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拙、大”

韩拙的绘画理论

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落(zháo) 宽(chǎng) 狭(zhǎi) 拙逼人(duō) B:息(qī) 应(hé) 丰(shuò) 迫不待 (jí) C:黄( yūn) 粗(guǎng) 磅(bó) 花枝展 (zhāo) D:伏(qián ) 轻(yíng) 酝(niàng) 淅沥沥 (xī)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聒燥 拙拙逼人 按步就班 杳无音信 B: 炫目 无动于衷 尾尾动听 风度翩翩 C: 肆虐 大相迳庭 循规蹈距 不言而喻 D: 喧嚣 劫后余生 矢志不移 见异思迁

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喧嚣 弄巧成绌 热忱 稍纵即逝 B:娴熟 危言耸听 肆虐 头头是道 C:炫目 按步就班 聒燥 风度翩翩 D:险峻 拙拙逼人 殉职 劫后余身

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喧嚣 弄巧成绌 热忱 稍纵即逝 B:娴熟 危言耸听 肆虐 头头是道 C:炫目 按步就班 聒燥 风度翩翩 D:险峻 拙拙逼人 殉职 劫后余身

阅读《守“拙”求进》,完成第20-23题。(共10分)

守“拙”求进

①在中国文化中,尚拙是一大特点。“文以拙进,道以拙成”,讲的就是对拙的推崇。的确,做人守拙,以拙求进,往往是一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

②守拙体现为一种坚韧执著的生活态度。“ ”,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读书求学之拙。多少人正是用这样的笨功夫,实现了质的提升。同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干事创业之拙。不下苦功、不打牢基础,就不可能采撷到成功的果实。

。院士谢家麟这样评价自己:只顾埋头拉车,拙于人事交往。干部的楷模王彦生被誉为坚持原则、淡泊名利、拙于交际的老实人。凡勤于正事者大都会“拙于人事”,他们并非交际能力差,而是一心扑在工作上。这样的拙不仅使他们专心致志做事,不断攀登事业的高峰,也使他们远离__、超凡脱俗,站在了人生的高界。

④可见,守拙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处世方法。有了这样的人生定力,就能摆脱私欲的羁绊,视名利淡如水;就能战胜前行路上的挑战,一步一个脚印,拾级而上、奋力攀登。守拙不仅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智慧,日日积累,久久为功,方见其真章,享其果实。

⑤与拙相对应的是巧。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我们并不排斥巧,但巧应该是心血和汗水的结晶,是无数拙的积累。一些人梦想成功,却不愿与拙为伍,而偏爱与巧同行。不愿辛勤耕耘,总想着一蹴而就、一鸣惊人,企盼天上掉馅饼;不想凭自身努力证明自己,总想着投机取巧,甚至干出种种弄虚作假的勾当。不仅于事无补、与成功无缘,最后还把做人的原则和本分也丢了,弄得个被人不齿的结果。

⑥所以说,守拙,归根结底是要当老实人、做本分事,遵循客观规律,信守天地良心,以拙立身,以拙求进。如是,我们不仅会获得内心的宁静,抵达心中的梦想,不经意间自己也会成为一道风景。

20.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21. 结合上下文,填入第②段横线处最恰当的词语是( )(2分)

A.春华秋实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滴水穿石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22.根据第③段的内容,在段首横线处补写一句能表明观点的话。(2分)

答:

23.第⑤段中,作者针对“巧”有哪些看法?这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

20.答案: 做人守拙,以拙求进,往往是一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

(2分。若写“守拙求进”得1分)

21. 答案:C

(2分)

22.答案示例:守拙体现为一种宁静致远的精神追求。  

(2分)

23. 答案要点:

        看法:①不排斥巧,巧是心血和汗水的结晶。②对巧有错误认识的人与成功无缘。

        作用:更全面更充分地论证了“守拙才能成功”的观点。

 (共4分。看法2分,作用2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A:不枝不曼 不衫不屣 切头切尾 础晕而雨 B:捶心泣血 大缪不然 杀人越货 身体力行 C:撒消处分 故作矜恃 虎视耽耽 拙拙逼人 D:帆云覆雨 浪废金钱 破斧沉舟 式样新颖

选出下列各项中字形有误的一项:( )

A:睿智 沧海一粟 风烛残年 众口铄金 B:缘分 源远流长 代劳 以逸待劳 C: 财物 财务制度 创建 颇有创见 D:牌坊 穷源溯流 拙拙逼人 三翻五次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