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甲、乙两题,选要求选作一题。
甲 (仅供课改实验区考生做)
直辖以来,重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让我们为重庆直辖十年喝彩。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直辖十年看我家
重庆直辖十周年,市政府将举行以“直辖十年看我家”为主题的大型问卷调查活动,从家庭变化的角度来了解直辖以来取得的成就。请你为本次活动的问卷设计两个问题。
问题一:
问题二:
(2)一语赞重庆
市有关部门正在开展“一语赞重庆”的活动,要求以一句话展现重庆形象或反映直辖以来的变化。请你参照下面的参赛作品,也用一句简练优美的话来赞美重庆。
作品一:山水灵动之城,美丽时尚之都。
作品二:直辖十年,三大变化----路短了,人亲了,离全面小康近了!
作品三:昨天,重庆的重庆:今天,中国的重庆;明天,世界的重庆!
你的参赛作品: 。
乙 (非课改实验区学生做)
(1)下面几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直到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
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更有痛苦。
③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感动惊愕。
④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专有,而动物因没有情感,它们也就没有泪水。
⑤第一次看到动物的泪,我几乎是被那一滴泪惊呆了。
A.④⑤①③② B.⑤④③②①
C.④①⑤②③D.⑤④②③①
(2)仿照下面的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江南是一局棋,纵横交错的田垄是棋盘,星星点点的湖泊是棋子。
答: , ,
。
课 改 :
(1)答案示例:问题一 :你家的收十年前与现在相比.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
问题二 :你家的住房条件直辖十年来有什么改善?
(2) 内容须揭示重庆特点或反映重庆变化,语言须简练优美。
非课改 :
(1)D
(2)答案示例 : 重庆是一位美人,婀娜多姿的缙云山是她的身躯,蜿蜒飘逸的 嘉陵江是她的腰带。
翻译下面的句子,并加以赏析。
庭中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翻译:
赏析:
翻译:庭院中的月光像积满的水一样清澈透明,水中好像有水藻、荇菜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赏析:“积水空明”用比喻手法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出竹柏之影参差错杂。作者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综合学习及探究
某中学初三某班开展“漫游语文世界”综合实践活动,在总结会上,有三个小组分别进行了汇报:
第一小组发现这样一些字:
家俱(具) 另售(零) 烧并(饼)
第二组发现广告中常有这样的“成语”出现:
步步为赢 咳不容缓 默默无蚊
第三小组在报纸中发现这样的标题:
超女“粉丝”成千上万,东北“玉米”不减当年
(1)请结合三个小组的汇报,说说你从中发现的语言现象。(答出两点即可)
(2)假如你是这个班级的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会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
(1)错别字,借(化、改、移)用成语,新语(新鲜语言)现象。或:汉字使用不规范,新鲜用语(新语)现象。
(2)例:生活处处有语文;在生活中要正确使用语言文字;要规范街头用语;多开展这样的活动;传承祖国语言文化。
从下列小说或戏剧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中任选两个,各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出他们的性格特点。
奥楚蔑洛夫 藤野 夏洛克
①人物形象: 性格特点:
②人物形象: 性格特点:
答案示例:奥楚蔑洛夫: 欺下媚上,见风使舵
藤野: 严谨治学,正直善良
夏洛克: 贪财吝啬,凶狠残酷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黑金政治”的三个主要特点。
“黑金政治”有两种不同的情形。一种是社会经济集团使用资金暗中扶植政客或政治集团,帮助其谋取并运用国家权力,以谋取公众财富来为自己的集团利益服务。另一种则是政客或政治集团为谋取国家权力,暗中勾结社会经济集团,为自己提供政治运作资金,在获取政治权力后,使用社会公众财富对这些经济后台投桃报李。
(1)
(2)
(3)
(1)社会经济集团暗中勾结政客或政治集团。
(2)是金钱和权力之间的交易。
(3 )损害公众利益。
某中学七年级文学爱好者组织了一个文学社,特向同学征求社名。请你为他们拟社名,并说明理由。
示例:社名“浅草”
理由: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别小看了自己,大地正由小草来装点。
你所拟的文学社名: 。 你的理由: 。
答案示例:社名“新叶”;理由:芳林新叶催陈叶,新叶是生命力,是新生。
请用一句话简要概述下文的内容。
据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2007年2月3日,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因太阳帆板展开时发生故障,造成卫星不能正常运行.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会同有关单位,认真分析卫星故障,科学制订抢救方案,成功排除了故障。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目前已经转入在轨长期管理.
在阅读的课外文学名著中,有许多人物的经历可以印证“痛苦和磨难造就人”这一道理,请写出其中一部作品和该作品中的一个主要人物来,然后简要说说他的一个故事。
作品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简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名人传》,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童年》,阿廖沙等。故事略。
“以小见大”是一种常用的表现主题的手法,请你以《最后一课》为例,说说什么是“以小见大”。
答案示例:“以小见大”就是从小角度,反映大主题。《最后一课》反映的是爱国主义精神,其题材也是以普法战争这样大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表现阿尔萨斯省人民沦为奴隶的痛苦。作者运用了小见中见大的艺术手法,选择了日常生活的一个场景——小学校的一堂课来表现这一痛心的历史事件和人民悲痛。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以后学校里不许再教法语了,小孩子从此要学异国统治者的语言了。作者的这一选择,使得普法战争悲剧性的结果,通过最后的一课表现得再鲜明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