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不少于600字(60分)
一个佛陀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好长一段路,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佛陀。最后,佛陀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佛陀笑着说:“没错。那如果我不接受你的谩骂呢?”那人哑口无言,羞愧地走了。
请参照省上要求分别按基础等级50分(分50—43、42—35、34—27、26—0四等)、发展等级10分(分10—9、8—7、6—4、3—0四等)评分。无题目,扣3分;字数不足,扣1—5分;书写方面,卷面、格式差的,酌情扣1—3分。
思路点拨:谩骂别人,等于谩骂自己。整治无礼的人,不要用暴力,而用智慧和笑脸。心存仁厚者,善待别人同时也善待自己,让别人活得幸福自己活得也高兴。
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裤子烧了一个窟窿,这致使其成了废品。这位裁缝为了挽回损失,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很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 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红火。
自主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除诗歌以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一位屡屡失意的青年人去请教得道高僧,高僧拿了两只装有茶叶的杯子,用温开水冲了一杯,叫青年人喝,青年人觉得一点香味也没有;高僧又用沸水冲了另一杯,没冲满,只见茶叶在杯子里上上下下低沉浮着,一会儿,一丝清香缓缓地从杯中飘出来……高僧这样加了三次水,茶叶在杯子里一次比一次沉浮得厉害,于是,青年人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芳香——茶叶经历多次的沸水浸泡,终于绽放了芳香!
人生如茶,人的成长需要磨炼。
请以“磨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作文: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1)根据这个材料,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去写:
1、因为料子高档,要挽回损失。所以可得出:化不利为有利,且永不放弃。
2、挫折不可怕,战胜挫折才能成功。
(2)磨炼,顾名思义,是指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锻炼。磨,就要“铁杵磨成针”;炼,就要“百炼成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人,如果不经过千锤百炼,就不能炼成一副能担当重任的钢筋铁骨。可以写一个人经历磨炼后是如何走向成熟的;也可以从“磨炼、砥砺人的意志和性格”入手,分析磨炼意志和性格对一个人成长的和重要性;还可从写自己或他人是如何面对挑战,如何经受磨炼;还可以写自己或他人经过一番磨炼后是怎样正确认识自我等。
回顾进入九年级以来的生活和学习,你会发现生活或多或少发生了一些变化,同时又有一些东西是一如既往的伴随着你的……把这“变”与“不变”之间,你所经历的成长和人生感悟记叙下来,和大家分享吧。
要求:结合上面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略。(40分,按中考作文阅卷标准评判)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树上有一只很诱人的苹果熟了。因为太高,踮起脚来都够不着,只好搬来梯子。就在我伸手欲摘得一瞬,苹果突然脱枝而落,摔在地上,成了一团果泥。这便是生活中所谓的无奈——眼看到手,却又失去。但不算白费力,至少,我知道了这只苹果不属于我。如果这时从木梯上下来,再去摘其它树上的也还不晚。
是的,生命中任何一次探索,从本质上讲,都是成功的。
这一点引起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题目解读:材料的关键句“生命中任何一次探索,从本质上讲,都是成功的”,学生应该很好把握。材料中的探索,其实就是我们在追求目标过程的行动。虽然可能结果并不成功,但是努力实践,敢于付出,就是一种成功。无论议论文还是记叙文,本题应该很好动笔。
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老农把一匹高大的白马拴在一个细而短的木桩上。有人担心地说:“它不会跑掉吧?”老农哈哈一笑,“才不会呢!”他说这匹马还是小马驹时,就拴在这个木桩上。起初,它撒野地想从那木桩上挣脱出去。可是,那时它的劲太小,折腾了一阵子还是在原地打转转,它就蔫了。后来,它长大了,就再也不跟本木桩斗了。有一回,我故意把饲料放在它刚好够不着的地方,可它只叫了两声,脑袋就蔫了,……你说它多乖!
一根形同虚设的木桩居然使得一匹高大的白马服服贴贴。细细想来,良多启发。
请以“木桩与马”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作文练笔与展示(40分)
本题可立的中心有:
1.要敢于走出挫折/失败的阴影
2.不要受制于经验/习惯的束缚
3.打破思维/思想的枷锁
4.要坚持尝试/不要放弃尝试/不要轻言放弃
5.要走出心灵的囚笼
6.要永远保持自信
评分参考:1.拟题有误。如:有错别字,有语病,含混费解,莫名其妙,不合文体,题文不符,太过冗长,或以话题为题,甚至无标题等。扣2分。
2.中心不明。文章要有明确的中心句,且最好是放在文章开头,以收“开门见山,中心显豁”之效。扣3分。
3.不点题。不点题的文章,若是文意暗合,倒还多少可以得一些分;若是文意也不暗合,则将被视为“写了一篇与本题无关的文章”。( 扣2分。)
4.罗列材料,叙多议少。扣5分。
5.材料陈旧。动辄就举爱迪生,居里夫人,张海迪,邰丽华,让人不胜其烦。扣2分。
6.层次不清,逻辑不严。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没有精心的规划和严密的组织。扣3分。
7.层次不当,轻重失调。“为什么”才论述了一点点,就迅速转移,大谈特谈“怎么样”。 扣3分。
8.病句多,错别字多。扣2分。9.书写差。扣2分。
这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这里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这里有温暖关爱,这里有友谊信任,这里有拼搏进取;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周围充满了阳光雨露,充满了亲情友情,充满了合作竞争。请你根据提示所提供的内容,选取其中的一个方面或者将其中几个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写作(共50分)
以下两题,任选其一,完成写作。
(1)仔细观察右面徐悲鸿的画作《逆风》,按要求作文。
要求:①领会画作的含意,以此生发联想,调动积累,表现你对自然、人生、社会的认识与思考。②可以描写人物、叙说事件;可以阐述观点、发表议论;可以写景状物,寓情寄志……
③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不少于600字。
(2)题目: 之根,扎在心田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逆风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40分)
从早晨起就大雨滂沱,路边几个卖小吃的小贩一直无生意。快到中午,卖烤饼的大概是饿了,就吃一块自己烤的饼。他已烤好一大叠,反正也卖不出去。卖西瓜的坐着无聊,也就敲开一个西瓜来吃。卖辣香干的开始吃辣香干。卖杨梅的也只好吃杨梅了。
雨一直下着,四个小贩一直这样吃着。卖杨梅的吃得酸死了,卖辣香干的吃得辣死了,卖烤饼的吃得渴死了,卖西瓜的吃得肚皮胀死了。
这时从雨中嘻嘻哈哈冲过来四个年轻人,他们从四个小贩手中将这四样东西都卖齐了,一起坐在附近的亭子里吃,每个人有香的有辣的,有酸的有甜的,味道好极了。
这个故事包含的哲理不言而喻,它能引发你哪些联想?给你什么启迪?请你以故事所包含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材料寓意范围之内。语言流畅,字迹工整。
立意如:从“变通;合作;双赢;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抛弃私心才是共同幸福的前提”等方面去谈。
读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行动起来,熄灯一小时,应对气候变化。”2010年“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于2010年3月27日晚上20:30至21:30全球同步举行,共有6 000多个城市、数亿人参与了此项公益活动。由海南大学绿岛环境保护协会主办的“海南大学生‘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于3月27日晚8点30分至9点30分,在海南大学举行。此次活动得到数百名同学的积极响应。

【写作提示】这是一则材料作文,立意指向比较固定——能源与环保。首先要研读材料,选好写作角度:可写实——立足于这项活动的重大意义,直面当前的能源、环保、气候问题;可写虚——发挥想像,设想“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的开展细节,抑或展示能源之间的对话,赞扬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