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并没有结束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注意有详有略,条理清楚。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这是一个爱的世界,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父母对子女眷眷的爱,子女对父母拳拳的爱,老师对学生殷切的爱,学生对老师纯真的爱,朋友之间诚挚的爱,邻里之间融融的爱……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爱都表现得轰轰烈烈,动地惊天。在很多时候,爱就是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手势,一次安静的倾听,一次不经意的回眸……

这才是生活中的大爱啊!体悟出这样的爱,才能真正地理解生活,理解世界。

请以“大爱无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不得抄袭;(3)字数在600字左右;(4)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题目:让_______走进心灵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如:“善良、勇敢、快乐、感恩、春天、音乐、明月清风、崇高的精神、灿烂的阳光”等,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校名、人名等。 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请以“底气”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单位名称。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地自我反思: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请以“不该丢失的为题目,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可以叙写个人经历,也可以就此发表你的看法、感情等。提示与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作文(以下两题,任选一题写作)(50分)

(1)上课、复习、考试,这样的生活似乎太单调,太乏味了吧。不!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我也有自己的一片蓝天,一片沃土,亲爱的同学,老师想知道你的课余生活是不是丰富多彩!

请以“美在课余”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内容健康,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形象。

(2)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在受挫折时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在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耐;在受到别人犯忌时,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别人伤害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

请以“学会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并抄写在作文纸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生活中总有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正是“这一天”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

 请以“记住这一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体裁自选(诗歌、戏剧除外),立意自定;

2.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成长中的少年,会有一些挥之不去的烦恼。这烦恼来自生活,来自学习,来自与同学的交往……但是,有烦恼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正确对待它。请以《那一次烦恼》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参考中考评分标准(43分,含卷面3分)
鉴于今年中考语文试卷作文分值由60分,上升为65分,增加的5分属于书面分。故本次半期考设置了3分的卷面分。其评分依据如下:若字迹不清楚的,得分不超过1.5分;若文字写的大些,字迹清楚、工整得2分;若文字再写的漂亮的,且书面整洁得2.5分;若再加上稍有书画训练的得3分。

阅读下文,回答17~21题。(12分)
一支恸哭的金色钢笔
这是我第五次在她的作业本上留言:“请用钢笔写字!”
当我在她的作文本上再次写下那句老生常谈的话时,我决定对她进行点名批评。于是,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便有了这样一个让人倍觉心酸的场景———我一面踱着步子解析优秀作文的词句,一面时不时地用余光安抚在角落里默默流泪的她。
她开始躲我,面色仓皇,神情狼狈,像春花躲秋风一般,硬生生地要隔一个夏季。
午后的校园里,多了几分静谧与冷清。我独自在窗明几净的走廊上散步,猜想到底该如何化解她心中的惊恐。
透过窗帘间的缝隙,我能看到,她和她的同桌正喃喃地说些什么。那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家境十分拮据,经学校减免过的学费都得拖上几个月才能勉强缴清。正当我准备推门而入时,一幅永生难忘的画面瞬间雕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她满目感激地合起手中钢笔,微笑着说了声谢谢。他把书包摊开,接过那支破旧的钢笔,轻轻地将它搁到里面,那神色,如同手捧至宝一般。临行前,他略带豪情地说了一句:“放心吧,这次你是用钢笔写的,老师不会再批评你了!”
夕阳的余晖透过愈渐宽大的缝隙,丝丝缕缕地照射在他们脸上。在那一份充满童真的友谊里,我无法找到自己该介入的借口,只得暗自逃离。第二天,在宽敞的办公桌上,我看到他俩紧紧挨在一起的作业。同样的本子,同样的笔色,同样的日期。
市里举办长途跑比赛的时候,他不顾一切地报了名。接着,他毫无悬念地成为了代表学校参赛的选手。
5000千米的距离,对于台下这帮稚气未脱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场艰苦的耐力战。他在人群中穿梭、奔跑,坚持不懈。我和看台上的老师们一起,情不自禁地为他加油并鼓掌欢呼。他如一支离弦的箭,在临近终点的时刻,依然冲劲十足。
惊人的一幕终于出现了:他愣愣地站在终点附近的跑道上,看着后来的选手们牙关紧咬,奋力冲刺。人群中一片哗然。没有人明白,在冠军唾手可得的紧要关头,他为何选择了止步。
当有两人陆续冲过终点后,他才狂喜高呼着奔向终点。毫无疑问,他受到了严厉的批评。要知道,他代表的是整个学校,而不仅仅是个人。他的无人理解的行为,已然辜负了所有随行老师的希望。
你明明能跑第一,为什么要在终点前停下来?你知不知道这关乎整个学校的荣誉?”我一遍遍地责问,他则顷刻间泪流满面。
“老师……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奖品都不是钢笔!我……我只要钢笔。这样,我的同桌就不会再烦恼,也不会因为用铅笔写作业而受到批评了……”他呜呜的悲鸣,诉尽了他在一路奔跑中所受的委屈。
我恍然觉察到自己的渺小与狼狈。面对这样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顿然心生愧疚。
校门口的喜报栏上,赫然写着他的名字和获得的奖品。我见过,那是一支精致却又恸哭不止的金色钢笔。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面对自己的学生,“我”的经历了从“_____”→不安→愤怒→“_______”的情感变化,可以看出这是一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3分)
19、联系上下文,评味下列语句。(任选一题作答)(2分)
(1)她开始躲我,面色仓皇,神情狼狈,像春花躲秋风一般,硬生生地要隔一个夏季。
(2)他把书包摊开,接过那支破旧的钢笔,轻轻地将它搁到里面,那神色,如同手捧至宝一般。


20、“他在人群中穿梭、奔跑,坚持不懈。”这句话能不能删去?为什么?(2分)


21、读了此文,你会为谁而感动?请你就此写一段阅读心得或感受。(3分)

17. 一个贫困的小男孩在市长跑比赛中为了帮助***不起钢笔的同学而放弃了第一名。(2分,意对即可。概括有偏差的酌情扣分)
18.心酸、愧疚、关爱学生,善于自省(每条线占1分,共3分)
19.(1):运用比喻,将“女孩”比作“春花”,将“我”比作“秋风”,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女孩对老师的惧怕,以及师生间的隔膜。
(2)小男孩的一系列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对钢笔的珍爱。(2分)
20.不能删去。这句话正表明了小男孩为得到钢笔付出的努力,他是竭尽全力在拼,这也让我们更加相信他在受到批评后所说的那一段话。(2分)
或答:不能删去。“穿梭”“奔跑”是动词,表现了男孩跑步的速度很快。生动形象的表现了男孩的努力。侧面表现了男孩对同学的关爱。(2分)
21.示例: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家境十分拮据的小男孩,却能够真心地关心他人,为了小女孩能得到一支钢笔,不再因为用铅笔写作业而受到批评,他是那样努力奔跑,却又在终点附近等着两个人先冲过终点,全然不顾学校和老师的责备。他的愿望是如此的简单,却又如此动人。(3分,言之有理即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