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关于“桃李”、“巾帼”、“须眉”、“伉俪”、“布衣”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男子、夫妻、百姓、学生、妇女 B:妇女、男子、夫妻、百姓、学生 C:学生、妇女、男子、夫妻、百姓 D:夫妻、百姓、学生、妇女、男子

“江山社稷”中的“稷”在古代是指()

A:五谷六神 B:土地之神 C:黎明百姓 D:国家军队

是“墨守成规”还是“默守成规”?( )

A:“墨”是指战国时善于守城的墨子,意为墨子守城功夫十分了得,但总是守住老规矩不善变化也是不行的。所以应是“墨守成规”。 B:“墨”指墨汁,意为老按原来写的计划做而不善变化,所以应是“墨守成规”。 C:意为默默地按原来的老规矩做,不善于变化,所以应是“默守成规”。

贞观十年,唐太宗谓侍臣曰:“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尚书左仆射④房玄龄对曰:“天地草昧②,群雄竞起,攻破乃降,战胜乃克。由此言之,草创为难。”魏征对曰:“帝王之起,必承衰乱,覆彼昏狡③,百姓乐推,四海归命,天授人与,乃不为难。然既得之后,志趣骄逸,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蔽,恒由此起。以斯而言,守成则难。”

太宗曰:“玄龄昔从我定天下,备尝艰苦,出万死而遇一生,所以见草创之难也。魏征与我安天下,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所以见守成之难也。今草创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者,当思与公等慎之。”

(选自《贞观政要•君道》)

【注释】①左仆射(ye):官名,相当于宰相。②草昧:蒙昧未开化的状况,这里譬喻乱世混沌。③昏狡:昏庸害民。昏,昏愦;狡,伤害。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草创与守成孰难 (哪个)

B.恒由此起 (常常)

C.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 (休息)

D.以斯而言 (这)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天地草昧,群雄竞起,攻破乃降,战胜乃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所以见守成之难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唐太宗在点评了房、魏二人的观点后,更赞同谁的观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C  )(2分)

4.(1) 国家开始创业的时候,各地豪杰竟起,你攻破他他才投降,你战胜他他才屈服。

(2)担心出现骄奢淫逸的苗头,陷入危亡的泥坑,所以知道守业的艰难。

5. 唐太宗更同意魏征。由此看出他是一个兢兢业业治理国家的明君

译文:贞观十年时,唐太宗问侍从的大臣:“在帝王的事业中,创业与守业哪件事比较艰难?”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对答说:“国家开始创业的时候,各地豪杰竟起,你攻破他他才投降,你战胜他他才屈服,这样看来,还是创业艰难。”魏征对答说:“帝王的兴起,一定是在前朝衰乱的时候,这时推翻昏乱的旧主,百姓就乐于拥戴,四海之内也都会先后归顺,这正是天授人与,如此看来创业并不艰难。然而已经取得天下之后,骄傲放纵,百姓需要休养生息而徭役没有休止,百姓已经穷困凋敝而奢侈的事务还仍然不停,国家的衰败,常常就是这样开始的。这样看来,守业更难。”太宗说:“玄龄当初跟随我平定天下,历尽了艰难困苦,多次死里逃生,所以知道创业的艰难。魏征替我安定天下,担心出现骄奢淫逸的苗头,陷入危亡的泥坑,所以知道守业的艰难。如今创业的艰难既已过去,守业这一难事就得和诸公一道慎之才是。”

贞观十年,唐太宗谓侍臣曰:“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尚书左仆射④房玄龄对曰:“天地草昧②,群雄竞起,攻破乃降,战胜乃克。由此言之,草创为难。”魏征对曰:“帝王之起,必承衰乱,覆彼昏狡③,百姓乐推,四海归命,天授人与,乃不为难。然既得之后,志趣骄逸,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蔽,恒由此起。以斯而言,守成则难。”

太宗曰:“玄龄昔从我定天下,备尝艰苦,出万死而遇一生,所以见草创之难也。魏征与我安天下,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所以见守成之难也。今草创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者,当思与公等慎之。”

(选自《贞观政要·君道》)

【注释】①左仆射(批叶):尚书省副长官,相当于宰相,副__。②草昧:蒙昧未开化的状况,这里譬喻乱世混沌。③昏狡:昏庸害民。昏,昏愦;狡,伤害。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草创与守成孰难 (哪个)

B.恒由此起 (常常)

C.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 (休息)

D.以斯而言 (这)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天地草昧,群雄竞起,攻破乃降,战胜乃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所以见守成之难也。________

5.唐太宗在点评了房、魏二人的观点后,更赞同谁的观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C  )(2分)

4.(1) 国家开始创业的时候,各地豪杰竟起,你攻破他他才投降,你战胜他他才屈服。

(2)担心出现骄奢淫逸的苗头,陷入危亡的泥坑,所以知道守业的艰难。

5. 唐太宗更同意魏征。由此看出他是一个兢兢业业治理国家的明君

译文:贞观十年时,唐太宗问侍从的大臣:“在帝王的事业中,创业与守业哪件事比较艰难?”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对答说:“国家开始创业的时候,各地豪杰竟起,你攻破他他才投降,你战胜他他才屈服,这样看来,还是创业艰难。”魏征对答说:“帝王的兴起,一定是在前朝衰乱的时候,这时推翻昏乱的旧主,百姓就乐于拥戴,四海之内也都会先后归顺,这正是天授人与,如此看来创业并不艰难。然而已经取得天下之后,骄傲放纵,百姓需要休养生息而徭役没有休止,百姓已经穷困凋敝而奢侈的事务还仍然不停,国家的衰败,常常就是这样开始的。这样看来,守业更难。”太宗说:“玄龄当初跟随我平定天下,历尽了艰难困苦,多次死里逃生,所以知道创业的艰难。魏征替我安定天下,担心出现骄奢淫逸的苗头,陷入危亡的泥坑,所以知道守业的艰难。如今创业的艰难既已过去,守业这一难事就得和诸公一道慎之才是。”

三、名著阅读及现代文阅读(22分)

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道德来训导百姓,用礼制来整治百姓,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会有很高的品格。) B: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让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才能信任(统治者)。) C:无乃尔是过与?(这不就是你的过错吗?) 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如果百姓富足了,您怎么会一个人不富贵呢?如果百姓不富足,您又怎能一个人富足呢?)

23.“百姓”一词,《辞海》 注释:“书尧碘,章百姓,百姓昭明’,孔传:‘百姓百官’, 郑注:‘百姓,纽臣之父子兄弟’。”材料中的“百姓”是指

A:先秦贵族 B:战国的“平民” C:封建地主阶级 D:西周的“国人”

.“百姓”一词,《辞海》注释:“书尧典:‘章百姓,百姓昭明’,孔传:‘百姓百官’,郑注:‘百姓,羣(群)臣之父子兄弟’。” 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周语·富辰》曰:‘百姓兆民’”。材料中的“百姓”是指

A:奴隶主贵族 B:战国的“平民” C:封建地主阶级 D:西周的“国人”

“百姓”一词,辞海注释:“书尧典:‘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孔传:‘百姓百官’,郑注:‘百姓 臣之父子兄弟’。”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周语富辰曰:‘百姓兆民’”。材料中的“百姓”是指(  )

A:奴隶主贵族    B:战国的“平民”   C:封建地主阶级   D:西周的“国人”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