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一个偶然的意念,会成为改变一生的重要决定,也许只因为听到一句话,也许只因为读到一行字,也许只因为看到一幅画,也许只因为听到一首歌,也许只因为偶尔抬头望见窗外的一朵云,……一念之间走出了阴霾,走出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请根据上面这段提示,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能抄袭。
最近《商业周报》公布了2003年全美最慷慨慈善家排名榜,用表格形式从三个方面对传统慈善家和现在慈善家进行了概括比较。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信息,完成空格处要求的探究内容。
 方面 对象 表现 | 年龄上 | 参与上 | 数额上 |
传统慈善家 | 通常是在病榻上留下遗书,把遗产的若干部分捐往某某机构。 | 委派自己亲人或律师办理捐款事项,由他人全权代理。 | 捐款为自己资产的一部分,留给子女大部分。 |
现在慈善家 | 在三、四十岁就开始大规模认捐,因为他们认为将来的问题可由将来的慈善家解决,人们更需要解决现实的困难,所以要“及时行善”。 | 喜欢亲自指定捐款的用途,并监督捐款的使用情况,亲身体验助人之乐。 | 相当一部分人把全副家当都捐了出去,支持、资助孩子自己创业、行善。 |
探究:现在慈善家与传统慈善家呈现的变化趋势。 | |
要点:年龄上呈现年轻化;更重视过程和亲身体验;数额上为他人捐献较巨大。
根据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雅典奥运会的圣火虽然已经熄灭,但是在奥运赛场上那一幕幕令人感动的场景仍让人无法忘却: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赛场上罗雪娟完成100米蛙泳的任务后,趴在泳池旁边一动不动,最后被教练和志愿者架出泳池,抬回了更衣室;俄罗斯体操名将涅莫夫在单杠上无与伦比的表现征服了观众,可惜黑哨阻止了他的梦想,观众的嘘声长达10分钟之久,最后涅莫夫大度劝止了观众,上演千年一遇的感人场景……一个个难忘的场景,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也许是轰轰烈烈,也许是平平淡淡,总能令我们有所感动。生活中让我们感动的人、事、物很多很多,相信你一定经历、体验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情。
请以“感动”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题目:
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⑴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你或许问过自己:我为深爱着自己的家人做了些什么?你或许问过自己……请以“我问我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中心自定;②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得超过所给字格;③文中不得出现本人及与本人有关的校名、人名,如需要,请用字母A.、B.、C.等代替。
⑵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过路人发现路旁有一块泥土,散发出芬芳的香味。过路人就的把泥土带回家,竟然满室香气。
过路人大惑不解,问道:“你是珍宝吗?还是稀有的香料?”
泥土说:“都不是,我只是一块变通的呢土而已,至于我的香气,那是因为我曾在玫瑰园里和玫瑰相处了很长一段时期的缘故。”
要求:①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自定中心,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②所给材料可用可不用, 所写内容必须是对材料的理解;③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得超过所给字格;④文中不得出现本人及与本人有关的校名、人名,如需要,请用字母A.、B.、C.等代替。
注意:文章写完后,如果你觉得需要修改,可用修改符号在所给空白处修改。
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红杉树雄伟高大,没有人不为之惊叹。
一般来说,越高大的植物根扎得越深,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植物界的巨无霸红杉的根却散布在土壤的浅层中。
原来,红杉总是相伴而生,他们的根交缠叠绕,紧紧相连,既方便快速吸收水分和养料,又能使向下扎根的能量全部用来向上生长,直到八九十米,30层楼那么高。
是什么成就了红杉,请以“红杉的启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作文的题目、文体由自己拟订,不超过话题范围;22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也不要超出所给字格。3文中如出现校名、人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小王、小李、小芳、小晶代替。
(2).生活中人、事、物、景都会给我们留下这样或那样的印象,这些印象有些不仅仅是记忆,更是一种印象与评价,请以“印象”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作文的中心、文体由自己确定;2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也不要超出所给字格;3文中如出现校名、人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小王、小李、小芳、小晶代替。
注意:文章的文体由自己确定,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能超出所给字格。
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 题目: 让我
(二) 小李和小王同时竞聘某单位的业务主管,复试那天,工作人员通知他俩马上到10楼去见总经理。可此时电梯口处已被人堵得水泄不通。小李急忙沿着楼梯走了上 去,而小王则耐心地等在那里。结果小李被录用了。当小李问起其中的缘由时,总经理笑着说:“你比小王快了5分钟,更重要的是你在行动,而他在等待。”
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渴望在享受幸福和快乐和同时去回报社会、回报他人、回报大自然……但有些人总是在等待观望中蹉跎了岁月,在遗憾叹息中改变了容颜。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心动不如行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选择题目,(一)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作为标题,然后作文,文体不限;选择题目(二),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2、字数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
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一天,作家刘墉到一个酿酒的葡萄园参观。
“1994年的葡萄最好。”园主说。“因为那一年夏天干燥,生产的葡萄特别甜。”
“葡萄不怕干死吗?”他问。
“新藤怕,老藤不怕!因为老藤的根扎得深,能吸到泥土深处的水分。”园主说,“还有!’经过好好修剪的藤不怕,放任它生长的怕。”
“为什么?”作家不懂。
“因为叶子长得愈多,藤蔓攀得愈远,需要的水分愈多。所以天一千,就受不了了。葡萄要扎根深,常修剪,结的果子才甜美呢。”园主回答。
要求:
1.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3.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
4.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2)请以“沐浴在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根据自己所写文章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字:
4.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综合性学习
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要求从2007年开始,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通知》中提出的口号是:"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为落实《通知》要求,某中学初三(1)班准备召开"走进‘阳光',迎接奥运"主题班会,请做好以下工作。
1.根据下面要求,请你为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
要求
(1)开场白中要有"阳光体育"和"民族素质"这两个词语。
(2)开场白中要有与"奥运"相关的内容,如五环旗帜、奥运口号、奥运健儿、奥运吉祥物等(涉及一项内容即可)。
同学们:
。
“走进‘阳光’,迎接奥运”主题会现在开始。
2.第一小组的同学收集了以下两则材料,准备在发言中用这两则材料引导全班同学认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迫切性。请你帮助他们从下面两则材料中各提取一条信息,让他们的发言具有针对性。
材料一
内容 范围 | 视力不良率 |
初中生 | 高中生 | 大学生 |
全 国 | 58.07% | 76.02% | 82.68% |
北京市 | 62.12% | 77.88% | 86.42% |
材料二
根据有关部门2005年的调查,北京市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持续增长,但肺活量、速度、力量等却持续下降。中学生血压偏高的比例超过一半,学生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50%。
(材料引自有关部门对学生体质情况的调查报告)
从材料一提取的信息:
从材料二提取的信息:
3.为了更好地落实《通知》中"每天锻炼一小时"和"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的要求,第二小组的同学制订了一份体育锻炼计划。下面是这个计划的要点,其中有三项内容不符合《通知》中提出的这两项要求,请找出来,并将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第二小组阳光体育锻炼计划要点
①每周日组织半天的爬山活动,以弥补平时锻炼时间的不足。|
②每天到学校或体育场所进行锻炼,要保证一个小时的时间。
③利用课余时间上网进行棋类、球类等游戏活动,但时间要限制在一个小时之内。
④每个同学要在踢毡、跳绳、跑步、跳远、打球等项目中选择至少两项进行锻炼。
⑤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严格训练,争取达到或超过学校甚至区运动会的比赛记录。
⑥利用体育课或课余的时间,向体育老师请教自己所选定的运动项目的训练要求。
计划中不符合《通知》要求的是:第 项、第 项、第 项
1.答案示例: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已经开始了。强健体魄,为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而努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到来。看,福娃正在张开双臂,迎接世界各国的朋友。让我们和福娃一起,迎接奥运,走进阳光,走向明天。
2.答案示例:
从材料一提取的信息:北京市初中、高中、大学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材料二提取的信息:北京市学生身体素质下降明显。
3.答案:① ③ ⑤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1-2题。
我(注:简·爱)恼怒地对罗切斯特说:“你以为我是机器而没有感情吗?你以为我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心灵和你一样,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帝的面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简·爱》)
1.简·爱身份低微、相貌平平,但她的语却震撼人心。这段节选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2.中外名著,人物长廊缤纷多彩。除了简·爱以外,你最喜爱的名著人物是谁?假如他(她)穿越时空站在了你的面前,你将对他(她)说些什么(不少于60字)?
《 》中的 (人名):
1.刚烈坚强,坚定地捍卫自己的尊严,追求平等。
2.开放性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见证和记录世界最高峰的冰川消退情况,2007年4月20日,绿色和平珠峰考察队奔赴喜马拉雅。下面是他们带回的两幅图片:

材料二 近40年来,随着气温升高,中国冰川面积缩小了3248平方公里,比20世纪60年代减少了5 5%。
材料三 西藏自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的60年间,共有13个冰碛湖发生过15次溃决,形成巨大泥石流和洪水灾害,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危害。2000年6月10
日,易贡藏布发生特大溃决型洪水,使川藏公路全线中断,冲毁通麦大桥、解放大桥等桥
梁lO余座,公路50余公里。在下游的印度境内灾害更重,特大溃决型洪水造成30人死
亡,100人失踪,5000人无家可归,20座大桥被毁。
(1)综合上面三则材料,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材料所揭示的问题。
(2)“保护我们的水源,停止全球变暖”代表了绿色和平珠峰考察队队员和藏民的心声,请围绕“阻止全球变暖”这个内容设计一则富有感染力的宣传用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1)全球变暖(使冰川消退),给人类带来了严重危害。
(2)示例:①冰川是淡水的宝库,控制全球变暖事关你我他。②你珍爱生命吗?请加入阻止全球变暖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