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条河

童年在我的记忆中比较模糊,但其中有几个片段却令我记忆犹新。我的父母总是不断让孩子接受挑战,想方设法培养我们的独立精神。我4岁那年,有一次妈妈开车送我回家,路上她让我在离家几英里的农田边下车,然后自己找路回家。虽然那次探险,以我彻底迷路而告终,但此事对我的影响很大。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从小就乐于寻找挑战。

刚开始游泳时,我大概有四五岁。我们全家和朱迪斯姑姑一起在德文郡度假。我最喜欢朱迪斯姑姑,她在假期开始时和我打赌,如果我能在假期结束时学会游泳,就给我10先令。于是我每天泡在冰冷的海浪里,一练就是几个小时。但是直到最后一天,我仍然没有学会游泳。

“没关系,里克,”朱迪斯姑姑说,“明年再来。”

但是我决心不让她等到下一年,再说我也担心明年朱迪斯姑姑就会忘了我们打赌的事。从德文郡开车到家要12个小时,出发那天,我们很早就起程了。乡间的道路很窄,车里又挤又闷,大家都想快点儿到家。但是,这时我看到了一条河。

“爸爸,停一下车好吗?”我说。这条河是我最后的机会,我坚信自己能赢到朱迪斯姑姑的10先令。“请停车!”我大叫起来。爸爸从倒车镜里看了看我,减慢速度,把车停在路边的草地上。

“里克看到了一条河,”妈妈说,“他想再最后试一次游泳。”

我脱下衣服,穿着短裤往河边跑去。但离河边越近,我越没信心,等我跑到河边时,自己也害怕极了。河面上水流很急,发出巨大的响声,河中央一团团泡沫迅速向下游奔去。我在灌木丛中找到一处被牛踏出的缺口,蹚水走到较深的地方。爸爸、妈妈、朱迪斯姑姑都站在河边看我的表演。爸爸叼着他的烟斗,看上去毫不担心。妈妈一如既往地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

我定下神来,迎着水流,一个猛子扎下去。不久,我感到自己在迅速下沉。慌乱中我的腿在水里无用地乱蹬,急流把我冲向相反的方向。我无法呼吸,呛了几口水。我想把头探出水面,但四周一片空虚,没有借力的地方。我又踢又扭,然而毫无进展。

就在这时,我踩到了一块石头,用力一蹬,总算浮出了水面。我深吸了一口气,这口气让我镇定了下来,我一定能赢得那10先令。

我慢慢地蹬腿,双臂划水,突然我发现自己正游过河面,我忽上忽下,姿势完全不对,但我意识到我成功了,我终于会游泳了!我不顾湍急的水流,骄傲地游到河中央。透过流水的怒吼声,我似乎听到了大家的拍手欢呼声。……我终于游回岸边,在50米以外的地方爬上岸时,我看到朱迪斯姑姑正在大手提袋里找她的钱包。我拨开带刺的荨麻,向他们跑去。我也许很冷,也许浑身是泥,也许被荨麻扎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

“给你,里克,”朱迪斯姑姑说,“干得好。”我看着手里的10先令,棕色的纸币又大又新。我从没有见过这么多钱,这可是一笔巨款。

爸爸紧紧地抱住了我,然后说:“好了,各位,我们上路吧!”直到那个时候,我才发现爸爸浑身透湿,水珠正不断地从他的衣角上滴下来。原来他一直跟在我身后游。

15.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主要通过“我”学游泳的事,表现了“我”的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使“我”从小就乐于寻找挑战。

B.第一段中的叙事,为下文写“我”敢于在湍急的河流中学游泳作了铺垫。

C.文章重点刻画了“我”父亲的形象,突出了他对孩子的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

D.文章详略得当,重点叙述了“我”在回家途中学会游泳的事。

16.对文中人物性格的理解,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冒着危险一定要赢得打赌的10先令,说明“我”是个贪心的小男孩。

B.母亲让四岁的“我”在离家几英里的地方下车,然后自己找路回家,刻画了母亲不溺爱孩子的性格。

C.看着“我”走到水比较深的地方,爸爸“看上去毫不担心”,表现了父亲对孩子的漠不关心。

D.朱迪斯姑姑见“我”到最后一天还没有学会游泳,说“没关系,里克,明年再来”,说明她对“我”失去了信心。

17.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哪几个词语突出水流湍急的特点?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18.请用三个词语概括出“我”在下水前、游泳中及学会游泳后的心理状态。(3分)

19.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对你的家人说些什么?(不少于40字)(3分)

答案:15.C 解析:文章的主人公是“我”,对父亲的刻画是间接的。

16.B 解析:A项“我”冒着危险一定要赢得赌注,表现了“我”不服输的韧劲。C项“看上去毫不担心”并非真的毫不担心,而是体现了父亲开明科学的教子之道。D项表现了朱迪斯姑姑对“我”的期待和关爱。

17.解析:环境描写应该为刻画主人公服务,为表现主题服务,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金钥匙。

参考答案:用“急”“大”“迅速”“奔”等词语突出了水流湍急的特点。这句话表现了在此游泳的困难,衬托了“我”敢于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18.参考答案:害怕、紧张、喜悦。

19.解析:能围绕家庭教育问题谈,观点合理,语言得体即可。

参考答案:我在一天天长大,但缺乏的是信任,请放手让我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吧,不要让我永远都是父母羽翼下被束缚了手脚的雏燕。

大千世界,精彩纷呈:美丽多姿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人文艺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雄伟壮观的城市建设,幽静秀美的田园风光,还有你的朋友、同学在事业上、学业上取得了优秀成绩,你的家庭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你自己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这一切,都值得你用优美的文字去赞美,用善感的心灵去欣赏。

请以“学会欣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答案:写作指导:所谓欣赏,就是指人们用审美的心理、用审美的眼光对客体进行细致入微的观赏和体味。此题写作范围很大,可以欣赏大自然:欢歌鸣叫的鸟儿,粲然怒放的花儿,无语凝重的远山,来去匆匆的河流,空旷与落寞的戈壁,令人怦然心跳的峭壁;可以欣赏人类几千年来的人文艺术:满怀崇敬地去欣赏一幅画,一首歌,一行字,一幢建筑物。更重要的是让人学会欣赏人自身,因为欣赏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理解和沟通,也包含了信任和肯定。欣赏是一种激励和引导,可以使人扬长避短,更健康地成长和进步。其实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渴望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学会欣赏是一种爱,人与人之间在互相欣赏之中,世界才能充满爱!当然还有其他事物,如生活、生命等。

题目中的“学会”两个字最重要,一定要写出为何要学会欣赏,如何学会欣赏。写成议论文要在“学会”与“欣赏”两词之间再展开一下,使文章主旨更深入、更充实一些。如“如何看到别人身上不被常人注意的长处”,甚至“要学会欣赏别人的缺点”等。写成记叙文要保证两条:第一,所记之人最好是你曾轻视、甚至伤害、如今感到愧疚的人;第二,结尾要点题,升华主旨。

参考例文:

学会欣赏

记得有人曾说:世界上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万事万物,各有其特色,只要你学会欣赏,学会发现美,你就会感觉:风景这边独好!

因为拥有欣赏的眼光,所以才有了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因为拥有欣赏的眼光,所以才有了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美;因为拥有欣赏的眼光,所以才有了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学会欣赏,便可获悉世间的美景。

学会欣赏,不仅仅是学会欣赏美景,还要学会欣赏周围的人和事。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年轻人先后来到绿洲,他们都遇到了一位长者,他们问了老者一个相同的问题:“这里如何?”老者反问:“你们的家乡如何?”前者答道:“糟透了。”于是老者劝他离开这里。而后者说:“一切都美!”老者却对他说:“这儿和你的家乡一样美!”老者截然相反的回答令许多人费解。当他们问老者原因时,老者只说了一句:“你想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

是啊,你想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当你用欣赏的眼光看事物时,你所看到的都是美好的,反之,你所看到的都是丑恶的。

当你遇到狂风暴雨不能出门时,不要抱怨,想想风雨过后天际那条七色彩虹吧;当你感叹冬天的严寒时,想想傲雪挺立的那株蜡梅吧;当你遭受失败的打击时,想想“失败乃成功之母”那句名言吧!事物总是双方面的,这边是坏,那边则是好,关键是我们用什么眼光去看待它。

学会欣赏,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去欣赏事物好的一面。欣赏你的对手,他便是你努力的动力;欣赏你遇到的困难,它就不会再是你的绊脚石,而是你通往成功路上的一块基石……学会欣赏,你会发现,世界在对你微笑。

学会欣赏,你也会体验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你也会感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操;你也会高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

点评:开篇由名言引入,通俗简洁,然后简析观点,过渡自然,彰显层次。点出“学会欣赏”的内容后巧引材料扣提示语,最后谈怎样“学会欣赏”,论述层层深入。结尾巧引诗词名句,与开头遥相呼应。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从古至今,我们的国家遭遇了许多灾难,从古代被外敌压迫、奴役,到现在的被自然灾害欺凌,这些困难成为我们国家发展的动力,多灾多难成就了祖国今天的辉煌!

请以“和祖国在一起”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来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要求:中心突出,写出真情实感,格式要规范,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卷面要整洁。

答案:写作指导:审题时,一定要注意写作要求中的提示性内容,祖国是一个常谈的话题,要想写好就得选好素材,确定好抒发和赞美祖国的角度,重点在于挖掘令人自豪的内容,但是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生活,表达出一个中学生独特的爱国之情。写作之前一定要认真组织材料,巧妙构思好写作提纲,斟酌好写作语言,恰当地引用一些名人名言、诗句等,力求使自己的观点鲜明。切忌边写边构思,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参考例文:

和祖国在一起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和祖国在一起”!

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十六七岁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要心怀祖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它拥有五千年生生不息的历史,它创造了五千年灿烂辉煌的文明,它还经历了五千年此起彼伏的创伤!你们可知道,我们的民族为什么能够延续下来,而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我们的人民和祖国同在!

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在祖国危急存亡的关头,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曹植的慷慨悲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的金玉良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的铮铮誓言;“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的悲壮抉择。他们为什么能够这样大义凛然,从容面对生死祸福?是祖国在他们的心中,他们和祖国在一起,祖国人民永远记住他们!

纵观古今,有多少前辈先哲为了振兴祖国,造福人民,而放弃一切,奋发图强,积极有为。苏秦锥刺股刻苦读书,终建功业,他说服六国抗击秦国就是为挽救各国被秦国吞并而做的努力;__来青少年读书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并努力践行着;钱学森在海外,学习优异、事业有成、生活优越。但是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时,他惊喜万分,冲破重重阻挠,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回归祖国!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他们为什么能够这样勤奋刻苦、学有所成呢?是他们心系祖国,他们和祖国在一起,祖国人民永远记住他们!

然而放眼现在,我们青少年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却很令人心痛!一些风华正茂的中学生,衣着怪异,发型独特,有时出口成“脏”,有时还会偷偷地“吞云吐雾”,有的沉迷于网络游戏中,有的沉浸在言情、魔幻小说的世界里……不知道他们心中可有理想、可有信念,可有亲人、可有祖国?他们的生活如同晨雾般虚无,就像白纸一样苍白!这样的人不仅不能为祖国作出贡献,还会成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包袱。

还有一些人,他们是另类一族——“哈日族”“哈韩族”。他们提起日本动漫,如数家珍,“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灌篮高手”“网球王子”等等,不胜枚举;他们说起韩国明星,信手拈来,“金喜善”“权相宇”“东方神起”“Rian”等等,滔滔不绝。可是你要问起他“王孟”、豪放词派,他就面红耳赤,一问三不知了,至于什么函数公式、欧姆定律、元素周期表呀,哪能记住几个!这样的人能算是中学生吗?能算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吗?他们如果长此以往,家不成家,国将不国呀!

当然,我们在座的大部分同学都在争分夺秒,脚踏实地地努力学习,不过每个人的动机各不同,或许为自己创造美好的前程,或许为家人争光添彩,但我们更应该以“小我”为出发点、以“小家”为基础,树立远大理想,为祖国而努力学习。

让我们把祖国放在心中,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吧!祖国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点评:本篇考场佳作的标题很大气,并采用演讲稿的形式,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一、观点鲜明,气势磅礴。文章开篇由梁启超的名言“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提出中心论点“我们每个同学都要心怀祖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很有说服力。这是文题的具体引申,开门见山,旗帜鲜明,掷地有声。

二、旁征博引,论证充分。文章摆事实、讲道理,或引用名言、或引用诗句,或列举事例、或反面阐述,围绕分论点进行充分论证,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三、激情文字,鼓舞人心。文章的语言慷慨激昂,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排比句式的运用,富有气势;古诗名言的引用,很具有说服力。这些都显示了小作者驾驭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

写作(40分)

题目:家庭给我的

要求:①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

②空白处可填:“喜悦”“苦恼”“支持”“麻烦”。

作文(40分)

下面两个文题,任选其一。

(1)温馨的港湾

(2)我喜爱的一首歌

作文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字数不超过稿纸,文中如出现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代替。

(略)

作文(40分)

下列两个文题,任选其一。

(1)风雨兼程的日子里,我长大了

(2)那次,我真的哭(笑、生气、伤心……)了

提示:在与父母、老师、同学相处的日子里,在自由自在的假期中,在学习某种新东西的过程中,你一定曾经有很多时候开心地笑过、伤心地哭过……,静心回忆回忆,写下一两件你最动情的事情。

(略)

作文(40分)

下面两个文题,任选其一。

(1)成长的快乐

(2)现代科技带来的________(好处、方便、乐趣、变化、喜与忧……)

作文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字数不超过稿纸,文中如出现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代替。

(略)

作文(40分)

以下两个问题任选其一。

(1)我长大了

(2)生活中,你可能会有许多疑问和困惑,也可能会有许多你想知道的神秘和奥妙。请以“谁能告诉我……”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来表现你的疑惑、好奇、幻想及探索。

要求:①真情实感,朴实中有新意。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略)

作文(40分)

以下两个文题,任选其一,完成作文。

(1)请你以“我读《母亲的手》”为副题,自拟正题,写一篇文章。

(2)题目:我最喜爱的……

作文要求:①要写真事,说真话,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字数不限。

(略)

作文(40分)

以下两个文题,任选其一。

(1)我的故事

(2)书,各种各样的书。书,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书,蕴含着人类丰富的感悟。提起书,会有说不完的话题……请以“书”为话题,自拟文题,写一篇作文。

作文要求:①要写真事,说真话,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字数不限。

(略)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