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节选文字,回答9-11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吾孰(shú)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服衣冠 服:衣服
B.明日徐公来 明日:第二天
C.窥镜而自视 窥镜:照镜子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偏爱
10.下面选文中的句子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C.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D. 皆以美于徐公
1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先介绍邹忌是一个美男子,为下文写与徐公比美做铺垫。
B.妻、妾、客的问答从不同角度真诚赞美了邹忌的美丽。
C.邹忌从妻、妾、客的赞美中悟出真言不易的道理。
D.邹忌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A D B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第12-14题。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客之美我者 美:
(2)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弗如远甚 翻译:
(2)时时而间进 翻译:
14.阅读选文,写出原文中能够说明“王之蔽甚矣”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齐王是如何除蔽的。(3分)
答:
参考答案:
12. 2分。答案:(1)认为……美 (2)指责
13. 4分。答案:(1)远不如 (2)偶尔(有人)来进谏
14. 3分。答案: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听从邹忌的规劝, 颁布法令,广开言路,接受批评。
(浙江丽水)
(二)(9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 (2)朝服衣冠
(3)暮寝而思之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2.邹忌“孰视之”又“窥镜而自视”,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20、 (4分)(1)长,高(2)穿戴(3)躺着休息,睡觉(4)偏爱
21、(2分)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22、(3分)头脑清醒,有自知之明。(大意写出即可)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9. 上文选自史书《 》,编者是西汉史学家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11.以下不能体现邹忌头脑清醒的一项是 (3分)
A.朝服衣冠,窥镜。 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C.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D.暮寝而思之。
9.战国策 刘向(2分)
10.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3分)
11.A(3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呋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关?”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三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6.哪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
A. 入朝见威王B.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
C. 皆以美于徐公C. 门庭若市
扶苏以数谏故 (《陈涉世家》) 百里奚举于市(《<孟子>二章》)
7.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通假字的是哪一句?(2分)( )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
B.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邹忌讽齐王纳谏》
C.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与朱元思书》
D.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8.“王之蔽甚矣”,齐王的“蔽”指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同答。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邹总是如何讽谏齐王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D
7、B
8、身边的人阿谀奉承,齐王不可能听到真实的情况。
9、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
而是以“妻、妾、客美我”的生活现象进行
类比说理以委婉进谏,终于说服齐威王广开
言路。
文言文阅读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
A.虽欲言,无可进者(虽:虽然)B.皆以美于徐公(于:比)
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之:的)D.乃下令。(乃:于是,就)
2.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
A.吾妻之美我者(美:美丽)B.时时而间进(间:偶然)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讽刺)D.闻寡人之耳者(闻:听到)
3.将“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译成现代汉语。
4.文章第一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______ 的道理。第二段写邹忌巧妙运用 的方法,讽谏齐王除蔽纳谏。第三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1.A
2.B
3.(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
4.直言不易、设喻说理(类比说理)
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译文: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文:
(1)(邹忌)照镜子审视自己,又觉得远不如徐公漂亮。
(2)满一年以后,即使有想要进谏,也没什么可以说的了。
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1)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指南录》) (2)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 (4)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察今》) (7)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邹忌》) (8)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
A:(1)(3)(5)(8) B:(1)(3)(5)(7) C:(3)(5)(6)(7) D:(3)(5)(7)(8)
选出与“至如进者,徒以疾足善走而秉旄节,何其甚欤”中的“如”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 ①视其上易君代国,如更戍长无异 ②入溆浦余儃佪兮 ③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⑤如进等者,岂足道哉 ⑥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⑦公屡促之,必如约 ⑧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⑨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⑩如有地动,尊则振龙 11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 12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13如其克谐,天下可定矣 14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 15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A:①②③⑤14 B:①⑤⑨1215 C:④⑤⑥⑦11 D:⑤⑧⑨⑩13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