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在其回忆录中说:“(苏格拉底)不仅没有像控告他的人所指责的那样败坏青年,还明明地诱导了他的门人中那些有犯罪倾向的人停止了罪行,劝勉他们追求那最光荣最美好的德行,正是借着这种德行,人们才能治国齐家。”在此,色诺芬肯定了苏格拉底()
A:对否定神的地位而作出的贡献 B:为挽救社会道德而付出的努力 C:对古希腊哲学进步而作出的贡献 D:为后世人文主义发展所起的启蒙作用
红宝石的分子式为Al2O3,它是属于()
A:微量Al+3离子致色的他色宝石 B:微量Cr+3离子致色的他色宝石 C:大量Al+3离子致色的自色宝石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
(1)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2)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
(1)用宝石打比方,说明一个人如果有了美好的德行,朴素的外表不仅不会有影响,而
且会使这美好的德行更加可贵。 (2)这里的美是指外表的美丽。这句话用水果打比方,
说明没有丰富的内蕴而只有表面的美丽,是不可能长久的。
名著阅读考查。
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其于人也,则有德者但须形体悦目,不必面貌俊秀,与其貌美,不若气度恢宏。人不尽知:绝色无大德也;一如自然劳碌终日,但求无过,而无力制成上品。因此美男子有才而无壮志,重行而不重德。但亦不尽然。罗马大帝奥古斯都与泰特思,法王腓力四世,英王爱德华四世,古雅典之亚西拜提斯,波斯之伊斯迈帝,皆有宏图壮志而又为当时最美之人也。美不在颜色艳丽而在面目端正,又不尽在面目端正而在举止文雅合度。
上述语段出自__ __的《谈美》。其最重要的成就是在__ __和__ __两个领域的建树。选文说理透彻,且语言优美,阐明了“_ __”的道理。
__培根__ __思想__和__哲学__“__美德比美貌更重要__”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傅雷谈论更多的是艺术与人生,目的是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B:《儒林外史》是我国明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科举制度下形形色色士人的丑恶嘴脸和封建末世衰颓的世风。
C:培根随笔善用比喻,其中很多比喻都成为格言警句。例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知识就是力量”。
D:林冲在高俅的陷害下,先后误入白虎堂,身陷野猪林,但他一直委曲求全。最后因为陆谦火烧草料场,林冲才被逼上梁山。
下列名著情节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水浒》中的打虎英雄,除了行者武松,还有小旋风李逵。李逵在沂岭徒手杀了四虎。 B: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有勇有谋、豁达明理。这是《水浒》中鲁智深的性格特征。 C:培根随笔善用比喻,其中很多比喻都成为格言警句。例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D:《傅雷家书》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傅雷谈论更多的是艺术与人生,目的是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儒林外史》是我国明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科举制度下形形色色士人的丑恶嘴脸和封建末世衰颓的世风。 B:《傅雷家书》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傅雷谈论更多的是艺术与人生,目的是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C:培根随笔善用比喻,其中很多比喻都成为格言警句。例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知识就是力量”。 D:林冲在高俅的陷害下,先后误入白虎堂,身陷野猪林,但他一直委曲求全。最后因为陆谦火烧草料场,林冲才被逼上梁山。
名著阅读(3分)
A.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须要进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换言之,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
B.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C.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其于人也,则有德者但须形体悦目,不必面貌俊秀,与其貌美,不若气度恢宏。
(1)根据所选的内容,依次判断它们选自哪一部名著:(3分)
A.: B: C:
傅雷家书 水浒 培根随笔;
走进名著(每小题2分,共4分)
(1)弗朗西施·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他写有多篇随笔,其中“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出自随笔 ,“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其于人也,则有德者但须形体悦目,不必面貌俊秀,与其貌美,不若气度恢宏。”出自随笔 。
(2)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往林冲脑袋上便劈下去。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喝道……
“生的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高八尺,腰阔十围。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
这两段话选自一部古典小说,其中选段中的“胖大和尚”是 ,从原著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人(性格特点)。
走进名著
(1)《谈读书》 《谈美》
(2)鲁智深(鲁提辖) 侠肝义胆、疾恶如仇而又粗中又细
用正楷或行楷将下面文字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美观、流利。(3分)
德行如宝石,朴素最美;其于人也,则有德者但须形体悦目,不必面貌俊美,与其貌美,不若气度恢宏。
——培根《谈美》
正确、美观、流利3 分,正确、美观2分,正确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