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要求作文
月悬高空,朗照千年。照关山万里,照庭院篱墙;照书中古人,照眼前你我。
请以“月亮离我有多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16行);③不得套写、抄袭(包括本卷中的材料);④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提示】
(1)围绕题目,你可以叙事,可以发表看法,也可以抒情。
(2)你可以依照题目有自己的发挥,也可以借助下列图片打开思路。

略
写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不必说母亲用生命挽救危难中的孩子,警察用鲜血维护人民的利益,也不必说身处逆境者创造奇迹,单是一粒平凡的种子萌发竟能把坚硬的骨骼分开,一只蝴蝶启动翅膀便会引起一场台风,干涸数月的仙人掌却能开出鲜花,就足以令人惊叹不已。即便是当我们从沉睡在像空气一样的幸福中悄然醒来,匆匆奔走在生命旅途而突然驻足,也会常常发现,在我们生活的平凡世界里、人生历程中,竟有那么多的人、景、物、事,是那样的感人肺腑、撼人心魄、发人深省、启人心智……令人情不自禁为之震惊、为之折服、为之崇敬、为之讴歌,而我们的灵魂也因之变得坚韧而强大,真诚而善良,睿智而完美。那么就让我们为之深深地鞠躬吧!
要求:1.以“向 鞠躬 ”为题。
2.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评分同以往要求。
写作
阅读材料,完成作文。
一个小男孩种下一颗胡萝卜种子。他的妈妈说:“这颗种子恐怕不会发芽。”他的爸爸也说:“它恐怕不会发芽。”他的哥哥也说:“它恐怕不会发芽。”每天,小男孩都把种子周围的杂草拔掉,然后浇上水。可是,什么都没长出来。一天天过去,还是什么都没长出来。大家都不断地说:这颗种子不会发芽的。但是,每天小男孩仍然坚持拔掉种子周围的杂草,然后浇上水。终于,有一天,一棵胡萝卜长出来了,如同小男孩早就知道的那样。 (选自路斯·克劳斯《胡萝卜种子》)
根据上述材料,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我就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
题目二:种子发芽以后
题目三:由《胡萝卜种子》想到的
要求:
(1)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
(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略
作文
以下两题选做—题。
要求:
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陈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走过年少轻狂的日子,母爱依然;走过风风雨雨的岁月,故乡依然;多少次跌落与登顶,奋斗依然……蓦然回首,山水依然,初心依然。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
题目: 依然
(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我问花园里的玫瑰:你年复一年重复着同样的色彩,单调吗?
玫瑰笑答:向人间播撒芬芳是我生长的理由。
我问树枝上的蝉儿:你长时间生活在__中,只能尽情歌唱一夏,遗憾吗?
蝉儿笑答:绽放生命的绚烂是我唯一的愿望。
我问山间的小溪:你一直朝着不变的方向寂寞地奔流,孤独吗?
小溪笑答:奔向大海、成就好汉是我毕生的追求。
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略
作文
阅读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谦逊是藏于土中甜美的根,所有崇高的美德由此发芽滋长。
—— 苏格拉底
要求:① 题目自拟。
②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
③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作文
写作
人的一生中,哪些东西可以丢?哪些东西不能丢?
丢,有时会使人心疼令人惋惜;丢,有时又会让人畅快促人前行。
丢,可能是失去,也可能是获得……
请以“丢”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不少于600字。
略
根据下面材料,写一段介绍“瓷器”的说明性文字。
要求:⑴运用下定义、分类别两种说明方法。
⑵不超过100字。
①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创造,其发明是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
②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
③瓷器以高岭土、长石和石英等为原料,经混合、成形、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
④瓷器坯体洁白、细密,较薄者呈半透明状,音响清彻。
⑤瓷器以青瓷、白瓷和彩瓷为主要品种。
⑥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瓷窑有越窑、邢窑、汝窑、景德镇窑等十一处。
⑦瓷器的制作过程一般有取土、做坯、画坯、上釉、炉烧等十四道工序。
示例:瓷器是以高岭土、长石和石英等为原料,经混合、成形、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主要品种有青瓷、白瓷和彩瓷。其特点是坯体洁白、细密,较薄者呈半透明状,音响清晰。(能正确运用下定义、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且文句通顺,即给满分。如不能正确使用说明方法或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写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在世界上,总会有邻居,人与人、人与动物、国家与国家之间都可能成为邻居。邻居家的人或事,因近切定会引起你更多的关注,给你留下更深的印象;邻里之间有的还曾演绎出许多故事,结下深厚的情缘。中国文化中也有很多词语描述邻居间的关系,如“德不孤,必有邻”“远亲不如近邻”“以邻为伴”“以邻为壑”等。
请以“邻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体特征鲜明;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略
写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只麻雀总是嫌自己的屋子住不长时间就有一股难闻的味道,于是就不停地换窝。年长而又聪明的麻雀告诉它:“那味道恰恰是从你自己身上散发出来的。”
一只乌鸦向鸽子抱怨:“这个地方的居民很难相处,我只好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好心地告诉乌鸦:“你如果不改变自己的声音,飞到哪里也是白费力气。”
请你根据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
(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3)不得脱离材料内涵,不得抄袭和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略
作文
生活中时常可见互让、礼让、谦让、忍让、避让、退让等情景。让,是待人接物的素养;让,是宽宏大量的胸襟;让,是聪明睿智的取舍。
请以“让”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
(1)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