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启动()响应。由灾区所在()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
A:Ⅰ级;省级 B:Ⅰ级;市级 C:Ⅱ级;市级 D:Ⅱ级;省级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强烈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__国务院第一时间发出了全国动员令。,提出了“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人民群众的生命高于一切”。中____常务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全面和进一步部署全国抗震救灾工作。会议号召,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全党和全国军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以实际行动为抗震救灾贡献力量。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在抗震救灾的斗争中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
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受灾群众1510万人。在中__、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领导下,我国迅速组织了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活动,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
A:成都 B:都江堰 C:青川 D:汶川
我国抗震救灾的原则是?
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受灾群众1510万人。在中__、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领导下,我国迅速组织了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活动,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
A:成都 B:都江堰 C:青川 D:汶川
2008年__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抗震救灾重大胜利。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 )。
A: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 B: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C: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 D:为国争光、艰苦奋斗,精益求精、勇攀高峰,团结协作
材料:
1.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__、国务院立即开会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并要求各地各部门紧急行动起来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2.某市民政局2008年5月13日接到省委通知后立即决定5月14日上午10点在局会议室召开局机关、各县民政局主要负责人紧急会议,部署抗震救灾工作。
问题:假如你是某市民政局秘书,请制发一份通知
要求:1.公文格式要符合国发〔2000〕23号文件要求。
2.公文内容要求叙述清楚,结构完整,语句通顺,用语符合公文要求。卷面整洁,无错别字。
3.字数控制在300字左右。
材料1
2009年10月1日,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在北京__广场隆重举行,__在庆祝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新中国60年的发展进步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建设好自己的国家,也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材料2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的里氏8.0级地震撼动了神州,震惊了世界。此次地震给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巨大的心理创伤。然而,灾难凝聚力量,灾难孕育生机,抗震救灾的过程,既是拯救生命、安置受灾群众、重建家园的过程,也是激发、锤炼和彰显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过程。抗震救灾斗争铸就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高度升华和集中体现,是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的精神保证和强大动力。
请回答:
如何理解抗震救灾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高度升华和集中体现
2008年__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抗震救灾重大胜利。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
A: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 B: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C: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 D:为国争光,艰苦奋斗,精益求精,勇攀高峰,团结协作
综合实践活动题
《人民日报》14日发表评论员文章,号召全国紧急行动起来,全力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你所在的学校也将为此举行一次捐助活动。
(1)请你为这一活动拟一条标语。
(2)假如这一活动是以“奉献一片爱心”为主题,请你拟一段50字左右的开场白。
符合主题,语言通畅,表达清楚即可。(礼貌语,活动意义,号召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