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历史事件发生背景的描述准确的是()
A:圆月高悬的夜晚,伟大文学家屈原投汨罗江而亡 B:张骞出使西域时,友人弹奏《阳关三叠》以表达惜别之情 C:金田起义发生时,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南昌起义发生时,江淮大地已过了梅雨期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中“孤蓬”喻指_________。(2分)
7、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描绘了青山白水的美景。B.、颔联点明了送别友人的主题。
C.、颈联烘托出游子的思乡之情。D.、本诗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魉(4分)
6.(2 分)远行的朋友 7.(2分)C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诗中“孤蓬”喻指 (2分)
8.以下对这首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描绘了美好生动的景色,衬托了朋友间的惜别之情。
B.颈联借“游子意”、“故人情”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C.“挥手自兹去”体现诗人洒脱豪迈,不带缠绵悱恻的哀伤之情。
D.该诗表达了李白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情感,哀而不伤。
7.(2分)远行的朋友
8.(2分)C
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表现依依不舍惜别之情的句子,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 ”李白《送友人》中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此时无声胜有声”是一种绝妙的表达效果。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友人身影已消失,诗人还在深情的目送,凝视雪地上的马蹄印,惜别之情尽在不言中。
2010年世博会,四海友人齐聚上海,然而天下无不散的筵席,他们终将离开。请用连续的两句古诗表达对四海友人的惜别之情 : ,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目送友人依依惜别的诗句是: 。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在古代诗词中,诗人常常将自己的情怀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借雪地马蹄印来抒发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诗是“ , ”;晏殊的《浣溪沙》中,借落花等意象抒发伤春怀人的感慨的两句诗是“ , ”。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2010年广州亚运会,四海友人齐聚广州,然而天下无不散的筵席,他们终将离开。请用连续的两句古诗表达对四海友人的惜别之情 : ,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1)默写韦应物的绝句《滁州西涧》。
滁州西涧
韦应物
, 。
, 。
(2)古人喜欢借“杨柳”抒发自己对朋友的思念或惜别之情。唐代诗人郑谷在 “ , ”(《淮上与友人别》)中,将自己的离情别绪置于杨柳依依、柳絮乱飞的景中,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表达了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思
(1)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