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下文,默写诗文。(4 分)
① 白云团团, 。(郭沫若《 静夜)) )
② ,长河落日圆。(王维《 使至塞上》 )
③ 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 过零丁洋)) )
④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 破阵子)) )
[246c550329894946.gif]漏出了几点疏星 [0bd13b521a2c6876.gif]大漠孤烟直 [f5bf02ca35c5ec7b.gif]身世浮沉雨打萍 [d0dd59b6f8e9cc69.gif]了却君王天下事
(1)正入万山圈子里,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1)树树皆秋色, 。 (王绩《野望》)
(3)此地一为别, 。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 (《礼记·大道之行也》)
(5)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运用新奇的比喻,描写雪景的千古名句是: , 。
(1)一山放过一山拦 (2)山山唯落晖 (3)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
(4)讲信修睦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只有当背诵像流水—样自然流泻出来,书上的营养才能化为自身的血肉。请在横线上默写。 (10分)
(1)山舞银蛇, ,欲与天公试比高。 (__《沁园春·雪》)
(2)峰峦如聚, ,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4)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
(5)黄发垂髫, 。 (陶渊明《桃花源记》)
(6)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对蜀汉当时处境进行分析的句子是: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
(7)“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一个人担当大任之前,如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说:“必先苦其心志, , ,空乏其身。”目的是让其经受磨练,增长才干。
(8)毕业在即,挚友李想在你的毕业纪念册上写下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赠言,请你选择有关友情、志向、祝愿的古诗词名句回赠李想。
(1) 原驰蜡像
(2)波涛如怒
(3)何当共剪西窗烛
(4)八百里分麾下炙
(5)并怡然自乐
(6)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7)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8) 只要是关于“友情”、“志向”、“激励”、“祝愿”等符合语境的古诗词即可。
经典诗文默写(第(1)-(6)题,任选五题;第(7)-(10)题,任选一题)。(6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2)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3)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
(6)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7)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8) ,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郭沫若《雷电颂》)
(9) ,引无数英雄尽折腰。(__《沁园春·雪》)
(10) ,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茅盾《白杨礼赞》)
(1)自缘身在最高层 (2)似曾相识燕归来 (3)断肠人在天涯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6)蜡炬成灰泪始干
(7)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8)为你翻波涌浪 (9)江山如此多娇
(10)它没有婆娑的姿态
1.草枯鹰眼疾, 。(王维《观猎》)
2.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
3. ,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4.当年万里觅封候, 。(陆游《诉衷情》)
5.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6.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1、雪尽马蹄轻
2、淡妆浓抹总相宜
3、出师一表真名世
4、匹马戍梁州
5、学而不思则罔
6、在乎山水之间也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令人深深陶醉。“长风破浪会有时, (1) ”是李白的万丈豪情;“ (2) ?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慷慨悲歌;“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辛弃疾意气昂扬的壮志;“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是李清照深重哀婉的愁思。(2分)
(1)直挂云帆济沧海
(2)人生自古谁无死
(2分)
(1)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
(3)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__《沁园春·雪》)
(5)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6) ,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1)东风不与周郎便
(2)在水一方
(3)小桥流水人家
(4)北国风光
(5)在乎山水之间也
(6)不以物喜
(6分)
①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哲理的句子:
, 。
②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描写鱼儿自由游弋,江水清澈见底的句子:
, 。
①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由于版本不同,答“只缘”也对)
②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
评分:每空1分,共4分。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① ,则不复也 。 (《孔孟论学习》)
②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③ , ,尓来二十又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
①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③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评分:每空1分,共4分。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默写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4分)
, 。
,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评分:每空1分,共4分。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