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广西玉林防城港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在人们的眼里,时间总是向前流逝,时光倒流只是美好的梦想。
但是,一切皆有可能。假如,假如有那么一天,时光真的可以倒流,人们可以重新回到过往的日子和生活,重温已经消失了的温馨,或者弥补曾经留下的遗憾;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出发,逆时间河流而上,游览心仪已久的景物和风光,结交原本只在书本中认识的人物,并亲身经历原本并不属于自己的生活——美妙的梦想就这样神奇地变成了现实!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你最想回到你曾经经历的何时何地?你最希望经历怎样原本不属于你的生活?你最想看到什么样的已经消失了的景物?你对因为时光倒流而彻底改变了的世界有着怎样的情感?又会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请根据你的认识、经历或想象,以“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与要求:
(1)内容自选,立意自定,请你打开思路,选择熟识的人、事、物、景、情作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文体自选,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抒发情感,发表议论,介绍说明等等,请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作文。
(3)文中不得使用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4)文章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5)不得抄袭。
略
(2015中考广西南宁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日成一事,事不在大,把身边的小事做好。不在乎轰轰烈烈,而在乎精心行,踏实面为,有始有终,阅读一本书,就读懂一本书的要义,去粗取精;结交一个朋友,就沐浴品质的芬芳,扬长避短;游览一处风景,就谛听自然的呼唤,心随景动,经历一次挫折,就展露一种胸怀,坦然面对……
请以“日成一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以上;⑵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有出现,一经查实,酌情扣分。
略
(2015中考广西百色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任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由着自己的心意做事,不加约束”,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的多元化,人们给予“任性”新的含意,如年轻就任性、有才就任性、球技好就任性,其蕴含着对梦想的执着、对生活的自信、对个性的彰显......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任性”的经历与感受,请根据下面的题目,按要求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⑴从那以后,我不再任性
⑵ ,我很任性
要求:①如选半命题,先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②文体自选 (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不得套作或抄袭。
略
(2015中考广东深圳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家,是早出晚归的住所,是日夜思念的故乡,是精神栖息的殿堂…
回,是过程,是情结,是觉醒…
回家,从家人的喜怒哀乐中感受亲情,从故乡的离别团聚中体味牵挂,从精神迷失回归中找寻寄托…
回忆你记忆中最难舍的“家”,叙写出你的故事,抒发你的情感,分享你的感悟…
题目:回家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能出现影响评分的校名,人命,如不得不出现,请用XXX代替;④不得抄袭或套作。
略
(2015中考广东梅州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子曰:“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朋友的正直与直率,朋友的理解与宽容,朋友的博学与多识,可以让我们获益良多。益友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所不可或缺的,当倍加珍惜。
请以“益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信息;③不得抄袭、套作;④600字以上。
略
(2015中考广东茂名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活在世上要学会享受快乐。富有富的快感,穷有穷的乐趣,快乐处处有。品美味佳肴快乐,博览群书也快乐;觥筹交错快乐,月下独酌也快乐;霓虹灯下,唱歌跳舞是一种快乐,漫步山野,感受自然也是一种快乐。帮助别人,解他人之困是可贵的快乐;攻克难题,战胜自我得到难以言喻的快乐;“乐其乐”更是闪耀人性光芒的快乐。回味生活点滴,快乐与人分享,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请以“这样很快乐”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④卷面整洁,书写清楚;
⑤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和校名。
略
作文。
有人说,“人”字是一撇一捺,你是那一撇,我是那一捺,要两个人才能写成。如果人人光想着自己的那一撇或那一捺,那么“人”字永远也组合不 到一起。
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题目,自选文体(除诗歌外)。全文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初春,街心公园的树争先恐后地长满了绿芽,有一棵树却迟迟没有动静。一段时间后,别的树的叶子都已张开,这棵树才刚刚冒出嫩芽。一开始就比别人晚了一大步,不免让人担忧。不过这棵树并不着急,还是按着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生长着,不经意间夏天来临,举头望去,这棵树与别的树已无区别,浓浓的绿色在夏日的酷暑里同样可以遮荫纳凉。此时,谁又在意它当初的滞后?
人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
略
我们有时会站在岔路口,面临选择。
《散步》中,“儿子”选择有意思的小路,而“我”为了母亲选择平顺的大路。
《未选择的路》中,“我”选择了一条荒草萋萋、人迹更少的路,虽然一直怀恋着那条未选择的路,但绝不回头。
《故乡》中,鲁迅写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告诉我们也可以选择一条从未被开辟的道路,自己去创造。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
要求: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600字。④不要出现含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初二学生李丽的爸爸妈妈在北京打工,李丽一直跟在父母身边读书。多年的打拼,李丽的父母有了一定的积蓄,他们看到近几年党的惠农政策,决定回家乡创业。昨天李丽向记者表达了她的三个愿望:一是爸爸妈妈能创业成功;二是她自己能在家乡尽快找到新朋友;三是将来考上北京的大学,继续去北京学习、生活。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请以“心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有真情实感;可以记叙你熟悉的人和事,也可以谈感受与认识,抒写感情,发表看法。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