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22.周国平说过,“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
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个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
请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经历和体验,以《我的课外读书故事》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①要把对自己印象最深的课外阅读故事写出来,力求生动感人。
②书名必须用汉字完整呈现。
③书写工整规范。
略
写作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周国平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
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对此你有何感想,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联系你的生活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行文畅达;感情真挚;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略
作文
下面两题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人在成长历程中,会遇到种种阻碍,只有突破这些阻碍,才能不断成长。当我们不够自信时,要突破自卑的阻碍;当我们不够勇敢时,要突破怯懦的阻碍;当需要沟通、理解时,要突破隔阂的阻碍……请以“突破”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内容紧扣话题,立意正确,思想健康。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否则扣分。
(2)请以“______伴我前行”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正确,思想健康。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否则扣分。
作文略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每天都在走路。不知你是否注意过脚下的路,行至僻静之所,脚下踩着最原始的路——土路;走在大街上,脚下踩着水泥、柏油路;出门旅行,列车飞奔在铁路上……人们有时又把路加以引申,由脚下的路联想到“人生的路”“致富之路”……
请以“路”或“________的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选;②文体自定;③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作文略
作文
题目:让____________走进心灵
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善良”“勇敢”“快乐”“感恩”“责任”“春天”“音乐”“崇高的精神”“灿烂的阳光”等(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填写其他词语),然后作文。
要求:①文章不少于600字。②文体不限,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否则扣分。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
作文略。
作文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1)题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要求: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叙事完整、清晰,有适当的人物描写。可结合时代背景,恰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不少于500字。
(2)以家乡的某处景物或你曾游览过的风景名胜为主要内容,结合本单元所学游记文章,仔细观察,寓情于景,以“______________记”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略
作文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孩子:“快走呀!路上有什么可看的?”老人:“有啊!你看那石头、水流,还有花草树木、雷电风雨,哪一样不值得我们留恋呀!”是啊!大自然永远蕴含无穷的趣味。
请结合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②600字以上。
作文略
作文
挥手自兹去,出自李白《送友人》,意思是“挥挥手,从此离开”。粗读,平淡无奇;细品,意蕴丰厚。《孤独之旅》中,杜小康战胜孤独,走向成熟,告别原来的自己,挥手自兹去;《最后一课》里,小弗朗士幡然醒悟,悄然蜕变,远离过往的生活,挥手自兹去。“挥挥手,从此离开”的,也许是一个人,一个地方,一段时光;“挥挥手,从此离开”时,或许有一点无奈,一丝洒脱、一份期待……
请以“挥手自兹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作文略
作文
我国有句俗话,“人比人,气死人”,但有的人提倡“比”的精神,认为只有“比”才能激励我们不断进取。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请自立角度,写一篇文章。
作文略
作文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有了亲人朋友的参与,操场、考场、校园……变得更具魅力,晨曦、晚霞、春天……变得别有韵味。因为携手,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
题目:我们携手走进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木匠背着重病的妻子,走在山路上。路边有个山里的小怪物,正在埋一个坏掉的木偶,哭得很伤心。木匠过去叮叮当当几下,就把木偶修好了。见小怪物不哭了,他收起工具,背起妻子,又要继续赶路。忽然衣角被拉住了,小怪物踮脚摸了摸他妻子的脉,高兴地说:“这个我知道怎么修!”
(选自《读写舫》2014·07/08)
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