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______伴我同成长

要求:①补全题目,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②可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中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告别彷徨,是新路的发现;告别苦恼、是心灵的解脱。小鸟告别母巢,学子告别母校——这告别意味着成熟;飞机告别地面。飞船告别地球——这告别意味着腾飞。

成功是对失败的告别,创新是对陈腐的告别,现实是对历史的告别……告别中有反思。告别中有奋起,告别中有新生。

请以“告别”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可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声音才能真正牵动你的内心呢?是校园的钟声,还是窗外的风雨?是新岁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或者是……

请以“声音”为话题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③字数600-8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题目:成长的脚印

要求: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写作指导】从小到大,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留下了自己的脚印。不管它是清晰的。还是模糊的;也不管是笔直的,还是歪歪扭扭的,它都真实地记录下了我们的成长历程。考生在写这一命题作文的时候,可以写成记叙文,写自己真实的经历:写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写那蝗见证自己成长的印记。可以写成散文,写自己对成长的认识,对成长的感悟。可以板块的形式来写,写成长中的酸甜静辣,写成长中的不同阶段;可以选择特定的对象来加以装现,比如不同阶段的日记,不同时期的照片,不同场景中的对话。当然,也可以变换自己的身份。比如:可以写自己就是县蝶,经历了艰难的蜕变;自己就是杜甫,经历了战争的洗礼。总之,只要抓住“脚印”去写,写出成长的历程,就能写出符合要求的作品来。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未曾出土先有节,及至凌云仍虚心”,这两句诗描绘出竹子的神韵。

竹是由笋变成的,竹笋虽然稚嫩,但坚硬的土层掩不住它,堆砌的石头压不弯它?它会一直向上向上。

竹子是空心的,长高了易折,所以它通过不断地拔节增加韧性。每次拔节,就是一次对生命的小结,就是对周围环境的抗争。

竹子一生都在奉献。为笋时可食,丰富了人们的餐桌;为竹时可观,美化了野外的风景;伐后可为器具,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竹子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你从中悟到了什么?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不套作抄袭;(2)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字数在600字以上;(3)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人物的真实姓名。(本卷韩小洁根据原试卷手工录入)

阅读冰心的一首小诗,根据要求作文。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要求:请从小诗中引出话题,自拟题目,围绕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半命题作文:那熟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横线上补全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文章: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你听:冰雪消融有声、春草萌动有声、枝条抽绿有声、百花绽放有声;人间的“春”之声更是萦身绕怀……

春天有声音吗?!

请以“倾听春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题目自拟;③诗歌、戏剧除外,文体不限;④书写整洁规范,酌情加分或扣分。⑤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时光、年华是最宝贵的,世界上还有更多宝贵的东西,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总会有一种别样的情怀。

请以“回首_________”为题目,补全题目,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①诗歌、戏剧除外,文体不限;②书写整洁规范,酌情加分或扣分,不少于600字;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初中学习生活是一个人一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阶段,也是一个人从少年步入青年的重要时期。但我们回首这三年学习历程的时候,既有收获知识、汲取营养的甘甜,也有不谙世事、荒废时目的遗憾。请以“假如初中生活可以重新来过”为题目,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

1、感情真挚,情感健康。

2、卷面整洁,书写美观。

3、字数不少于600字,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