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常用来比喻什么社会现象?请你结合社会实际就"染"与"不染"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联系现实生活举例,谈谈感想。
比喻人在混浊不良的环境中能一尘不染,洁身自好的现象.提示:"染"自己私欲膨胀像成史杰那样沾染社会不良习气而堕落腐败走向犯罪道路."不染"要不贫不占像__湖那样清正廉洁,成为对人民有用的人。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姿质美好。美名远扬,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爱莲说》中渗透着几种人生观?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人生观。
答:三种:隐逸的人生观;贪图富贵的人生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观。谈自己的人生观,只要积极向上,联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作者认为“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说说理由。
答:(同意不同意均可,只要能答出新意,理由充分即可。)比如不同意,我认为牡丹才是花中君子,它不为恶势力屈服,虽遭贬,仍不改其志,按照自身的规律开花。嬴得花中美誉。等等。
类似于“莲”花这种品格的文人很多,除本文的作者外,你还知道谁,就他(她)的一句诗、词、文来谈谈他(她)的思想品德。
比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他安贫乐道,陶醉于大自然,陶醉于田园生活的情趣。 .
名著阅读
(1)在《汤姆索亚历险记》“忙于战争和爱情”一章中,汤姆为什么会产生掉进河里,淹死过去的想法?
【答案】因为锡德打破了糖罐波利姨妈却冤枉了汤姆,汤姆觉得这个世界冷酷无情所以产生了掉进河水淹死过去的想法。
(三)课内现代文阅读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按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14.“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一句表达作者什么心情?句中的“奇观”指什么?
15.“一步一步”包含什么意思?
16.这两段景物描写,暗示老山界山路的特点是 ;老山界山势的特点是 。
【答案】
14表达作者豪迈、喜悦的心情 “奇观”指: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按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15包含每一步都走得很小心、很艰难的意思。
16、曲折 陡峭
对下列文段的理解或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A: 卢沟桥是联拱石桥,所以发水时从未出事。 B: 文段是按照由古至今的时间顺序来介绍卢沟桥的。 C: 文段用了列数字、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来介绍卢沟桥。 D: 文段介绍了卢沟桥的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等。
“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传》中的精彩章节,请借助阅读经历,完成下面两小题。
(1)简要说出“智取生辰纲”这一故事情节中的两个关键的行动步骤
(2)智取生辰纲能够成功,除了人的因素外,也离不开自然条件的“相助”,请简要说出有利于智取的两个自然条件。
(1)刘唐当众在酒桶里打酒吃;吴用在酒里下药。
(2)天气酷热难当;黄泥冈地形复杂。
如果把课文中“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改成“一棵棵胡杨树,只剩下奇形怪状的枯枝”,可以吗?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可以。因为原句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表达了对盲目破坏生态环境
的行为的痛惜和震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