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
(2)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之涣《凉州词》)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 《相见欢》)
(4)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5)朱自清在散文《匆匆》中写道:“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晏殊在《浣溪沙》中也有表达这类似感慨的词句,这两句是 “ , 。”
(6)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抒发古代仁人宏伟抱负、表达作者高远志向的诗句是:“ , 。”
(1)宵眠抱玉鞍码 (2)一片孤城万仞山 (3)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4)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每句1分,共8分)
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 ▲ ;为民者宣之使言。(《国语·周语上》)
(2)衣带渐宽终不悔, ▲ 。(柳永《凤栖梧》)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4)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 ▲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木兰花》)
(6) ▲ , 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7)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8)《陈涉世家》中陈胜发动起义的过程中,提出了“ ▲ ”这一千古流传的体现人人平等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名言。
(9)请写出一句能反映物候与地势高下有关的完整古诗句。
▲ , ▲ 。
[1cbf1f54f8351843.jpg]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每空1分)
① ,壮心不已。 ②操千曲而知音, 。
③ ,君子好逑。 ④ ,猛浪若奔。
⑤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 。
⑥《桃花源记》中,读“ , ”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世外桃源中老人小孩和谐幸福的生活。
(8分) ①烈士暮年;②观千剑而识器;③窈窕淑女;④急湍胜箭⑤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①.潮平两岸阔, 。
②. ,自将磨洗认前朝。
③. ,不知秋思落谁家?
④.青山有幸埋忠骨, 。
⑤.四面湖山归眼底, 。
⑥.不应有恨, ?
⑦.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
⑧. ,松间沙路净无泥, 。
⑨.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风正一帆悬
折戟沉沙铁未销
今夜月明人尽望
白铁无辜铸佞臣
万家忧乐到心头
何事长向别时圆
千里共婵娟
山下兰芽短浸溪 潇潇暮雨子规啼
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古诗文默写。(12分)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 。晓镜但愁云鬓改, 。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
③商女不知__恨, 。
④ ,长河落日圆。 ,都护在燕然。
⑤ , ,此事古难全。
⑥故虽有名马, , ,不以千里称也。
⑦呼尔而与之, ; ,气人不屑也。
①蜡炬成灰泪始干;夜吟应觉月光寒;②似曾相识燕归来;③大漠孤烟直;
萧关逢候骑;④隔江犹唱后庭花;⑤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⑥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⑦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者、篇名。(10分)
①月黑雁飞高, ▲ 。(卢纶《塞下曲》)
②愿将腰下剑, ▲ 。(李白,《塞下曲》)
③)蒹葭凄凄, ▲ 。所谓伊人, ▲ 。 (《蒹葭》)
④) ▲ _,君子好逑。 (《关雎》)
⑤ ▲ ,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⑦ ▲ ,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 ▲ 》)
⑧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 。(辛弃疾《青玉案》)
单于夜遁逃
直为斩楼兰
白露未晞 在水之湄
窈窕淑女
蒌蒿满地芦芽短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羌笛何须怨杨柳
灯火阑珊处
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补写出古诗文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陆游《卜算子•咏梅》)
⑵__的《沁园春•雪》中,揭示全词主题的句子是: , 。
⑶故虽有名马, , ,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6分)⑴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⑵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⑶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说明:每默对一句得1分;若所写句中有错、漏、增字的,则该句不得分)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1分)
(1) ▲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3)绿树阴浓夏日长, ▲ 。 (高骈《山亭夏日》)
(4) ▲ ,登高必自卑。
(5)东隅已逝, ▲ 。
(6)青女素娥俱耐冷, ▲ 。(李商隐《霜月》)
(7)淡白的花,和青年说:“ ▲ !”
(8)走进唐诗宋词,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人们的月亮情结:《十五夜望月》中“ ▲ , ▲ ”的诗句,既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又写出了天下离人的绵绵情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 ▲ , ▲ ”的词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苏轼对弟弟苏辙的美好祝愿之意。
海日生残夜
折戟沉沙铁未销
楼台倒影入池塘
行远必自迩
桑榆非晚
月中霜里斗婵娟
贡献你自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4.几处早莺争暖树, 。
15.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6. ,随风直到夜郎西。17. ,却话巴山夜雨时。
18.孟浩然《过故人庄》中,“ , 。”写出了农村的优美风光。
19.《论语》中“ , 。”强调了在学习中,读书与思考应紧密结合。
14.谁家新燕啄春泥 15.枯藤老树昏鸦 16.我寄愁心与明月
17.何当共剪西窗烛 18.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19.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默写(11分)
(1)、曲径通幽处, 。
(2)、 ,似曾相识燕归来。
(3)、乱花渐欲迷人眼, 。
(4)、 ,江春入旧年。
(5)、 ,吹面不含杨柳风。
(6)曹操在《龟虽寿》中表达自己雄心壮志的千古名句 , 。 , 。
(7)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 秋思》中与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 , 。
禅房花木深
无可奈何花落去
浅草才能没马蹄
海日生残夜
沾衣欲湿杏花雨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