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作文中不得出现涉嫌泄密的人名、校名、班级等。

(1)有人说,好运动者健,好思考者智,好助人者乐,好读书者博,好旅游者悦,好追求者成。其实,当我们“健”“智”“博”“悦”“成”时,我们何尝不“乐”呢?

请以“乐在其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2)着迷,就是入迷,入神。着迷,是一种精神状态;着迷,是一种难舍的境界。新春的一片绿,秋虫的一声鸣;天空的一片云,故乡的一弯月;困境中朋友的一句鼓励,相遇时灿烂地相视一笑……都能够让我们着迷。

请以“ ,真让我着迷”为题作文。

生活中,我们总在追寻,追寻自然的奥秘,追寻世间的真情,追寻成功的真谛……请以“追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10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人有两个途径感知外部世界:一是眼睛,二是心灵。我们时常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亲眼所见即为事实;有时,我们坚守自己的心灵,以为自己感受到、把握的是为真实。只是也许并非如此。……世界这张无形的大幕,已向青春的我们徐徐拉开。什么是真相?什么才是真相?它一直在__我们,也许还会与我们纠缠一生。请以“真相”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⑴将文章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并在其相应区域拟写作文提纲。

⑵自选角度,自选文体。

⑶如写诗歌,不少于10行。其他文体,600字左右。

⑷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真实校名或师生姓名。

有一个地方,那儿,写满了友谊、感动、和期盼,充满了关爱和温馨;那儿,有鲜花和掌声,有失落和泪水;那儿,我们邂逅了美丽,学会了坚韧……

那儿,留下了你怎样的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以“那儿,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自选文体;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50分)23. 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等级

内容(25分)

表达(20分)

文面(5分)

(21—25)

(16—20)

5

(16—20)

      (11—15)

3

(11—15)

(6—10)

2

(6—10)

(1—5)

0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时光流转,又一个冬天如约而至。这个冬天,你也许透过几茎枯荷读出了一份坚韧与坦然,你也许透过热牛奶氤氲的雾气,触到了母亲暖暖的目光,你也许透过寒风里那个卖红薯老人的身影,感到了普通劳动者生活的艰辛,你也许此时正经历着人生的“冬天”,但你依然心怀希望,依然勇敢前行……每个这样难忘的点滴,它将永远温暖鲜活在你的人生里,成为你最亲切的怀恋。

请以“这个冬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2)文体自定,诗歌除外;

(3)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

(4)不少于600字。


    建议切入分为32分。

   

请以“我的阅读故事”或“我所理解的阅读”为题,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作文。

              文章“类别“和”档次“的说明:

作文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来评价。

“内容”分为四个层次。一类文:切合题意,主旨鲜明,材料典型。二类文:符合题意,主旨明确,材料较典型。三类文:对题意的理解不充分,主旨含混,材料缺乏典型性。四类文:对题意理解不准确,主旨不清,材料混乱。

“表达”分为三个层次:优秀、合格、不合格。“优秀”: 结构完整,文脉畅通,语言通顺(允许有极少错别字或病句),字迹清晰。“合格”: 结构较完整,思路基本清晰(个别语段有游离现象),语言较通顺(允许有少量错别字或病句),字迹较清晰。“不合格”: 结构不清,思路混乱,语言不通(有大量错别字和病句),严重影响语意的表达。

评价共设五个类别,一至四类文又分设上下两档。作文的“类别”以“内容”为依据来确定,“类别”的档次以“表达”为依据来确定。评卷时,先依据“内容”来确定不同的类别,再依据“表达”来确定上下档次。第五类只需从“表达”方面来评价。

本次作文两个题目有一个共同的语意核心——“阅读”,两文都应围绕“阅读的内涵和意义”来展开,即表达“通过阅读来吸纳有价值的内容,从而改变人的精神世界”这一题意。《我的阅读故事》可以用“我”的一个或多个故事来表达,《我所理解的阅读》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认识,同时,可以辅以自己或他人的一些事例来支撑。

              满分作文:

50分:

能通过叙述自己阅读经历,或者通过谈论对“阅读”的理解,突出阅读改变人的精神世界的过程和意义。有关“阅读”的故事能明确地展示阅读的实质及过程,对“阅读”的理解能扣住其实质作深入的思考。

结构完整,文脉畅通,语言通顺(允许有极少错别字或病句),字迹清晰。

              一类:

上档(起评45分)

能通过叙述自己阅读经历,或者通过谈论对“阅读”的理解,突出阅读改变人的精神世界的过程和意义。有关“阅读”的故事有明确的过程,对“阅读”的理解有深入的思考。材料较上一等而言略显平淡、普通一些。

结构完整,文脉畅通,语言通顺(允许有极少错别字或病句),字迹清晰。

下档(起评40分)

能通过叙述自己阅读经历,或者通过谈论对“阅读”的理解,突出阅读改变人的精神世界的过程和意义。有关“阅读”的故事有明确的过程,对“阅读”的理解有深入的思考。材料较上一等而言略显平淡、普通一些。

结构较完整,思路基本清晰(个别语段有游离现象),语言较通顺(允许有少量错别字或病句),字迹较清晰。

             二类:

上档(起评35分)

能通过叙述自己阅读经历,或者通过谈论对“阅读”的理解,较为笼统地表达出阅读改变精神世界的过程和作用,没有涉及到阅读对人的精神世界改变的具体描述或详细阐释。有关“阅读”的故事有明确的过程,对“阅读”的内涵有所理解。

结构完整,文脉畅通,语言通顺(允许有极少错别字或病句),字迹清晰。

下档(起评30分)

能通过叙述自己阅读经历,或者通过谈论对“阅读”的理解,较为笼统地表达出阅读改变精神世界的过程和作用,没有涉及到阅读对人的精神世界改变的具体描述或详细阐释。有关“阅读”的故事有明确的过程,对“阅读”的内涵有所理解。

结构较完整,思路基本清晰(个别语段有游离现象),语言较通顺(允许有少量错别字或病句),字迹较清晰。

              三类:

上档(起评25分)

叙述了自己阅读经历,或者通过谈论对“阅读”的理解,表达了一些有关“阅读”的看法,但没有触及“阅读”的真实内涵。“阅读”的故事有简要过程,对“阅读”的内涵理解不清楚。

结构完整,文脉畅通,语言通顺(允许有极少错别字或病句),字迹清晰。

下档(起评20分)

叙述了自己阅读经历,或者通过谈论对“阅读”的理解,表达了一些有关“阅读”的看法,但没有触及“阅读”的真实内涵。“阅读”的故事有简要过程,对“阅读”的内涵理解不清楚。

结构较完整,思路基本清晰(个别语段有游离现象),语言较通顺(允许有少量错别字或病句),字迹较清晰。

              四类:

上档(起评15分)

文章只是基于“阅读”两个字写了一些内容,没有理解“阅读”的内涵,没有展示“阅读”的真正过程,或者没有对“阅读”意义的理解和思考。

结构完整,文脉畅通,语言通顺(允许有极少错别字或病句),字迹清晰。

下档(起评10分)

文章只是基于“阅读”两个字写了一些内容,没有理解“阅读”的内涵,没有展示“阅读”的真正过程,或者没有对“阅读”意义的理解和思考。

结构较完整,思路基本清晰(个别语段有游离现象),语言较通顺(允许有少量错别字或病句),字迹较清晰。

              五类:

  10分以下:

(1)结构不清,思路混乱,语言不通(有大量错别字和病句),严重影响语意的表达。

(2)抄写现成的文字材料。

(3)只写了开头,字数严重不足(100字以内)。

              特殊情况:

1.字数不足600字没有完篇的处理方法:

(1)在文意表达基本完整的前提下,字数不足,每差一行扣1分。

(2)在文意表达不完整的前提下,字数不足,每差一行扣2分。

2.字数超过600字却没有完篇的处理方法:

(1)文意表达完整,在此文所属类别中给低档分数。

(2)文意表达不完整,在此文所属档次基础上降档给分。

从下面任选一题完成一篇作文。

  (1)春风秋雨,悲欢苦乐,种种经历和体验积淀成我们的生命。只要你用心体验,你会发现生活的美好,你会发现一个多彩的世界……

  请你以“体验” 为话题,完成一篇文章。

  (2)命题作文:“我心目中的良师”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信息相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一经查实,酌情扣分。②除诗歌,文体不限,字数在600以上。

 

岁月如歌,生活如歌。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动人心弦的乐章。

请以“那是一首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明确,内容具体,要写出“我”的真情实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作文(参照中考作文标准,建议切入分为21分,27分以上不超过班级生数10%)

相遇是一首诗,诗中有欢声笑语,也有悲情愁绪;相遇是一首歌,歌中有高昂激越,也有轻柔含蓄。正是相遇,让人生色彩斑斓。请以“那一天,我与 相遇”写一篇600 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

作文(略)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