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缕慰藉;

 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伙伴之谊……

请你以“有家真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人生路上难免会犯一些错误。不经意间说错了话,得罪了多年好友;好心却做了错事,留下了终生的遗憾;放不下面子,与同学误解越来越深……回顾过去,你有后悔的事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请以《不能忘记的 》为题写篇作文。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如“那句话”“那个眼神”“祝福”等;

②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

③要有真情实感;

④不少于600字。

(2)幸福是什么?幸福有时是一种拥有,有时是一种等待,有时是一种感动。收获是一种幸福,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功成名就是幸福,淡泊宁静也是幸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在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脚印里。

请以《这就是幸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

(2)字数不少于600;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作文(40分)

[586ffa07f006514a.gif]评分标准见下表。

内容(15)

语言(15分)

结构(5分)

书写(5分)

一类

(36~40分)

说真话、诉真情,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通顺

条理清楚

正确、清楚、美观。

二类

(32~35分)

说真话、诉真情,内容比较具体,

中心较明确。

比较通顺

条理比较清楚

正确、清楚、较美观。

三类

(28~31分)

较有真情实感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

基本通顺

条理基本清楚

正确、清楚。

四类

(24~27分)

稍有真情实感内容不够具体,中心不够明确。

不够通顺

条理不够清楚

错字较多,不太清楚。

下面两题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40分)

(1)他(她)心中装着

(2)黄喙小鸟喜欢出发,它告别温暖舒适的窠巢,也告别了幼稚与孱弱;下水的航船喜欢出发,告别了悠然宁静的港湾,一次次驶向波涛汹涌的大海的同时,也告别了青苔绕身与腐烂;树枝上的花蕊喜欢出发,在告别了曾经的娇娆,结出饱满子实的同时,也告别轻佻与妖冶……喜欢出发就是热爱生活;喜欢出发就是永不满足;喜欢出发就是富有勇气……

请以“喜欢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若选择(1),请选择一个适当的人称,在横线上填上词语再写。

②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③有真情实感,不得套用、抄袭。

④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

⑤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作文阅卷评分细则

项目

类别

A. 内容

B. 语言

C. 篇章

评     分     细     则

一 类 卷

(36~40分)

切合题意,思

想健康,中心

突出,内容充

实,感情真切

语言顺畅,没有语病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①具备ABC三项条件但稍弱的,评

一类下(36~37)。②立意深、构

思巧、语言生动形象的,评满分;其

中一项条件稍弱的,评一类上,39分;其中两项条件稍弱的,评一类中,38分。

二 类 卷

(30~35分)

切合题意,思

想健康,中心

明确,内容

具体,感情真实

语言通顺,偶有语病

结构完整,条理较清楚

以33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具备B项和另一个条件,其余一项达到三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②具备ABC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立意较新颖,或构思较巧妙,或语言较生动形象的,可评二类上(34~35分);③具备B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三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三 类 卷

(24~29分)

基本符合

题意,中心

尚明确,内

容尚具体,

感情尚真实

语言尚通顺,语病不多

条理尚清楚,能分段

以26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具备ABC三项条件的,获得基准分;②B项较好的,酌情加分;③另有某些缺点的,酌情减分。

四 类 卷

(16~23分)

偏离题意,中

心欠明确,内

容不具体

语言不通顺,语病较多

条理不清楚

以20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凡属ABC三项之一者,评为四类卷,获得基准分;②另有两项较好的,酌情加分;③兼有ABC两项以上情况的,酌情减分。

五 类 卷

(0~15分)

文不对题,

不知所云

语病严重,文理不通

结构混乱,不能完篇

以10~12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凡属ABC三项之一者,评为五类卷,获得基准分;②其他两项尚好的,酌情加分;③兼有ABC两项以上情况的,酌情减分。

说明:

①漏写题目扣2分。②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现不计,最多扣2分。③字迹工整的加1~2分;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的酌情扣1~3分。④字数不足550字,每少50字扣1分;不足400字,降一等;不足300字,酌情给分,最高不得超过五类卷。⑤凡认为内容有严重错误的答卷,应提请评卷领导小组研究处理。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有快乐的、幸福的、痛苦的、难忘的、遗憾的、后悔的……是这些事让我们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收获了成长的喜悦。请以“那一天,我很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作文;(2)书写要工整,尽量不要涂改;(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4)字数500字以上。

.注意学生的审题、命题、立意。请严格按照以下标准判分:

    (1)内容跑题、不扣题一律不得超过20分。(2)认真阅读学生作文,按照学生实际作文水平判分:立意、表述差的10-25分;立意、表述一般的26-38分;立意、表述较好,有特色的39-50分。教师要先判断作文的档次,同档次的作文,教师要前后比较,在相应的判分区间内判合适的分数。  (3)对自己把握不准的作文,要与小组长讨论判分。

初中生活的画卷徐徐打开,阅读、交友、运动、畅想、实验……生活中的人、事、景,总能带给我们一份快乐,一丝感动。请以“ 带给我快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按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要写出真情实感。③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

第三部分:作文(60分+3分)

参照中考标准

小练笔

学校举办的运动会结束了,请你写一则消息。

要求:(1)300字左右;(2)进行适当的描写;(3)适当穿插议论、抒情。


如果你喜欢快跑的感觉,享受风吹耳畔的声音,你就选择以“奔跑”为题写一篇作文,写出你因“快”而“乐”的激情,写出你“随风飞翔有梦作翅膀”的浪漫,写出一夜春风跑出的繁花,也可以写出对为你而“奔跑人生”的家人的感念……
如果你喜欢慢下来的感觉,你就选择以“慢慢而行”为题写一篇作文,或慢下步子,嗅一朵山茶的清香;或静下心来,写写“慢慢长大”的感觉;或回过神来,记录你和家人“慢下来的时光”……

要求:①二选一作文;②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请以“走近了才知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

这个命题作文的题目给了我们表达的限制,需要真实地认识事物或者生活的本质特点,就必须要“走近”,要去实践,不能凭主观臆断,人云亦云。所以说这是一道“命意”作文,但同时它又是给了我们广阔的选材空间,同学们的能体现这一作文要求的主旨的经历或者素材并不缺乏,写作时应选择最有把握写好的最易出彩的素材。根据这个题目的特点以及初中学生的生活积累,此篇作以写成记叙文为宜。在具体的布局安排上,自然是先“走近”——叙述自己亲身经历目见耳闻的事,再“知道”——表述具体的认识。

【佳作示例】

《走近了才知道》

      “你没去过江南。”茉这样告诉我,“你这样写得很诗意,但太假了。”我读到这位水乡女孩眼中一丝冰冷而火热的倔强。是吗?我也有些迷茫,何为江南? 

    终于有幸去了一次苏州。是特有的江南意蕴,恬静,安宁。微醺的午后,母亲领着我穿梭于大街小巷。

    没有我想象中的清洌河水穿城蜿蜒,更没有一叶扁舟悠悠荡荡。走进了这座城,我才发现,诗人的词句显得那样刻意。

    走着走着,远远看见街角处坐着一个人。走近了才看清,是位卖糖葫芦的老人。一时心血来潮,与母亲买了两串,又在一旁卖豆腐脑的摊子上坐下。

    老人已年过花甲了吧!他有着因长年日晒而略显沧桑的古铜色脸庞,眼角眉梢间却堆着笑。疏疏垂着白胡须,神情显得迷糊而柔软,没什么顾客,他便抽上一支烟。 

      这边,热气腾腾的豆腐脑端上来了,摊主是个四十几岁的女人,头上松松盘了个髻。身上系着蓝暗格布围裙,笑着用夹生的普通话招呼我们,没有想象中妙龄女子的吴音侬语,听着却叫人安心。

      “爷爷!”清脆的童音滑过耳畔,一个扎着羊角小辫的女娃蹦蹦跳跳地走来,身后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妈嗔怪着追上来,在老人面前停下,爽朗一笑:“孩子淘气,来一串糖葫芦吧!”末了,伸手掏出一张纸币递给老人。女娃却一把夺过来,攥得紧紧的放到老人手里。老人哈哈大笑起来,爱怜地摸摸女娃的脑袋,抽出一支糖葫芦塞在她手里:“可抓好了哇,不然没得吃喽!”大妈也咧开嘴,俯身拍拍那孩子的后背,轻声哄道:“回家吧。”随后冲老人笑笑,转身离去。

      抿上一勺温热的豆腐脑,听着听着完全听不懂的苏州方言,望着空明的阳光下安详的老人,活泼的孩童,仿佛有一种走近了这座城的心灵感应,才知道,真正的江南,并不仅仅是那幽深的雨巷里走来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也不仅仅是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枫桥,更多的,是这平常生活里的琐碎恬淡。因为,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走近了,我才知道。

   【点评】小作者写对江南的印象,选择了苏州;写对苏州的印象,选择了街角。一位卖糖葫芦的老人,一个卖豆腐脑的妇女,一个扎羊角辫的女孩,自然亲切。小作者不明白吴侬软语,却感受到了平常生活的琐碎平淡和真实。选材很有张力,描写人物生动传神。文章结构欲扬先抑,结尾点到即止,余韵悠然。

“以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以前相信的很多东西,有些其实到今天也还相信……我们总在相信与不相信之间挣扎。”——台湾作家龙应台

读到这句你是否心有触动,请以 “我相信”或“我不相信”为题,二选一写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

②、书写工整规范、有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班级、学校等信息。


[小作文](10分)

亚里士多德说: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请你从“视觉角度”或者“听觉角度”(二者都用也行)描写大自然中的一处美景。字数不少于80字。

小作文:解析:从题目要求上来看,“视觉角度”要写出看到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听觉角度”则是要写出所听到的大自然的声音。这样分析来看,可以写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色,也可以写大自然的某一个季节等等。

参考范文: 学府公园的秋天

踩着满径的黄叶,裹着一路的菊香,秋姗姗而来,叩响了季节的门。

它从一片绿里带黄的落叶中潜入,驱散夏季的酷热。它是那高远澄净的天空,它是那纤尘不染的池水,它是那缠绵悱恻的雨丝,它是那皎洁无比的满月,它把学府公园装点成金色的殿堂。

九月的公园,仍有着夏的余韵。蛙声虫鸣逐渐稀落了,只有寒蝉依然在柳树上鼓噪着它的乐章。水面残荷点点,成熟了的莲蓬开始从夏日的梦中醒来。玫瑰和月季仍然吐着芬芳,在渐冷的秋风中延续着青春的美丽。桂花开了,在舒朗的月夜中散发着阵阵幽香。

秋天学府公园是一篇童话,是一首赞歌,是我心中的天堂。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