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下面语句运用的描写方法及作用。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的理解。明确常见的描写方法:肖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脸色惨白”描写的是神态,作用应结合文章主题分析。

答案:神态描写,形象地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的热爱,对失去祖国的痛苦心情。

选段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钟声宣告最后一课的结束,号声预示着德语要代替法语。钟声、号声的相继传来,使韩麦尔先生眷恋国土的心更为痛楚和悲愤,为下文起了烘托和铺垫作用。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蒹葭》选自《诗经·大雅》,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 B:全诗重章反复,一意化为三叠,具有音乐美,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 C:全诗三章,每章八句,诗的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体现出来。 D:本诗的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心上人路远难寻。结尾却用"伊人"一转,似乎"她"就在面前,这里写的是一种想象。

两首诗的结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塞上听吹笛

高 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明月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答案】高适的《塞上听吹笛》是间接抒情寓情于景,从听到《梅花落》的乐曲想象故乡的梅花四处飘散,一夜之中洒满关山的情景,从而让读者感受到诗中寄寓的思乡的感情;而李诗直接抒情,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望乡”直接点明思乡之情。

[356135f9c014d252.jpg]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 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明月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 ①梅花落:乐曲名。

两首诗都写月夜闻笛,感情基调有何异同?

[04a4a8dbdc1e74e5.jpg]

这两首诗意境相似,都流露出诗人相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10分)

【甲】 田园乐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乙】 田园乐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20b87cc52f3005c6.jpg]

【题文】阅读王维的两首古诗,回答后面小题

【甲】 田园乐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乙】 田园乐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松高貌。 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甲诗在写景上有何特色?乙诗中“夏寒”应如何理解?(5分)

[af5d40cdf9458038.jpg]

用具体形象的语言描绘“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4a37fd7568c2cfe7.jpg]

组内某同学给在外工作的父母写信时,谈到了读书对自己写作的影响。下面是信的部分内容,请你读后完成①~③题。(6分)

你们一直喜欢读书,对我在写作上获益良多。通过读书,我拓宽了视野,丰富了写作素材,提高了写作水平。读书让我乐于写作,

①画线句[A]中,“ ”一词使用不当,可以改成“ ”

②画线句[B]有语病,可修改为: (2分)

③在信末横线处补写一句话,表达出写作对读书的影响。(2分)

①熏染  熏陶

②使(让)我在写作上获益良多(或对我的写作帮助很大)。点拨:这句话缺少主语,应该是谁使我在写作上获益良多或什么使我在写作上获益良多。如果这个句子前面还有句子,比如:我感到,书籍成了我写作的源头活水之一,对我在写作上获益良多。'那么这句话应该改为:我感到,书籍成了我写作的源头活水之一,使我在写作上获益良多。

③示例:写作让我更爱读书

关于《繁星·春水》,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作者冰心,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B:诗作以“小诗”为主,受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影响。 C:诗作的内容包含三方面:一是对母爱的歌颂,二是对童真的颂扬,三是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 D:小诗“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出自这部诗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