碎的思想

名著阅读。(2分)

《二十四孝图》选自《 》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记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 ”等孝道故事,

得分

评卷人

二、综合性学习(5小题,共6分)

(2分)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郭巨埋儿”

诗句“百步穿杨比李广,一绳悬柳陪宋江”写的是名著《▲》中的(人名)。(2分)

(2分)《水浒(传)》 花荣(各1分,字错不给分)

名著阅读。(共4分)

(1)《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 《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这些诗里集中体现了 、童真、自然三大主题。(2分)

(2)《伊索寓言》中有不少故事是借动物形象来嘲讽人类缺点的,《蚯蚓和狐狸》嘲笑

;《蚂蚁和蝉》讽刺了 。(2分)

名著阅读。(共4分)

(1)泰戈尔(1 分);母爱 (1分)。

(2)吹牛皮说大话的人(1分)  好逸恶劳的人。(1分)

名著阅读(3分)

忠诚信义,劫富济贫等,是《水浒》中英雄们的理想。为此,(人名)为救林冲之困,大闹野猪林;吴用、阮小二等人黄泥冈(事件);英雄们把梁山泊议事之地命名为“”(地名)。

①鲁智深  ②智取生辰纲  ③聚义厅(忠义堂)  每空1分,共3分。

名著阅读(4分)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是汉代①  在原《国策》《短书》《长书》等基础上整理改编而成。主要记录了②  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这些谋臣策士往往采取巧妙的劝谏方法,让君王采纳建议,有所建树。其中,《邹忌讽齐王纳谏》就写了③     的故事。

名著阅读(4分)

  ①刘向(1分) ②战国(1分) ③邹忌用讽喻的方法规劝齐威王,(1分)齐威王纳谏,修明政治,使齐国强盛的故事。(1分)

  (有错字、别字不得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