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40分)

以下两题,任选其一。

(1)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成长道路上,都有获得成功的喜悦,也有遭受失败的痛苦。这都是你的收获,都会带给你一些启示,请以“收获”为话题,自拟文题,写一篇作文。

(2)我最喜爱的……

作文要求:①要写真事,说真话,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字数不限。

④文中如出现地名、校名,一律用“××”代替。

(略)

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古人称天鹅为“鸿鹄”,它展翅翱翔于蓝天,是志从高远的象征。但它要实现拥抱蓝天的理想,在展翅高飞之前必须有一段足够长的水面可供滑行加速,也就是说必须有一段足够长的助跑线。

你有鸿鹄之志吗?你想领略更为高远的人生风景吗?那么从现在起,你就必须为自己铺设足够长的助跑线。

请以“助跑线”为话题,自拟题目,选择你得心应手的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若写成诗歌,不得少于20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点拨:(1)读文题,完成对“助跑线”意义从具体到抽象的跨越。要最终将“助跑线”理解为“领略更为高远的人生风景”时必需的诸多“物质储备”,如知识、技能、美德、健体、财物、对手等。

(2)定角度,设想从一个或几个小巧切入点对话题进行阐释。这是写好话题作文的一般要求。如可从获得知识(这样,知识就成了“助跑线”)方面谈论知识对一个人“领略更为高远的人生风景”的重要性,启发读者要重视知识的积累等。

(3)精构思,刻意让你的作文从平淡无奇的低谷迈上完美绝伦的高地。中考作文怕就怕没有特点,写不出新意,而要写出特点,写出新意,就必须对作文有一个精妙的构思。如同样“阐释”知识这一人生“助跑线”的重要性,板着面孔说教的议论文构思当然也说得过去,但总没有编写一个童话故事让人受到启示等精妙构思更让人觉得好些。

例文:

窗外的牵牛花

    今年二三月,爸爸在我房间窗外的小菜园里种上了一些牵牛花。

    前几天的一个清晨,早早起床的我推开窗户,立刻便闻到清新的空气中飘溢着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朦胧中,几朵粉红色的花儿向我眼前飞来——哦,原来是爸爸种的牵牛花开出了几小朵!

    我这才意识到,自从爸爸种上牵牛花以来,忙碌的我实在是忘记了在我房间的窗外,在我家的小菜园里,还有那么些微小的生命,在努力地发芽、生长着!而今天它们竟然就能开出艳丽的花朵!

    情不自禁地,我走出房间,来到窗外的小菜园,仔细观察起这一朵朵的小花来。

    只见,这些小花朵,一个个都像张扬的小喇叭,朝着天空高喊着自己的豪言壮语;又像满盛着琼浆玉液的玲珑的高脚杯,等待着凯旋归来的众将士们开怀痛饮。它们虽然小得可怜,但我此刻却感到它们从来就没有过自贱和自卑,有的只是乐观向上和积极进取。要不然,细小得可爱的牵牛花茎上怎么能不时地会伸出一根更细的长芽儿,像一只只柔嫩却韧性十足的小手臂,牢牢地抓住旁边的花架,茎头则勇敢而坚决地向着花架最高处攀登!

    我能够想象到它们是怎样地从一粒粒微小的种子变得生机盎然,最终在我窗外的小菜园郁郁葱葱起来的。我也能够想象到它们攀登到花架最高处时在我窗外小菜园更多的喧哗——数不清的小喇叭一定会齐声喊出“努力拼搏,微小的生命也能结出累累硕果”的震撼人心的生命最强音!

    于是,在我房间窗外的小菜园,在我观察牵牛花的那一瞬间,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明白了爸爸为什么要在春天种下牵牛花的秘密。

    感谢窗外的牵牛花!感谢爸爸!

写作实习

对于家乡和故土的思念是每一个人心中永远割舍不了的情愫,无论是艾青对土地的深沉还是余光中对大陆的思念,这种倾诉在我们心中也无时无刻不存在着,你能用一个片断表达你的这种情感吗?

思路点拨:家乡的思念有时也是对祖国的怀念,由于受生活的限制,我们可以从对家乡的怀念入手来写。一定要有真情实感。

例文:

    我爱我的家乡。温暖的春天给大地上的万物带来了无比的恩惠,使大地充满了生机。家乡里的狮子山上开满了山花,那些山花虽然没有玫瑰的气味浓香,也没有牡丹那样国色天香。但它显的那样平凡、那样善良、那样大方。

    我爱我的家乡。炎热的夏日在烤着大地。我们在高大的玉兰树下面乘凉,骄傲的知了在“不停”地为我们解闷。小姑娘们捡着地上的花插在头上,进行比美比赛。

    我爱我的家乡。凉爽的秋天给人们带来了温暖的笑容,因为秋天正是丰收的季节。从远处看那金灿灿的豆谷犹如一块块美丽又高贵的地毯。使人看到就不舍得离开,还会引你往前走,走近了又像能给人带来致富的金子。

    我爱我的家乡。寒冷的冬天在吹着呼呼响的寒风,想把坚贞不屈的梅花给叫醒。梅花的清香把勤劳的蜜蜂引来,它们“嗡嗡”地采蜜,好像在说:“啊,梅花我爱你。在这寒冷的冬天要是没有你我们早被饿死了。”

    啊!我爱我的家乡。

一个有感情的人,常有被感动的时候。有时是心中产生了共鸣,有时是触动了尘封已久的记忆,有时是受到了心灵的震动,有时是得到了终生受益的启发……而让人们感动的,有时是因为一件事;有时是因为一个人;有时是因为一个场景;有时是因为一部书;有时是因为一幅画;有时是因为一首歌;还有时是因为一句话……请围绕“感动”这个话题,说说使你感动的事物,说说为什么使你感动。

思路点拨:这个话题涉及的内容有很多。命题的意图更多在于试探我们的心灵深处有哪些美好的沉淀,年轻的心因为什么而感动。写这个话题,首先要展现使你感动的事物的魅力、影响力、震撼力所在;其次,要揭示这些事物之所以能让你感动的原因,也就是要写出在你的经历中被感动的因素;再次,感人的事物、感人的过程、感人的瞬间应着重描绘。这个话题更适合叙议结合的散文,所以,突现形象而具体的感动事物以及表明感动的原因是文章有感染力的前提。

例文:

    认识音乐,认识音乐的美,让音乐深深地感动自己,仅凭音色、旋律、节奏以及和声似乎捕捉不到众多的奥妙,就像欣赏绘画,单单一张《蒙娜丽莎》,我们如何发现达·芬奇的伟大?非要从色调、线条、构图进入画家的人文情感世界才行。音乐虽然只能记录成五线谱,但感情却能记录成文字。勃拉姆斯的《A大调第二号小夜曲》是献给心爱的人克拉拉的,然而爱的心曲却是那么平静,而克拉拉的回信中也只是称“小夜曲美得正像看着一朵美丽的花的片片花蕊”。乐曲中似乎只有蓝天白云的圣洁,只有如轻柔的绸缎悠悠飘落的优雅而有节制,偶有热闹,也只似乡村男女的淳朴,欢快而庄重。当代人自然难以理解这种爱的表达,但当你知道克拉拉是勃拉姆斯老师舒曼的妻子,那么对勃拉姆斯的克制和不张扬就不会不懂,甚至还能听出乐曲中隐隐的内心的煎熬;当你知道,即使在舒曼死后,勃拉姆斯也始终未向克拉拉吐露心曲,且在克拉拉死后的第二年也与世长辞时,你便对这乐曲不再隔膜,因为只有这样的表达才属于勃拉姆斯,也符合勃拉姆斯43年含而不露的感情,以至于你听此曲时也会有小心翼翼的感觉,你无法拒绝这以毕生的庄重换来的古典的永恒的感动。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痕 迹

约翰·罗斯金

把每一个黎明看作生命的开始

把每一个黄昏看作生命的小结

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

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

和你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留下自己的脚印和痕迹,只是这脚印和痕迹有的清晰,历经岁月而不蚀;有的模糊,不待日久而消失。那么,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又有些什么感悟呢?

请以“痕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作文(40分)

门前的小草,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大自然的风景每天都是新的;我们在慢慢长大,父母却渐渐老去;煤油灯成为古董,管道天然气进入厨房,电脑也挤进我们的生活,真诚和友谊被人们重新拾了起来,时尚的春风吹遍城市和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只要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变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你的生活中,你都看到、感受到了哪些变化?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请以“变化”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校)名和人名。

.知识好比宝石,求知如同采金。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求知的体验常伴你左右:悬梁刺股、囊萤映雪是一种求知,李白、徐霞客漫游名山大川是一种求知,陈景润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是一种求知,学生学做家务事是一种求知,甚至五岁的小孩趴在地上观察蚂蚁搬食也是一种求知……

请以"求知"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略。

 

作文(40分)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过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参赛,第一次获奖,第一次上网,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意味着尝试,意味着迎接挑战,无数个第一次,促使你不断成长。

请以“第一次”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字。

以“爱”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写作(50分)

人生无处不矛盾。我们在矛盾中彷徨、跌倒,也在矛盾中成长、成熟。“燕然未勒归无计”是报国与思乡的矛盾;“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是父爱母爱交织的矛盾……生活,因有矛盾而多姿多彩。请以“矛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不少于600字。

参照中考评分标准(要考虑考场作文的实际,优秀的可给满分。)

  评分等级:

  (一)基础等级(40分)

    1.一类卷(34 -40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语言流畅,条理清楚,书写规范整洁,标点正确。

    2.二类卷(28 -33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言较通顺,结构完整,书写整洁。

    3.三类卷(21 - 27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句较通顺,层次较清楚,书写较整洁。

    4.四类卷(20分以下):中心不够明确,内容贫乏,语句零乱,结构松散,卷面混乱。

  (二)发展等级(10分)

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

3.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想象奇特,有个性)

命题说明:

1、全卷阅读量6122字(含标点及答题示例),接近近三年中考卷阅读量平均值(2011年为6426字,2012年为5781,2013年为5942字)。其中现代文阅读量略少于三年中考卷平均值。

2、字音、字形、词语运用、文言积累及综合性学习等多源于九年级上册课内知识。其中文言阅读的“度”“等”“悉”“惮”“驽”“躬”等关键实词均在本学期重新积累;综合性学习命题尽量遵循融合名著导读、图表漫画、学科渗透的精神。

3、考虑到对学生答题的导向性,少数题目中设有答题示例,这些示例可能有所不足。教师在阅卷和讲评时可根据实际采用更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