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作品人物情节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水浒传》 林冲 倒拔垂杨柳 B:《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 智救“星期五” C:《骆驼祥子》 祥子 拉车北平城 D:《海底两万里》尼摩建造诺第留斯号潜艇

(晁盖)一行人上岸,王伦领着一班头领出关迎接。晁盖等慌忙施礼,王伦答礼道“小可王伦,久闻晁天王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且喜光临草寨。”晁盖道“晁某是个不读书史的人,甚是粗鲁,今日事在藏拙,甘心与头领帐下做一小卒,不弃幸甚。”山寨里宰了两头黄牛、十个羊、五个猪,大吹大擂筵席。晁盖心欢喜,对吴用等六人说道“我们造下这等弥天大罪,哪里去安身!不是这王头领如此错爱,我等皆已失所,此恩不可忘报!”吴用只是冷笑。

次早天明,只见人报道“林教头相访。”七个人慌忙起迎接,邀请林冲入到客馆里面。吴用便动问道“不知谁荐头领上山?”林冲道“柴大官人(柴进)举荐到此。”吴用道“柴大官人名闻寰海,声播天下,教头若非武艺超群,他如何肯荐上山?非是吴用过称,理合王伦让这第一位头领坐。此天下之公论,也不负了柴大官人之书信。”

辰牌已后,三四次人催请。晁盖和众头领却赴席。王伦等都出相接,分宾主坐定。王伦便起身把盏,对晁盖说道“感蒙众豪杰到此聚义,只恨敝山小寨,是一洼之水,如何安得许多真龙?聊备些小薄礼,万望笑留。非是敝山不纳众位豪杰,奈缘只为粮少房稀,恐日后误了足下,众位面皮不好,因此不敢相留。”说言未了,只见林冲双眉剔起,两眼圆睁,坐在交椅上大喝道“你前番我上山时,也推道粮少房稀。今日晁兄与众豪杰到此山寨,你又发出这等言语,是何道理?”吴用便说道“头领息怒。自是我等的不是,倒坏了你山寨情分。请头领息怒,我等自去罢休。”林冲大怒道“量你(王伦)是个落第腐儒,胸又没文学,怎做得山寨之主!”可怜王伦做了多年寨主,今日死在林冲之手。

(以上第十九回)

宋江(对招降钦差太尉宿元景)道“小可水洼,自从王伦上山开创之后,却是晁盖上山,今至宋江,已经数载,附近居民,扰害不浅。” (第八十二回)

(节选自《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17.吴用夸赞林冲武艺超群,应坐第一把交椅,目的是什么?

18.林冲说王伦是“落第腐儒,胸又没文学”,所以不能做山寨之主。林冲的理由为什么不能成立?

19.作为梁山的后者,宋江能够承认王伦对梁山有开创之功,除了他比较实事求是以外,你觉得还有什么原因?(答出1条理由即可)

17.挑拨林冲与王伦的关系。(2分)

18.王伦正因为仕进无途,才落草为寇,(何罪之有)。(1分)梁山非(创作研究)“文学”之地;或落草为寇不需要“文学”;或晁盖也没有“文学”等。(1分)(言之成理即可)

19.宋江不是当事人,因此能相对立,不偏不倚;或可以制衡(约)(或打压)晁盖派势力。(2分)(言之成理即可)

[]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1—3题。

行者笑道:“老人家,茶饭倒不必赐。我问你:铁扇仙在那里住?”老者道:“你问他怎的?”行者道:“适才那卖糕人说,此仙有柄‘芭蕉扇’。求将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你这方布种收割,才得五谷养生。我欲寻他讨来扇息火焰山过去,且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也。”老者道:“固有此说;你们却无礼物,恐那圣贤不肯来也。”三藏道:“他要甚礼物?”老者道:“我这里人家,十年拜求一度。四猪四羊,花红表里,异香时果,鸡鹅美酒,沐浴虔诚,拜到那仙山,请他出洞,至此施为。”行者道:“那山坐落何处?唤甚地名?有几多里数?等我问他要扇子去。”老者道:“那山在西南方,名唤翠云山。山中有一仙洞,名唤芭蕉洞。我这里众信人等去拜仙山,往回要走一月,计有一千四百五六十里。”行者笑道:“不打紧,就去就来。”那老者道:“且住,吃些茶饭,办些干粮,须得两人做伴。那路上没有人家,又多狼虎,非一日可到。莫当耍子。”行者笑道:“不用,不用!我去也!”说一声,忽然不见。那老者慌张道:“爷爷呀!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人也!”

1.选文中孙悟空想借“芭焦扇”的目的是:(1)_________;

(2)_________。(2分)

2.结合选文中的语言描写,分析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4分)

3.联系原著,概述孙悟空三次借调“芭蕉扇”的经过。(4分)

1.【(1)“扇息火焰山过去”(1分)。(2)“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1分)。(亦可用自己的话表述,意思对同样得分。)】

2.【(1)说话和气有礼、尊敬长者(1分):悟空与老者对话,尊称“老人家”(1分)。
(2)自信、乐观、不惧艰险(1分):老者提醒借扇途中充满艰险,悟空说“不打紧”(1分)。
(3)关心民众疾苦(1分):悟空借扇“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1分)。
(4)本领高强,神通广大(1分):老者说“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人也”(1分)。
(本题最多得4分)】

3.【一借芭蕉扇,孙悟空先被铁扇公主扇飞,(1分)后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里,借来假扇;(1分)二借芭蕉扇,孙悟空变成牛魔王得到真扇(1分),又被牛魔王骗回(1分);三借芭蕉扇,孙悟空请来天兵天将,降伏牛魔王(1分),终于借到芭蕉扇(1分)。(本题最多得4分)】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却说常言有云:“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果然这山上有一个妖精,孙大圣去时,惊动那怪。他在云端里,踏着阴风,看见长老坐在地下,就不胜欢喜道:“造化,造化!几年家人都讲东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有人吃他一块肉,长寿长生。真个今日到了。”那妖精上前就要拿他,只见长老左右手下有两员大将护持,不敢拢身。他说两员大将是谁?说是八戒、沙僧。八戒、沙僧虽没甚么大本事,然八戒是天蓬元帅,沙僧是卷帘大将,他的威气尚不曾泄,故不敢拢身。妖精说:“等我且戏他戏,看怎么说。”

好妖精,停下阴风,在那山凹里,摇身一变,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磁瓶儿,从西向东,径奔唐僧——

圣僧歇马在山岩,忽见裙钗女近前。翠袖轻摇笼玉笋,湘裙斜拽显金莲。

汗流粉面花含露,尘拂蛾眉柳带烟。仔细定睛观看处,看看行至到身边。

【乙】那时正是三月尽,天气正热。智深道:“天色热!”叫众人绿槐树下铺了芦席,请那许多泼皮团团坐定。大碗斟酒,大块切肉,叫众人吃得饱了,再取果子吃酒。又吃得正浓,众泼皮道:“这几日见师父演拳,不曾见师父使器械;怎得师父教我们看一看,也好。”智深道:“说得是。”自去房内取出浑铁杖,头尾长五尺,重六十二斤。众人看了,尽皆吃惊,都道:“两臂没水牛大小气力,怎使得动!”智深接过来,飕飕的使动;浑身上下没半点儿参差。众人看了,一齐喝采。

智深正使得活泛,只见墙外一个官人看见,喝采道:“端的使得好!”智深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獭拟背银带;穿一对磕爪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摺叠纸西川扇子;生的豹头环眼,燕领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口里道:“这个师父端的非凡,使得好器械!”众泼皮道:“这位教师喝采,必然是好。”智深问道:“那军官是谁?”

1. 两个选段分别出自哪部作品?其中的人物是谁?(2分)

(1)【甲】段选自名著《 》,其中的妖精是

(2)【乙】段选自名著《 》,其中的“那军官”是

2.【甲】段中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最终的结果又是什么?(4分)

3. 结合选文,比较两本名著在语言方面的异同。(4分)


1.     (1)西游记  白骨精  (2)水浒传  林冲

2.     孙悟空识破了白骨精的诡计,将她变成的美女打死;随后,白骨精又变成老妇人、老翁来迷惑唐僧,但都被孙悟空识破,并被他打死。最后,猪八戒在唐僧面前进谗言,唐僧一怒之下与孙悟空断绝师徒关系,还将他逐走。

3.     两本名著都运用了生活中的口头语言,新鲜而有生命力。如【甲】文中的 “好妖精,停下阴风,在那山凹里,摇身一变,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乙】文中的 “智深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不同之处在于,《西游记》的语言幽默风趣,诙谐活泼,如“汗流粉面花含露,尘拂蛾眉柳带烟。仔细定睛观看处,看看行至到身边。”《水浒传》的语言则明快,洗练,富于表现力,如“大碗斟酒,大块切肉,叫众人吃得饱了,再取果子吃酒。”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遂此众皆恐惧,不敢上前,一个个都捻手矬腰,摇头咬指,战战兢兢,排塞街旁路下,都看唐僧。孙大圣却也弄出丑相开路。沙僧也装掞虎维持。八戒采着马,掬着嘴,摆着耳朵。一行前进,又见那市井上房屋齐整,铺面轩昂,一般有卖盐卖米,酒肆茶房,鼓角楼台通货殖,旗亭候馆挂帘栊。师徒们转湾抹角,忽见有一女官侍立街下,高声叫道:“远来的使客,不可擅入城门。请投馆驿注名上簿,待下官执名奏驾,验引放行。”三藏闻言下马,观看那衙门上有一匾,上书“迎阳驿”三字。长老道:“悟空,那村舍人家传言是实,果有迎阳之驿。” 沙僧笑道:“二哥,你却去照胎泉边照照,看可有双影。”八戒道:“莫弄我! 我自吃了那盏儿落胎泉水,已此打下胎来了,还照他怎的?”三藏回头吩咐道:“悟能,谨言,谨言!”遂上前与那女官作礼。女官引路,请他们都进驿内,正厅坐下,即唤看茶。又见那手下人尽是三绺梳头、两截穿衣之类,你看他拿茶的也笑。

少顷茶罢,女官欠身问曰:“使客何来?”行者道:“我等乃东土大唐王驾下钦差上西天拜佛求经者。我师父便是唐王御弟,号曰唐三藏,我乃他大徒弟孙悟空,这两个是我师弟猪悟能、沙悟净,一行连马五口。随身有通关文牒,乞为照验放行。”那女官执笔写罢,下来叩头道:“老爷恕罪,下官乃迎阳驿驿丞,实不知上邦老爷,知当远接。”拜毕起身,即令管事的安排饮馔,道:“爷爷们宽坐一时,待下官进城启奏我王,倒换关文,打发领给,送老爷们西进。”三藏欣然而坐不题。

【乙】有君子之风和善良举止的我博得了皇帝和满朝大臣的欢心,事实上,军队和人民也都对我有好感,所以我就开始抱有在短期内获得自由的希望。我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来讨好他们。渐渐地,当地人不太担心我对他们会有什么危险了。有时候我躺在地上,让他们五六个人在我的手上跳舞;发展到最后,男孩女孩们都敢跑到我的头发里面来玩捉迷藏了。在听说他们的语言方面,我现在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有一天,皇帝要招待我观看他国内的几种表演。就演出的精妙与宏大而言,他们的表演超过了我所知道的任何一个国家。令我最开心的是绳舞者的表演。他们是在一根长约两英尺,离地面十二英寸高的白色的细绳子上做表演的。这件事我想请读者耐心一点,听我仔仔细细地讲一下。

只有那些正在候补重要官职或希望获得朝廷恩宠的人才来表演这种技艺。从很小的时候起,他们就开始此种技艺的训练。这些人并非都是贵族出身或受过良好的教育。每当有重要官职空缺,不论是原官员过世还是失宠撤职(这是常有的事),就会有五六位候补人员呈请皇帝准许他们给皇帝陛下及朝廷百官表演一次绳上舞蹈;谁跳得最高而又不跌下来,谁就接任这个职位。重臣们也常常奉命表演这一技艺,使皇帝相信他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本领。大家认为,财政大臣佛利姆奈浦在拉直的绳子上跳舞,比全王国任何一位大臣至少要高出一英寸。我曾见他在一块固定在绳子上的木板上面一连翻了好几个跟斗,那绳子只有英国普通的包装线那么粗。如果我没有偏心的话,据我所看,我的朋友内务大臣瑞尔德里沙的本领仅次于财政大臣,其余的官员们则彼此不相上下。

1. 两个选段分别出自哪部作品?其中的地点是哪里?(2分)

(1)【甲】段选自名著《 》,在这一部分,师徒四人到了 国。

(2)【乙】段选自名著《 》,在这一部分,“我”游历到了 国。

2. 结合选文内容,比较两部名著的异同。(4分)

3. 第一部名著中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和第二部名著中“我”这一人物形象,你更喜欢哪个?为什么?请结合原著回答。(4分)


附加题

1.(1)西游记  西梁(女儿) (2)格列佛游记  小人

2. 两部名著都以人物游记为主要内容,都虚构出一些不存在的稀奇古怪的国家,比如【甲】段中的女儿国,【乙】段中的小人国。两部名著都充满了奇特的想象,比如【甲】段中的孙悟空、猪八戒都会变幻,【乙】段中小人国通过在绳子上跳舞的方式来选拔官员。不同之处有:第一部名著用了第三人称,第二部名著用了第一人称;第一部名著用了很多鲜活的口语,读起来轻松幽默,第二部名著的语言则朴素而简练,充满了讽刺意味;第一部名著人物对话较多,第二部名著则比较少。

3. 示例:①我更喜欢孙悟空。因为他敢作敢当、爱憎分明、疾恶如仇、正直无私、行侠仗义、无所畏惧,因为他乐观、聪明、幽默,勇敢机智、顽皮机灵、神通广大,还因为他热爱自由,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__者。②我更喜欢格列佛。因为他敢于冒险,热爱冒险,刚毅勇敢,心地善良,机智聪明,是一个具有质疑精神、酷爱真理、有忍耐力的游者。

名著填空。(2分)

他从破败的农村来到城里以拉洋车为生。有一天他为了多挣两块钱,抱着侥幸心理拉客车出城。不料走到半里路,连人带车被十来个兵捉去。他在兵营里只好每天给大兵们扛行李,挑水烧水喂牲口,汗水从头上一直流到脚后跟,他恨透了那些乱兵。

这个小说情节中的“他”是 (填人名),作为小说主人公的“他”前后发生巨大变化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他初到北京时老实、坚忍;在经历了三起三落后,他又变得 (填性格特点),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旧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

祥子   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  

名著阅读(5分)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晴雯道:“说不得,我挣命罢了。”宝玉忙道:“这如何使得!才好了些,如何做得活。”晴雯道:“不用你蝎蝎螫螫的,我自知道。”一面说,一面坐起来,挽了一挽头发,披了衣裳,只觉头重身轻,满眼金星乱迸,实实撑不住。若不做,又怕宝玉着急,少不得恨命咬牙捱着。便命麝月只帮着拈线。晴雯先拿了一根比一比,笑道:“这虽不很像,若补上,也不很显。”宝玉道:“这就很好,那里又找俄罗斯国的裁缝去。”晴雯先将里子拆开,用茶杯口大的一个竹弓钉牢在背面,再将破口四边用金刀刮的散松松的,然后用针纫了两条,分出经纬,亦如界线之法,先界出地子后,依本衣之纹来回织补。补两针,又看看,织补两针,又端详端详。无奈头晕眼黑,气喘神虚,补不上三五针,伏在枕上歇一会。宝玉在旁,一时又问:“吃些滚水不吃?”一时又命:“歇一歇。”一时又拿一件灰鼠斗篷替他披在背上,一时又命拿个拐枕与他靠着。急的晴雯央道:“小祖宗!你只管睡罢。再熬上半夜,明儿把眼睛抠偻了,怎么处!”宝玉见他着急,只得胡乱睡下,仍睡不着。一时只听自鸣钟已敲了四下,刚刚补完,又用小牙刷慢慢的剔出绒毛来。

24.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清代小说家­­­­­ (人名)。(1分)

25.睛雯是宝玉很有特点的一个丫鬟,结合所选情节,说说你眼中的睛雯。(2分)

26.原著中有这样的情节:晴雯死后,贾宝玉心痛不已,为她作《芙蓉女儿诔》。选文中宝玉忙道:“这如何使得!才好了些,如何做得活。”这些相关情节表现了宝玉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24.红楼梦  曹雪芹(共1分,每空0.5分)

25.围绕“聪明,能干,心灵手巧”来分析。(共2分,结合情节1分,性格1分,能答出“对宝玉尽心尽力,有献身精神”也可)

26.围绕“不重男轻女,心地善良,不以主子自居,富有同情心”来答。(2分)

下列都是名著中家喻户晓的故事,请同学们任选一个概括故事情节(120字左右)。(7分)

(1)鲁滨逊制陶器 (2)鲁滨逊造独木舟 (3)大闹野猪林 (4)风雪山神庙

(7分)答案示例(1):出于生活的需要,鲁滨逊着手制造陶器。刚开始,有的由于陶土太软没有做完,有的由于温度太高而爆裂。两个多月之后,终于做成两个大瓦器,但还是没做出可以装流质、经得起火煮的泥锅。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有的破泥制器皿被烧得像石头一样硬,于是鲁滨逊开始研究烧陶的火力,最后烧成三个瓦锅,两个瓦罐,其中一个罐子正是他最需要的。

答案示例(2):鲁滨逊砍倒一棵大树,花了22天用斧子去掉了根部和枝杈,花了一个月做成船底的样子,又花了三个月用槌子和凿子把树的内部挖空,终于做成了一只独木舟。小舟离水边有100码,他只得把通向水边原是向上斜的土坡掘成向下斜的土坡,突然发现要挪动小舟,还要挖一条运河来引水,但这要花他10或12年的时间,最后他只好不甘愿地放弃了此项计划。

答案示例(3):林冲被高俅陷害获罪刺配沧州,高俅买通公差要在途中杀害林冲。途经野猪林,两公差把林冲绑在树上,正要下手打死林冲时,埋伏等候在此的鲁智深大喝一声,从松树后跳出,用禅杖隔开水火棍,救下了林冲。然后又一路护送林冲安全到达沧州。

答案示例(4):林冲因被高太尉陷害发配沧州。高太尉派陆虞候等想继续陷害林冲,于是林冲又被调到草料场去看守草料。因下大雪,他外出买酒御寒,回来发现住的草屋被风吹倒而被迫夜宿山神庙,正好听到陆虞候等在山神庙门外议论,准备火烧大军草料场,再嫁祸于林冲。林冲听后义愤填膺,手刃仇人,连夜奔梁山而去。

从《水浒传》中任选一个人物,概述与其相关的某一件故事情节,并根据故事情节对出下联。(宽对即可)(6分)

故事情节: (3分)

上联:嫉恶如仇,悟空三打白骨精。下联: (3分)

【答案】

[ccfba0b77e359a74.jpg]

【解析】

[8db486632a9182c9.jpg]对方位词等等。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完全相同,“两”“一”都是数词,“个”“行”都是量词,“黄鹂”“白鹭”都是名词,而且都是飞禽名,其中“黄”“白”又都表颜色,“鸣”和“上”都是动词,“翠柳”“青天”都是名词,其中“翠”“青”也都用来表示颜色。但中考对联题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词性基本相对即可。3.结构相应。上下两联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水流。”上下两联都是主谓结构,“明月”“清泉”都是主语,“照”“流”都是谓语中心语,“松间”“石上”都是状语。4.节奏相合。节奏是由停顿形成的,上下两联在哪里停顿,有几处停顿都应当吻合。如杭州西湖岳坟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上下两联依次都是两字一顿、两字一顿、三字一顿,节奏完全相合。5.平仄相协。汉语每个字都有声调,古代汉语分平(含阴平、阳平)、上、去、入四声,古人把上、去、入三声归为仄声一类,与平声相对。仄,就是不平的意思。对联要求上下两联之间平仄相协。平仄相协的起码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上举杭州西湖岳坟联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7af4ec42812171ff.jpg]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著阅读。(9分)

把下面A.、B.、C.处略去的人物姓名后绰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3分)

①齐天大圣,混世 A. ,只为芭蕉扇,相逢各逞强。这一个,金箍棒起无情义;那一个,双刃青锋有智量。齐斗勇,咬牙锉齿气昂昂。(选自《西游记》)

②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我曾经面对地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喜爱的人——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我已经认识了你, B. 先生;感到自己非从你这儿被永远拉走不可,真叫我害怕和痛苦。(选自《简·爱》)

③全宅子里,谁也不喜欢这位“ C. ”。大家都用讥笑的口气讲他,那个快乐的军人妻子叫他“石灰鼻子”,彼得伯伯叫他“药剂师”“巫师”,外祖父叫他“妖术师”“危险人物”。(选自《童年》)

A.: B.: C.:

[1be568de2fb0e6e5.jpg]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