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有关文学常识和文章内容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西游记》中,唐僧先后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在鹰愁涧收了白龙马,在高老庄收了猪八戒,在流沙河收了沙和尚。师徒历尽磨难,取得真经。 B: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有些故事还前有序幕,后有尾声。《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中举发疯就是小说的尾声部分。 C:《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散文,《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文学家莫泊桑的小说。 D: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表现了他童年生活的情趣,也表达了他对老师寿镜吾老先生的不满。

名著阅读(3分)

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欲将林冲打死。正在这时,林中突然飞出一条禅杖,将水火棍一隔,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

上面文段节选自元末明初人 所著《水浒传》,它描述的是一段耳熟能详的故事:    。文中的“胖大和尚”是指鲁智深。从文段可看出,他最主要的一个性格特点是   

(3分)施耐庵; 花和尚大闹野猪林(“鲁智深大闹野猪林”也对); “重友情,讲义气”或“侠肝义胆”(说明:答案不含“仗义”意不得分)

名著知识积累:(4分)

中国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欢的是<<________________>>,喜欢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略。

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瑜以被蒙头而卧。肃曰:“都督病势若何?”周瑜曰:“心腹搅痛,时复昏迷。”肃曰:“曾服何药饵?”瑜曰:“心中呕逆,药不能下。”肃曰:“适来去望孔明,言能医都督之病。现在帐外,烦来医治,何如?”瑜命请入,教左右扶起,坐于床上。孔明曰:“连日不晤君颜,何期贵体不安!”瑜曰:“人有旦夕祸福,岂能自保?”孔明笑曰:“天有不测风云,人又岂能料乎?”瑜闻失色,乃作呻吟之声。孔明曰:“都督心中似觉烦积否?”瑜曰:“然,”孔明曰:“必须用凉药以解之。”瑜曰:“已服凉药,全然无效。”孔明曰:“须先理其气;气若顺,则呼吸之间,自然痊可。”瑜料孔明必知其意,乃以言挑之曰:“欲得顺气,当服何药?”孔明笑曰:“亮有一方,便教都督气顺。”瑜曰:“愿先生赐教。”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写毕,递与周瑜曰:“此都督病源也。”瑜见了大惊,暗思:“孔明真神人也!早已知我心事!只索以实情告之。”乃笑曰:“先生已知我病源,将用何药治之?事在危急,望即赐教。”

24、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人名)。(1分)

25、当孔明笑说“天有不测风云,人又岂能料乎?”时,周瑜为何“闻之失色”?(2分)

26、从“隆中决策”到“星落秋风五丈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诸葛亮早已成为忠诚和智慧的化身。结合选文具体情节,说说诸葛亮留给你怎样的印象。(2分)

24.三国演义罗贯中(共1分,每空0.5 分)

25.周瑜因无东风助阵而心情郁闷,并非真正有病,而是得了心病。这早已被孔明看

透,因此当他说了“不测风云”时,正好点明了周瑜心病之因,于是“闻之失色”。(意

思对即可)(共2 分)

26.从孔明提出治病“须理气”可以看出他足智多谋,对周瑜的心病早已熟知;从孔明两

处“笑曰”体现出他胸有成竹、富有智谋、豁达乐观。(围绕一个方面答即可)(共2分)

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关公横刀前进,行至初更以后,约走二十余里,只见山凹处,金鼓齐鸣,喊声大震,一彪军到,为首大将朱然,骤马挺枪叫曰:“云长休走!趁早投降,免得一死!”公大怒,拍马轮刀来战。朱然便走,公乘势追杀。一棒鼓响,四下伏兵皆起。公不敢战,望临沮小路而走,朱然率兵掩杀。关公所随之兵,渐渐稀少。走不得四五里,前面喊声又震,火光大起,潘璋骤马舞刀杀来。公大怒,轮刀相迎,只三合,潘璋败走。公不敢恋战,急望山路而走。背后关平赶来,报说赵累已死于乱军中。关公不胜悲惶,遂令关平断后,公自在前开路,随行止剩得十余人。行至决石,两下是山,山边皆芦苇败草,树木丛杂。时已五更将尽。正走之间,一声喊起,两下伏兵尽出,长钩套索,一齐并举,先把关公坐下马绊倒。关公翻身落马,被潘璋部将马忠所获。关平知父被擒,火速来救;背后潘璋、朱然率兵齐至,把关平四下围住。平孤身独战,力尽亦被执。

少时,马忠簇拥关公至前。权曰:“孤久慕将军盛德,欲结秦晋之好,何相弃耶?公平昔自以为天下无敌,今日何由被吾所擒?将军今日还服孙权否?”关公厉声骂曰:“碧眼小儿,紫髯鼠辈!吾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与汝叛汉之贼为伍耶!我今误中奸计,有死而已,何必多言!”

24、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人名)。(1分)

25、关羽被俘后,孙权曰:“孤久慕将军盛德,欲结秦晋之好,何相弃耶?”这里提到的“欲结秦晋之好”是指什么?(2分)

26、关羽以其“过五关、斩六将”等驰骋疆场之勇气,拼得了“五虎将”第一位。最后,却落得败走麦城身手异处的命运从其败走麦城可以看出关羽性格中的那些弱点?(2分)

24.三国演义罗贯中(共1分,每空0.5 分)

25.孙权为与蜀汉结盟,向关羽提亲,想让儿子娶关羽之女,遭到关羽大骂拒绝。(意

思对即可)(共2分)

26.充分说明了他狂傲轻敌、逞强好胜、刚愎自用、轻视属下的性格特点。(共2 分)

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张飞杀到巴郡城下,后军已自入城。张飞叫休杀百姓,出榜安民。群刀手把严颜推至。飞坐于厅上,严颜不肯下跪。飞怒目咬牙大叱曰:“大将到此,何为不降,而敢拒敌?”严颜全无惧色,回叱飞曰:“汝等无义,侵我州郡!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飞大怒,喝左右斩来。严颜喝曰:“贼匹夫!砍头便砍,何怒也?”张飞见严颜声音雄壮,面不改色,乃回嗔作喜,下阶喝退左右,亲解其缚,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低头便拜曰:“适来言语冒渎,幸勿见责。吾素知老将军乃豪杰之士也。”严颜感其恩义,乃降。后人有诗赞严颜曰:“白发居西蜀,清名震大邦。忠心如皎月,浩气卷长江。宁可断头死,安能屈膝降?巴州年老将,天下更无双。”又有赞张飞诗曰:“生获严颜勇绝伦,惟凭义气服军民。至今庙貌留巴蜀,社酒鸡豚日日春。”张飞请问入川之计。严颜曰:“败军之将,荷蒙厚恩,无可以报,愿施犬马之劳,不须张弓只箭,径取成都。”正是:只因一将倾心后,致使连城唾手降。

24、选文出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作者是 (朝代)小说家 (人名)。(1分)

25、阅读选文说说张飞对严颜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26、在《三国演义》中,张飞几乎成了性格暴躁的代名词。然而在选文中,我们却看到了张飞的另一面。请结合张飞对严颜态度的变化及顺利入川的结果,分析其性格特点(2分)

24.元末明初,罗贯中(共1 分,每空0.5 分)

25.在选文中,张飞的态度从愤怒到喜悦,从叱责到尊敬。变化的原因是严颜的刚毅

不屈。(共2分,态度原因各1 分)

26.张飞对严颜态度的变化,说明他赏识英雄,他因义释严颜而顺利入川足见其有勇

有谋,粗中有细。(共2分,态度变化方面分析1分,顺利入川方面分析1 分)

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当日玄德自与简雍、糜竺、糜芳同行。正行间,忽然一阵狂风就马前刮起,尘土冲天,平遮红日。玄德惊曰:“此何兆也?”简雍颇明阴阳,袖占一课,失惊曰:“此大凶之兆也,应在今夜。主公可速弃百姓而走。”玄德曰:“百姓从新野相随至此,吾安忍弃之?”雍曰:“主公若恋而不弃,祸不远矣。”玄德问:“前面是何处?”左右答曰:“前面是当阳县,有座山名为景山。”玄德便叫就此山扎住。

时秋末冬初,凉风透骨;黄昏将近,哭声遍野。至四更时分,只听得西北喊声震地而来。玄德大惊,急上马引本部精兵二千余人迎敌。曹兵掩至,势不可当。玄德死战。正在危迫之际,幸得张飞引军至,杀开一条血路,救玄德望东而走。文聘当先拦住,玄德骂曰:“背主之贼,尚有何面目见人!”文聘羞愧满面,引兵自投东北去了。张飞保着玄德,且战且走。奔至天明,闻喊声渐渐远去,玄德方才歇马。看手下随行人,止有百余骑;百姓老小并糜竺、糜芳、简雍、赵云等一干人,皆不知下落。玄德大哭曰:“十数万生灵,皆因恋我,遭此大难,诸将及老小,皆不知存亡:虽土木之人,宁不悲乎!”

24、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人名)。(1分)

25、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情节,并说说在面对敌兵大举攻来时,刘备为何不肯弃百姓先行?(2分)

26、从选文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刘备?请结合选文进行简要分析。(2分)

24.三国演义,罗贯中(共1 分,每空0.5 分)

25.“百姓从新野相随至此,吾安忍弃之?”(共2 分)

26.两个角度均可:1.敌人来攻,刘备不肯弃百姓先行;百姓遭难,刘备大哭不已。可

见刘备有爱民之心,对百姓的遭难痛心不已。2.这一行为,是刘备笼络民心的表

现,正是通过这一情节,刘备获得了百姓的拥戴,从此势力大振。(共2 分,结合选

文1 分,分析人物1 分)

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怎么却不说我?”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 行者道:“怎么说?”八戒道:“我说:‘妖精,你不要无礼,莫害我师父!我还有个大师兄,叫做孙行者。他神通广大,善能降妖。他来时教你死无葬身之地!’ 那怪闻言,越加忿怒,骂道:‘是个甚么孙行者,我可怕他?他若来,我剥了他皮,抽了他筋,啃了他骨,吃了他心!饶他猴子瘦,我也把他剁碎着油烹!’”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是那个敢这等骂我!”八戒道:“哥哥息怒,是那黄袍怪这等骂来,我故学与你听也。”行者道:“贤弟,你起来。不是我去不成,既是妖精敢骂我,我就不能不降他,我和你去。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普天的神将看见我,一个个控背躬身,称呼大圣。这妖怪无礼,他敢背前面后骂我!我这去,把他拿住,碎尸万段,以报骂我之仇!报毕,我即回来。”八戒道:“哥哥,正是,你只去拿了妖精,报了你仇,那时来与不来,任从尊意。”

24、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明代小说家 (人名)。(1分)

25、被偏听偏信的师父无端赶走的孙悟空,本是满肚子怨气,无从发泄。为什么八戒几句话就让他决定去救师父?谈谈你的理解。(2分)

26、猪八戒在这部小说中一向给人一种憨厚单纯、好吃懒做、人妖不分的印象。本选文中猪八戒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另一面,请结合选文分析一下选文中猪八戒的形象。(2分)

24.西游记吴承恩(共1 分,每空0.5 分)

25.①孙悟空对师父忠心耿耿,虽身在花果山,但心系取经人,始终惦念着唐僧;②孙

悟空脾气急躁,哪受得别人的辱骂,怒气代替了怨气。(共2 分)

26.猪八戒没有一味地劝说孙悟空回去救师父,而是抓住他冲动易怒的特点,用激将

法激怒孙悟空,使他决定一起去救师父。从中可以看出猪八戒聪明机智、能言善

道的特点。(共2 分)

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他把棍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怪物,叫声“老官儿,往那里去?怎么又走路

又念经?”那妖精错认了定盘星,把孙大圣也当做个等闲的,遂答道:“长老啊,

我老汉祖居此地,一生好善斋僧,看经念佛。命里无儿,止生得一个小女,招了个

女婿。今早送饭下田,想是遭逢虎口。老妻先来找寻,也不见回去。全然不知下落,

老汉特来寻看。果然是伤残他命,也没奈何,将他骸骨收拾回去,安葬茔中。”行

者笑道:“我是个做虎的祖宗,你怎么袖子里笼了个鬼儿来哄我?你瞒了诸人,瞒

不过我。我认得你是个妖精!”那妖精唬得顿口无言。行者掣出棒来,自忖思道:“若

要不打他,显得他倒弄个风儿;若要打他,又怕师父念那话儿咒语。”又思量道:“不

打杀他,他一时间抄空儿把师父捞了去,却不又费心劳力去救他?还打的是!就一棍

子打杀他,师父念起那咒,常言道:‘虎毒不吃儿。’凭着我巧言花语,嘴伶舌便,

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

好大圣,念动咒语,叫当坊土地、本处山神道:“这妖精三番来戏弄我师父,

这一番却要打杀他。你与我在半空中作证,不许走了。”众神听令,谁敢不从,都

在云端里照应。那大圣棍起处,__妖魔,才断绝了灵光。

24、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明代小说家 (人名)。(1分)

25、本文中的“老倌”是什么妖精变化而成的?他口中的“小女”和“老妻”是怎么死的?(2分)

26、文中说“那妖精错认了定盘星,把孙大圣也当做个等闲的。”妖精没有认清孙悟空,招来杀身之祸。结合本选文的内容分析孙悟空的形象。(2分)

24.西游记吴承恩(共1 分,每空0.5 分)

25.那老倌儿是白骨精变化而成的,他口中的“小女”和“老妻”皆为白骨精变化,白骨

精先变成女儿,假装为夫送饭,戏弄唐僧,被孙悟空识破打死。后又变成老妇模样,

假意寻女,又被悟空识破打死。(共2 分)

26.①从孙悟空轻易识破妖精变化,打死妖精,可以看出他火眼金睛、法力高强;②从

他一心打死妖精,可以看出他对师傅忠心耿耿和除恶务尽的精神;③从他让土地

和山神帮忙,不让妖精跑掉,可以看出他虑事周全,机智聪明。(共2 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