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有种种交往,如师生之间的交往,同学之间的交往,朋友之间的交往,亲人之间的交往……

请以“交往”为范围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等。

注意:⑴题目自拟;⑵文体自选;⑶不少于600字。

写作提示:本题只限定了写作范围,也属于话题作文的范畴。题目已经提示可以写经历、体验,那么善于叙事的同学不妨就记叙自己在和人们交往过程中的得失悲欢的故事,抒发交往中的真情实感。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班级、学校、家庭、甚至网络,无处没有与别人交往的需要和空间,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搜寻记忆中最深刻的事情、最真实的情感,用积极的笔调,描述出人际关系的一片晴空。注意以情感人,在叙事中洋溢感情,在情感中凸现主题。

题目:没想到我如此 (浮躁、虚荣、坚强、幸运、依赖父母……)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从括号里的五个词语中任选其一填写在前面的横线上,使作文题

目完整;

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实

感受;

③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

人生在世,我们在乎很多东西,比如我们的父母,我们的朋友,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同窗;再如我们的人格,我们的尊严,做人的道德操守,人生的价值取向;又如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班级等等。

请以 “我在乎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补充文章题目,再写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并不缺乏快乐,只要用心体味,你总能从中悟出快乐的真谛,找到获取快乐的办法,得到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

请以“那天,我找到了快乐的钥匙”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适合叙事。标题“那天,我找到了快乐的钥匙”中有时间,有事件,又暗示了中心。审题细致就可以迅速地确定写什么(对象、角度),表现什么(立意),用什么材料表现中心。“快乐”是表达目的,“钥匙”是比喻说法,这就意味着“那天”、某事之前“快乐”是被锁起来的,文章就要突出这种前后的变化。这里还应注意一点,好多学生作文中前后变化太过于突然,没有具体的过程,就显得不真实了;还有前者的不“快乐”表现太多,导致后面的内容太少,详略处理不当,使文章的表观力不足。   

【作文示例】   

那天,我找到了快乐的钥匙

    我的房间与父亲的卧室隔了一道门。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我从未主动开过那扇门,因为我和父亲的共同语言实在少得可怜,而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也是远得好像没有边际。对此,我固执地认为,这就是代沟的表现形式。

  那是前几天,班里开了一个班会,主题就是如何打开快乐之门,并规定每人对此进行一次较为详细的调查。这可让我犯了难,我可不愿去问老爸究竟怎么做,可作为班干部,又不允许我敷衍了事。

  回家后,正赶上开饭时间,一家三口坐在一起,我试着张了几次嘴,可一想到每次交谈都会不欢而散,甚至闹得连饭都吃不成,话到嘴边又强咽了下去。

  说起来都不是什么大事,有时我也感到不可理解,自己和爸爸为什么会为一些事不关己的事大动肝火呢?爸爸会瞪着眼说:"这都是为你好!"

  什么为我好,纯粹就是不允许我有思考的自由嘛!

  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距交这篇讨论稿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我心中想的还是那些和父亲争吵的画面。父亲的屋门伸手可及,几次人都站在门口了,就是没有信心为自己打开。门的那边,父亲也不知在写什么,我的心思不知他注意到没有?

  第二天,由于成人考试要占用我们的教室,我们提前放学回家。路过菜市场,看到父母正在买菜,还没等我走上前去,他们的话就像长了腿似的跑到我的耳朵里来:

  "这东西孩子不太爱吃,是不是不买了?"妈妈拿着木耳,有些为难地说。

  "买,买,报上说这里面稀有元素多,让孩子适当吃点有好处。"说着,爸爸便掏出钱来。

  我知道木耳很贵,可爸爸并不因为我不爱吃就不买,他此时考虑的是我需不需要这些营养,可我在吃这些东西时,怎么就不去考虑"营养"这一因素呢?并由此联想到爸爸那不怎么入耳的说教,是不是也有我需要的"营养"在里面呢?

  晚上,我又走到那扇门前,主动地打开了那扇门。

  那天,我和父亲谈了许多,父亲告诉我说:"打开快乐之门的办法,最关键是要了解对方,然后是理解对方……"

  后来,我顺利写完了那篇稿子,我清楚记得那篇稿子的第一句是:"敞开心扉,用心感悟,快乐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东西。快乐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处世的心态……"

  我很高兴,那天,我终于找到了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有个人一天在路上看到一只蚕茧,就把它带回家。于是,不久这只蚕茧终于开始蠢蠢欲动了,可是很长时间小蝴蝶好像卡在茧中无法挣脱出来。好心驱使他用剪刀剪开蚕茧,小蝴蝶终于顺利脱壳而出。但遗憾的是,不久因无力飞翔而死。此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我帮助它,它反而死了呢?

请根据以上材料,以《帮助》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评分标准见“2011年安徽省中考评分标准”。

生活中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被误解的经历,当你百口莫辩的时候,是不是特别的沮丧?当误解消除的那刻,心情是不是顿时雨过天晴?拿起手中的笔,写出你心中的真情。

请以“理解”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写作(略)(50分)

作文(50分)

微笑,是人类最美的表情,更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带着微笑上路,人生的路上就多一份幸运,少一分困难。带着微笑上路,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美好的世界。

请以“带着微笑上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评分参照中考评分标准

题目:我们一同走过

要求:①以“我们一同走过”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从内容、结构、语言三方面综合评价,参照下列标准评分。(不包括书写分)

一类卷: 45-50分(90—100)(以47分为基准分)

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生动。(内容有新意,构思有创意,语言美感强的,可以得满分。)

二类卷:38—44分(75—89)(以41分为基准分)

内容比较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

三类卷:30—37分(60—74)(以35分为基准分)

内容具体,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语言基本通顺。

四类卷:30分以下(60分以下)

或内容空泛;或结构残缺;或思路混乱;或语言极不通顺;或确属抄袭之作。

注意:作文的切入分为35分。(不包括书写)

    书写(3分)卷面整洁,书写美观得3分;卷面工整,书写认真得2分;卷面一般,字迹清楚得1分;卷面较乱,书写潦草不得分。

作文

题目:有句话儿在心头

要求:①以“有句话儿在心头”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解析】

书写生活,感悟生活,抒发真情是这一作文命题的出发点。

“有句话儿在心头”看似一个极其平淡的作文题,既不是一个新鲜、时尚的敏感的话题,也没有使用优美的语言包装,用诗意的语言来表达,甚至会给人一种老套、俗气的感觉。学生看到这个题目的第一感觉一定是:容易,好写。

果真如此吗?

题目之所以给学生一种容易好写的感觉,是因为命题人注意了在三个方面给学生留有了足够的开放空间。

首先,对学生的生活是开放的。题目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对题目本身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读,一是有句话儿来自外界,铭刻在我心里,鼓舞我进步,激励我成长;一是有句话儿发自内心,珍藏在我的心间,我要倾诉,我想表达。对任何一位学生来说,十四、五年的年龄,他们有着与长辈完全不同的生活经历。良好的传统在他们的身上传承,同时复杂的社会现实让他们成熟的更早,思考的更多。他们健康的成长,同时也在封闭着自我。这个题目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充分表达自我的空间。生活中总会有一句或者许多句话萦绕在自己的耳畔,铭刻在自己的心中,深藏在自己的心间,或者成为自己生命成长的座右铭,或者要向他人倾诉自己的真挚情感。选取其中的一句来写不存在任何难度。这句话可以是亲人的话,可以是师长的话,可以是名人的话,也可以是同学的话,甚至是自己的内心话。把这句话的来由和这句话留在心头的理由写出来,即合乎题目的要求。

其次,对文体的要求是开放的。“有句话儿在心头”这一题目本身有鼓励学生写记叙文的倾向,对于初中学生,平常训练的文体主要是记叙文,要求学生叙写真实的经历,抒发真挚的情感,表达真切的感受。但是这个题目并不排除可以写成议论文,即以这句话为论点,写出这句话是什么,这句话为什么在我心头和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句话。当然也可以写成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文质兼美的散文。

还有,对立意的方向是开放的。题目没有对立意的方向进行任何限制,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所积累的生活素材,或者经过深入的思考,从中提炼出自己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来;或者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只要是积极、健康的,就是符合题意的。

考虑到考场作文命题的特殊因素,这个题目作了一些必要的限制。以规避学生在考场中宿构和抄袭现象的发生。

“有句话儿在心头”中的“有句话儿”和“在心头”分别从两个方面进行了限制。

第一,不论学生选取的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或者是散文;也不论学生是记叙,还是议论,或者是抒情。都要重点突出“有句话儿”在全文中的作用,这句话或者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或者是总领全文的一个纲。

第二,“在心头”三个字乍一看好似闲字,作用不大,实则不然。在不经意之间,较好的限定了文章内容写作的重点,即要重点写出这句话“在心头”的理由是什么。它是如何影响了我的生命成长,促进了我的思想成熟,它给了我怎样的人生启示。凡此种种,都需要学生在文章中进行具体的叙述,细致的描写,深刻的阐述,真情的表达。否则,将会造成重点不够突出,中心不够明确的问题出现。

“有句话儿在心头”这一题目对学生来说应该是既在预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生活中有大量的素材可以选取,但是由于一些限定,有不可随意而为。而且这个题目无论对城市,还是农村的学生都是公平的,能够真实的考察学生的作文水平。 


  题目:我们一同走过
  要求:①以“我们一同走过”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从内容、结构、语言三方面综合评价,参照下列标准评分。(不包括书写分)
  一类卷:  45-50分(90-100)(以47分为基准分)
  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生动。(内容有新意,构思有创意,语言美感强的,可以得满分。)
  二类卷:38-44分(75-89)(以41分为基准分)
  内容比较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
  三类卷:30-37分(60-74)(以35分为基准分)
  内容具体,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语言基本通顺。
  四类卷:30分以下(60分以下)
  或内容空泛;或结构残缺;或思路混乱;或语言极不通顺;或确属抄袭之作。
  注意:作文的切入分为35分。(不包括书写)
  书写(3分)卷面整洁,书写美观得3分;卷面工整,书写认真得2分;卷面一般,字迹清楚得1分;卷面较乱,书写潦草不得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