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积累——下列对文学作品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西游记》——白骨精三变迷惑猪八戒,孙悟空火眼金睛识妖怪。 B:《水讲传》——武松为帮助施思夺回店铺,快活林醉打蒋门神。 C:《骆驼样子》——拉车跑清华车与人被扣,祥子的理想首次破灭。 D:《格列佛游记》——格列佛乘“羚羊号”出游,帮助小人国抵抗外族人侵。
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美猴王一见,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只道:“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祖师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说个乡贯姓名明白,再拜。”猴王道:“弟子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祖师喝令:“赶出去!他本是个撒诈捣虚之徒,那里修甚么道果!”猴王慌忙磕头不住道:“弟子是老实之言,决无虚诈。”
祖师道:“你既老实,怎么说东胜神洲?那去处到我这里;隔两重大海,—座南赡部洲,如何就得到此?”猴王叩头道:“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
⑴从选段中可以看出什么原因让祖师同意收猴王为徒?(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联系选段后来的情节,说说猴王跟祖师学到了哪两大绝技?什么原因导致猴王离开祖师。
⑴猴王漂洋过海,登界游方,在十数年头,求学的艰辛、心诚和坚毅打动了祖师,因此祖师决定收猴王为徒。(2分) ⑵猴王终于学得了七十二变(1分)与筋斗云两大绝技(1分)。原因是猴王在师兄弟面前炫耀自己所学的技法,博众人欢乐。(1分)
下列谚语哪一项与中国古典四大名着无关( )
A: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 B:红关公、白刘备,无人请自己来。 C:成也萧何,败萧何。 D: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在《水浒》中,李逵是一个性格鲜明的人。请结合“黑旋风斗浪里白条”的故事简述他的性格特征。
(2)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还有以下几个名号。请任选两个,结合具体情节解说得名缘由。
①美猴王 ②弼马温 ③齐天大圣 ④孙行者 ⑤斗战胜佛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示例:“黑旋风”李逵初识宋江,很感激宋江借给他银子,为了让宋江吃上鲜鱼,他自告奋勇去讨鱼,讨不到就抢,和“浪里白条”张顺在岸上打了起来。张顺吃了亏,激他到船上打。李逵不听众人劝阻,结果被张顺按在水里收拾一番。由此可见,李逵是个重义气、脾气暴、率直鲁莽的人。(结合故事情节,2分;写出人物性格,2分。共4分)
(2)①“美猴王”示例:在花果山上,众猴约定,谁敢先进水帘洞,就拜谁为王。结果孙悟空率先进去,又把众猴都带了进去,所以众猴拜他为“美猴王”。②“弼马温”示例:孙悟空从龙宫得了金箍棒,到幽冥界的生死簿上除了名,被龙王和冥王告上天庭。玉帝接受太白金星的建议,招安孙悟空上天,封他官职为“弼马温”,让他管天马。③“齐天大圣”示例:孙悟空因不满在天庭只做弼马温,打出南天门,回到花果山,接受独角鬼王的建}义,自封为“齐天大圣”。④“孙行者”示例:唐僧从五行山下救出孙悟空,听说他已有“孙悟空”的法名,看他的模样像个小头陀,就给他起个混名,称为行者,即“孙行者”。⑤“斗战胜佛”示例:唐僧师徒取经功德圆满,rú lái 佛为他们授职,因孙悟空降妖除怪有功,封他为“斗战胜佛”。(任选两个,写对相关情节、写出得名缘由即可。一个2分,共4分)
瑞典学生对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是这样理解的:“一个中国的和尚去西方探险,他骑着一匹白色的马,带着一位名叫沙僧的仆人,为了打发旅途的寂寞,他还带了一只宠物猴和一头宠物猪上路。该书反映了中国人热衷探险。”你赞同这种理解吗?请谈谈你对《西游记》故事的看法。(不超过50字)(5分)
略
名著阅读(5分)
(1)鲁迅先生分析《西游记》说,书中“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这段话是说《西游记》的作者借神魔隐射现实,妖魔身上也有人性的光辉,神佛身上也有人性的弱点,请你根据示例填空。(2分)
示例:借妖魔表现人性的光辉:美猴王大闹天宫,表现了他不畏权贵、热爱自由的品质。
以神仙表现人性的弱点: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却说那师父驾着白鼋,那消一日,行过了八百里通天河界,干手干脚的登岸。三藏上岸,合手称谢道:“老鼋累你,无物可赠,待我取经回谢你罢。”老鼋道:“不劳师父赐谢。我闻得西天fó zǔ 无灭无生,能知过去未来之事。我在此间,修行了一千三百余年;虽然延寿身轻,会说人话,只是难脱本壳。万望老师父到西天与我问fó zǔ 一声,看我几时得脱本壳,可得一个人身?”三藏响允道:“我问,我问。”那老鼋才淬入水中去了。
上文描写的是唐僧前往西天路上的一段经历。后来,取经归途中他们重逢,老鼋驮着唐僧一行快到通天河东岸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请你简要概述。(3分)
(5分)(1)略(2分)(2) 老鼋把师徒四人以及宝马经书一同淬(沉)入河中(1分)。因为唐僧忘记了曾经对老鼋的承诺,没有替它问fó zǔ ,于是老鼋生气报复。(意对即可)(2分)
名著阅读(4分)
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以下五题选做四题)。
(1)《朝花夕拾》中给“我”买《山海经》的人是___________。
(2)___________却有算计:爬上树,一只手使击子,一只手将锦布直裰的襟儿扯起来,做个兜子等住,他却串枝分叶,敲了三个果,兜在襟中,跳下树,一直前来,径到厨房里去。那八戒笑道:“哥哥,可有么?”
(3)《名人传》的作者是罗曼·罗兰,他是二十世纪享誉国际文坛的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是一位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有“欧洲的良心”之称。他的另外一部长篇小说_ _ _获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4)《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_______(国名)曾用两根特制的圆棍弹琴,国王、王后听了都非常满意。
(5)《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戴宗有道术,绑四个甲马,可日行八百里,他的江湖绰号是________
(1)阿长(长妈妈) (2)孙悟空 (3)《约翰克里斯朵夫》 (4)大人国 (5)神行太保 (5)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水浒传》塑造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的形象。其中豹子头武松武艺高强、勇而有谋;行者林冲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花和尚鲁智深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 B:在家乡养病期间,保尔到烈土墓前凭吊战友,感慨万千,发出了感人至深、振聋发瞆的豪言壮语:“人最可宝贵的是生命……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 C:在《格列佛游记》中,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将现实与幻想熔为一炉,将两者进行对比,用虚实的反差来完善讽刺的艺术效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汤姆·索亚历险记》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伪善的zōng jiāo 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活泼的心灵。
附加题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郝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呜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1、以上文字出自名著《____ ______》,文中父亲逼着“我”背书,“我”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是什么力量让七岁的“我”能一气就把难懂的《鉴略》背完?(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太阳也升得更高了”两句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大意。(4分)
附加题
1、《朝花夕拾》;因为“我”想去看五猖会。表现了“我”想一口气把书全背出来的心理。
2、景物描写;以天气的晴好来反衬“我”被留下背书时内心无言的焦急和不悦。
3、儿时热切盼望去看五猖会的我,被父亲强令背一字也不懂的书。(意近即可)
名著阅读。(3分)
(1)《西游记》一书中,唐僧师徒四人因孙悟空 ▲ (故事情节)被镇元大仙困在万寿山上。
(2)“人生自古谁无死?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荣!”这句名言出自 ▲ (书名)
(3)“亲爱的 ▲ (人物)!多少人赞颂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
(6分)(1)推倒人参果树(2)《红岩》(3)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