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看云识天气》是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 B:《风筝》这篇散文表现了鲁迅深刻的自省精神和对虐杀者的麻木深切的悲哀。 C:《郭沫若诗两首》为我们描画了令人神往的天上仙境,表达了作者面对现实的__,希望到天上寻找美好社会的愿望。 D:《女娲造人》只是一个神话故事,是人们没有掌握科学知识前对人是怎样产生的一种解释。
下列对课本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风筝》一文是鲁迅先生回忆兄弟之间的一段往事,反映出“我”的宽容;弟弟能自我反省,知错能改,从而表达了同胞之间的手足之情。 B:《塞翁失马》一文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方面的可能,在特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可能变成好事,所以不能将事物看死,而应辩证地看待事物。 C:《春》是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全文一共向我们展示了六幅图,按顺序是:春醒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D:《皇帝的新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它犀利地讽刺了皇帝的自欺欺人以及大臣们的虚伪,还告诉我们应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要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水浒传》中,有两位打虎英雄,在沂岭杀四虎的是 ;在景阳冈打虎的是 。
请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
朱自清在《背影》中详细地描绘了车站送别时父亲去买橘子的背影。这个背影为什么会使“我”难以忘怀?
从父亲的这一背影中“我”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或“我”理解了父亲对“我”的爱)
下面人物与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诸葛亮草船借箭 B:猪八戒大闹天宫 C:吴用智取生辰纲 D:格列佛游小人国
有人认为,《桃花源记》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问话的是渔人;也有人认为问话的是桃源人。你同意哪种看法?请以课文为依据说明理由。
渔人:①这句描述的是渔人与桃源人交谈的一个情景。意思是说,在渔人问起桃源人时,桃源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所以,发问的是渔人。②桃源人当初是为了“避秦时乱”才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的,他们无心也无须打探外面的情况,所以,好奇发问的是渔人。
桃源人:①因桃源人为了“避秦时乱”来到此地已经很久了,所以,既然渔人是从外面来的,所以桃源人也想从渔人那里了解一下外面的情况。②因渔人来自外面,所以,桃源人出于好奇,顺便向渔人发问打听。
《曹刿论战》中,曹刿所认同的“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条件,是指鲁庄公所说的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三条,还是只指第三条。说说你的推理。
①曹刿认为战争取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而取信于民只做好某个方面还不够,而是要做好方方面面,所以,三条都包括。
②曹刿认为战争取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而取信于民的举措中最重要的是“必以情”,所以,特别强调的是第三条
他的灵魂飞翔了二百年,他的文字温暖了数代人的心。
他不仅让他们认识了童话世界的美好和纯真,还让他们共同经历和体验过了童话世界中的现实和理想。尽管生活会让我们流下眼泪,尽管生命中有无可奈何,可是,我们会一直爱她,含泪爱她,直到永远。
正如他所说:“童话是我流浪一生的阿拉丁神灯!”
l.文段中的“他”是指 (国籍)作家 ,“他们”是指 ,“她”是指 。
2.“他的灵魂飞翔了二百年”的意思是说 。
3.从上文看,这里的“阿拉丁神灯”是指 。
4.请你结合“他”的童话故事,谈谈你曾经的“经历”和“体验”。
1.丹麦 安徒生 读者 安徒生童话
2.①说他在用心灵写作,创造的是精神财富。 ②说他贡献很大、影响很久远。
3.(答出两个方面即得满分)①灵魂、精神支柱 ②心灵寄托 ③人生写照
4.(答案略)①作品:安徒生童话
②经历:能结合故事的内容与情节来谈。
③体验:是由作品引发出的思想与感情。
(说明:如例子不是安徒生的作品,但其出处、情节、思想感情相匹配,可酌情给分。)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散文集,请根据你的阅读经验,回答1、2题。
1.该书共辑入10篇文章,外加“小引”和“后记”。其中写到“某友人失学回到故乡,又受到排挤,只能教几个小学生糊口”这一内容是哪篇文章?
2.该书中《父亲的病》和《藤野先生》两篇文章分别写到了“庸医害人”和“国人围观枪杀中国人”,这两个事件先后触发了鲁迅怎样的思想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不超过20字)
1.《范爱农》
2.先想“医学救国”后决定“弃医从文”。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②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这个故事使我们明白了 (成语)的道理。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康肃笑而遣之 大言数主之失(《强项令》)
B.尝射于家圃 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C.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D.睨之,久而不去 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
②
4.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那么你呢?请分别谈谈你如何看待自己及别人的长处。
1.熟能生巧
2.D
3.(1)(老汉)看见他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头。
(2)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
4.评分说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语句通顺即可。
示例:把自己的长处当作一种战胜困难、张扬个性的资源优势,而不是进行宣扬的资本;对别人的长处,应善于取长补短,学为己用,不可嫉妒诋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