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这个故事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 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充、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②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字数不少于6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 文章 | 诗歌 |
一类 | 50——45 分 | 符合题意,立意深刻、新颖,中心突出;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切;选材有个性,内容充实;层次清楚,结构完整;表达恰当,语言流畅,有文采。 | 符合题意,联想、想象丰富,意象具体,意境优美,感情真挚,语言精炼。 |
二类 | 44 一40 分 | 符合题意,立意正确,中心明确;有一定的生活感受,感情较真切;选材合理,内容较具体;层次较清楚,结构较完整;表达较恰当,语言通顺。 | 符合题意,能较合理地运用联想和想象,有较具体的意象和意境,感情较真切,语言较精炼 |
三类 | 39-35 分。 | 基本本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有一定内容;语言尚通顺。 | 基本符合题意,有一定诗意,感情较真切,语言较通顺。 |
四类 | 34 -30 分 |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欠明确;内容空乏;条理欠清楚;语病较多。 | 基本符合题意,诗意较缺乏,感情欠真切,语言欠通顺。 |
五类 | 30 分以下 | 不符合题意,结构混乱,文理不通。不成篇,或字数不足300 字。 | 不符合题意,文理不通,无诗意,词不达意,且行数不足8 行。 |
说明:① 情感虚假,有宿构、套题现象酌情降等评分。
② 错别字满三个扣1分,不满三个不扣分,重复错误不扣分,扣完2 分为止。
③标点使用错三处扣1分,不满三处不扣分,2分扣完为止。
以下两题,任选其一,完成写作。
(1)仔细观察右面画作,按要求作文。
要求:①领会画作的含意,以此生发联想,调动积累,表现你对自然、人生、社会的认识与思考。②可以描写人物、叙说事件;可以阐述观点、发表议论;可以写景状物,寓情寄志……
③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不少于600字。
(2)题目:《美丽而心酸的记忆》
要求:写一篇记叙文,要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参考中考作文标准。
读下列文段,然后按要求作文(50分)
5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少年宫。7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奥数班。15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重点中学。18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高考突击班。23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公务员。32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非诚勿扰》(相亲节目)……
要求:(1)贴合材料,中心明确;(2)题目自拟;(3)文体不限;(4)语言流畅,条理清晰;(5)字数600百字左右。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真实故事。
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
突然,门打开了,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
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扇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
保安说:“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下午跟我道别的人。”
“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没有听到他说‘明天见’。”
“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
要求:(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曾祖父是名好木匠。他有一句口头禅:“注意了,留一道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丰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道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想来,我那曾祖父的木匠绝活肯定是在这一点上下足了功夫。
其实,做人与处世和木匠的工艺原理一样,讲究“留一道缝隙”。读了以上材料对你有何启示?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作文。(60分)
基础 等级 50分 | 一等(50-45分) | 二等(44-38分) | 三等(37-25分) | 四等(24-0分) |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结构完整 语言通畅 字体清楚 符合文体要求 标点规范 符合字数 |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具体 感情真实 结构完整 语言较通畅 字体较清楚 符合文体要求 标点较规范 符合字数 |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不够具体 感情基本真实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体不够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标点不够规范 300字以上 | 偏离题意 中心不够明确 内容空泛 感情虚假 条理不够清楚 语病多 字迹难辩 不符合文体要求 标点不规范 不足300字 |
发展 等级 10分 | 较深刻(2分) | 较丰富(3分) | 较有文采(3分) | 有创意(2分) |
较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较能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 材料较丰富; 形象较丰富 | 词语较生动,句式较灵活;善用修辞手法;文句较有意蕴 |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联想和想象较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
【说明】
① 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符合文体,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要求。
② 发展等级评分,依据评分点,不要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③ 缺题目扣2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不足字数,每少50字扣1分。
④ 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偏后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作文评分时全员平均分控制在42分-45分之间
阅读下面有关“错误”的名人名言,根据你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标题,确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1)错误是真理的邻居,因此它欺骗了我们。——泰戈尔
(2)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误。——朗根尼西
(3)我看到正确,同时也赞美它;我遣责错误,然而错误却随之而来 。
——奥维德
(4)人们常以为犯小过无伤大雅,哪知更大的失败常是由小过导引而来。
——雪莱
略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花园里的小橡树愁容满面,看到别人在开花结果,它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苹果树说:“你为什么不能结出一个美味的苹果呢?你太不努力了!”玫瑰也对它说:“别听它的,你应该开出一朵玫瑰花,你看多容易!”小橡树非常努力,可是既未结出美味的苹果,也未开出漂亮的玫瑰花,它越来越迷茫。
迷茫中,小橡树尝试让自己平静下来,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是一棵橡树啊,我永远结不出苹果,也开不出玫瑰花。我的使命应该是长得高大挺拔,给鸟儿栖息,给游人遮阴。
小橡树顿觉浑身充满力量,它快乐地生长着,很快就成为一棵大橡树。
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些什么呢?小橡树的经历应该能引发你一些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台湾著名绘本作家几米为自己的图画作品《希望井》配上了这样的文字“掉落深井,我大声呼喊,等待救援……天黑了,黯然低头,才发现水面满是闪烁的星光。我总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丽的惊喜。”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自选内容,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考生姓名和校名。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国外某护士学校开学的第二个月,教授给学生们来了个突然的小测验,试卷的最后一道题是这样的:“每天清扫学校的女士叫什么名字?”面对这道试题,学生都感到奇怪,教授怎么会出这样的题目?清扫学校的女士尽管大家都见过,可她叫什么名字谁也没问过。下课前,一个学生问教授:“最后一道题是否记分?”“绝对会记分的!”教授肯定地说,“在你们的职业生涯中,你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他们都值得你去注意、去关心,哪怕仅仅是微笑一下,问个好。”学生们都说:“这是一堂刻骨铭心的课。”
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需要关爱,对此,你有怎样的生活经历或感悟,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以“青春流汗不流泪”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不得抄袭。
依据中考标准评判。其中(二)中,“流汗”象征奋斗,“流泪”象征忧伤、悲伤。要从两方面写,要读懂文题,写出象征意义。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上。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含义,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