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中山陵的建筑特征。

中山陵在哪座山上?

南京中山陵的设计者是()。

中山陵位于( )。

A:北京 B:南京 C:中山 D:广州

南京中山陵的设计者是()。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柳叶儿》一文,写“我”吃柳叶儿吃得“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 这 一方面表现出“我”对柳叶儿有特殊的感情,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年生活的艰辛。 B:《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是一篇寓言。《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列御寇所撰。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优美的回忆性散文,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对童年时乐园的怀念之情和对封建教育及老师的不满。 D:《巍巍中山陵》抓住中山陵“巍巍”的特点来选取材料,以空间顺序有条不紊地有重点地加以说明,语言准确、简明,生动形象。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据新华社电 南京市政府9月30日透露,从11月12日起,中山陵陵寝将实施免费开放。有关中山陵免费开放的呼声由来已久。此前,中山陵与风景区内的灵谷寺、音乐台三个景点合为一张门票,票价80元。中山陵园风景区每年接待500万人次左右的中外游客,其中一大半是参观和拜谒中山陵的。

【材料2】面对“为何不学西湖免费模式”的质疑,中山陵园管理局局长王鹏善解释说,那种模式难以直接借鉴。他表示,西湖是从湖外可以免费进,入园后景点分开售票,票价也比之前有所提升,在这种“大门开、小门关”的免费模式下,西湖免费开放后第一年门票收入反而高了5.6%。同时,西湖由于地处城市中间,可以带动周边住宿、餐饮收入。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2)对免费开放中山陵园,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

(1)争议之后,中山陵园终于将免费开放。

(2)示例一:我支持免费开放中山公园。因为免费开放之后,首先,可以更好地发挥它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让更多的人可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其次,可以提高城市和市民生活的品质,让市民享有更多的参观机会;第三,有利于以景点的吸引力促进南京旅游业的发展,多方拉动城市经济向前迈进。

示例二:我反对免费开放中山公园。因为免费开放之后,首先,会明显影响中山陵园的门票收入,并有可能因它的免费开放引起连锁反应,影响南京市的旅游业发展;其次,免费开放后形成的游客数量的增多,会明显增加管理成本和管理压力;第三,不利于文物的保护,游客人数过多,对中山陵园文物保护造成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解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